周 琼
(云南大学 西南环境史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91)
1989年云南最早发现中国HIV病毒以来,其流行及蔓延趋势及其社会影响,成为当代云南及中国、世界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亦成为当代预防医学的难题之一。在HIV病毒传播流行的过程中,艾滋病逐渐成为了一个专门的学科,医学工作者、社会学者、医学预防机构及其研究者等,从人口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遗传学等方面入手,对HIV的流行、传播、危害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迄今为止,尚无学者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云南HIV病毒流行的历史进行总结及研究。本文在总结、借鉴学界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及云南艾滋病防治部门公布的数据的基础上,从社会疾病史的视角,对之进行实录式研究及探讨①,疏漏及浅薄之处请方家指正。
作为全球范围内第四号杀手的艾滋病,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混合免疫缺陷疾病。
1981年,首例艾滋病在美国被发现,其感染病毒以出乎预料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疫情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1986年7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公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会议决定,将此病毒改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mu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 HIV。
云南是中国艾滋病最早流行的地区,1989年10月,在云南边境地区的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中,首次报告了146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此后,云南HIV感染人数不断增加,疫情一直呈持续上升态势,感染人数以几何数字在逐年上升,感染率在此后几年内均居全国第一,成为中国艾滋病流行、传播的重灾区。
纵观云南HIV病毒的流行病史,主要经历了始发、扩散、增长、急速增长及转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始发期(1989-1994年),又称境外输入、向内输入期、传入期。以1989年10月云南发现HIV感染者为爆发点始,至1994年止。最初HIV病毒在云南境内没有传染源,传播处于从边境外传入国内、逐渐发展到吸毒人员之间传播并向邻近地区扩散的状态,是HIV病毒从输入、扩散到低密度流行阶段。
云南HIV病毒的最初感染者为毗邻东南亚边境地区的吸毒者,传布方式以静脉吸毒为主,疾控部门发布的相应数据及研究者成果充分表明了这一点[1]。此期HIV携带者及传播者多以境外或跨境人员为主,主要集中在瑞丽。90年代初期,主要在边境农村地区流行,传播人群主要是以农民为主,HIV感染者中,农村人口几乎占了95%以上。随后,传布区域逐渐扩大到了陇川和潞西,以静脉注射毒品者为主,“1994年底前,艾滋病感染区还主要集中在西部三个地州:瑞丽、陇川和潞西,其中瑞丽注射毒品者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估计为70~80%,陇川的感染率为40%,潞西的感染率为0~5%。”[1]随后在部分性病患者、暗娼、归国人员中也发现了HIV的感染者。
第二阶段是扩散期(1995-2000年),云南HIV病毒的传播人群由吸毒人群向非吸毒人员尤其是性行为人群扩散,即从低流行期向中流行期过渡,吸毒者、性病患者、暗娼、归国人员、流动人口、有偿供血员等是HIV病毒感染最多的人群,无业人员、工人等传播HIV的明显增加。此期的传播仍以血液传播为主。
1995年是云南HIV病毒传播的重要转折期,病毒传播从边境、农村人群逐渐向城市人群扩散,“1995年后疫情开始向中部地区蔓延,并从农村向交通沿线及中心城市扩散”[1]。HIV病毒的传播出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局面。在血液传播中又以吸毒者的静脉注射为主,传播率为69.8%,但性接触传播的比例也在增加,性接触传播率达到6.9%。HIV病毒的重组也随性传播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1998年,云南HIV病毒的扩散速度加快,传播人群及被感染者数额出现急速增长,出现传播途径增加、速度加快的情况,同时,传播范围及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传播途径由静脉注射毒品的单一感染方式,发展到血液、性、母婴等三个途径并行传播。云南HIV-1病毒的扩散及流行至此完成了从始发到低流行阶段的转化,再经过中流行期进入高流行期的过程。
第三是增长期(2001-2007年),云南HIV病毒传播人群及个体人数迅速增加。性行为传播途径逐渐占据重要地位,HIV病毒的传播从高危人群向高危行为过渡。
2001年开始,云南艾滋病流行进入了快速增长期,HIV感染者人数成倍数增加,性传播在HIV病毒传播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年龄以20~40岁者为最多,约占78%,感染者以每年一万人左右的速率在增加。云南开始面临艾滋病广泛流行的严重威胁,感染人数每年有增无减。尽管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病毒传播问题专家琼·考夫曼认为,中国面临的“不是广义的流行病,而是小范围内的流行病”,但这种小范围的传播正向跨区域、跨人群的方向演进,感染人群的年龄范围日渐扩大,从18~40岁的年轻人扩大到婴幼儿及40岁以上的中年人。其中,15~49岁的青壮年成为病毒侵袭的主要对象,占感染者总数的94%左右。
由于艾滋病流行范围不断扩大、感染者人数不断增加、各类人群感染率不断上升、高危人群高危行为普遍存在等原因,云南省已经成为全国艾滋病的重灾区,到2006年年底,云南省全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951例[1]。从1989-2006年,云南进行了320万分血液样本,在3 935名AIDS患者中,有1 768人死亡,约占25%;静脉注射传播比例从1989年的100%下降到2006年的40%,但异性传播明显增加,2006年达37.5%[2]。故云南HIV病毒开始传播以来,在二十余年的时间里,发病一直高居全国之首。
第四是迅速增长与转型期(2008-2017年),云南HIV病毒的传播方式、传播人群在这个阶段开始发生了极大转变,性传播开始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尤其同性性行为的传播呈上升趋势,注射吸毒人群虽仍是感染HIV的主要方式,但与性传播相比,其比例逐年下降,农民工、矿工、城市建筑工等流动的、非稳定职业群体成为HIV的主要感染者,涉及到了全省129个县,传播人数急速上升,病毒的变异速度加快,防治工作难度增大,成效受到影响。
2014年,云南省HIV病毒的防控开始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艾滋病防治取得了较好成绩,在全国实行了8个“率先”:率先出台了艾滋病防治办法和条例,率先建成了全国第一家艾滋病关爱中心,率先下达省、州(市)、县(市、区)三级防艾行政和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率先开展全民宣传教育、安全套推广使用、实名制检测、婚姻登记人群筛查、孕产妇检测等工作,率先开展艾滋病创新项目和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项目;率先规范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工作,率先开展阳性暗娼、阳性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率先出台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指南,形成了“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技术机构为指导”的云南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并逐步推广,实现了防治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管理。同时,卫生部门全面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积极推进新策略试点,提高了病人入组治疗率和对高危人群行为干预的有效性,防治工作呈现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使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保持平稳、高危人群新发感染率明显下降、艾滋病人和治疗中的病人病死率明显降低、监测人数逐年上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得到关怀和救助。[3]
2015年,据云南省防艾局向媒体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10月31日,全省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7 634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3 412例,死亡26 510例。而全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7.7万例,死亡17.7万例。云南省约占15%左右。在新报告病例中,超过90%是通过性传播感染艾滋病。在全省累计报告的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性传播占51.3%,注射吸毒传播占38.1%,母婴传播占1.1%,传播途径不详占9.5%。
图1 云南省及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累计报告病例
从图1[4]可以看出,全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含已死亡)一直是稳步增长的,但云南省在2012年突破12万的高峰后,最近几年却出现了不正常的下降。官方的解释是,早些年曾有一些人在云南各地重复检测,而近几年排除了重复检测的报告病例,所以出现了累计报告病例数目的下降。但云南在中国历年HIV病毒感染者中的比例一直位居第一,是中国艾滋病第一大省。由于HIV患者多为底层弱势群体,很多人不愿检测,而云南的艾滋病疫情监测开展较早,对重点人群的检测覆盖率高,很多感染者发现得早。中国其它很多地区对疫情的监测并不重视,很多感染者未能发现。因此很多数据是相对失真的,真实HIV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人数,远超官方报告的数据(见表1)。
表1 云南省HIV病毒感染统计表
总之,云南省自1989年发现艾滋病流行以来,HIV病毒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蔓延趋势日趋严重。20世纪90年代,在这些地区发现艾滋病时,主要传播途径是吸毒。20世纪尤其是2008年以后,性传播成为重要的传播途径,“性服务工作者也从原来以外省农村妇女为主,变成了以当地偏远村落的贫困家户的少女和年轻妇女为主。性服务的消费群体,除了游客外,更多的是周边市、县、乡镇男性企业老板、个体商贩、政府工作人员及靠旅游业富裕起来的一些当地村民。”[5]此后,性行为逐渐在HIV病毒传播的高危行为中占据首位,尤其是在新型甲基苯丙胺类毒品广泛流行开来以后,性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成为HIV高危行为的代名词。虽然经过三轮防艾人民战争,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但近几年艾滋病疫情出现了新的变化,如性传播比例持续增长、新型毒品的蔓延、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防治难度不断加大等,因此,调整现行防治策略势在必行。[6]
云南是中国HIV的感染及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有其复杂的自然及社会原因,既有自然地理方面的原因,也有毒品的原因,更有人为、社会及医学等方面的原因。
第一,邻近东南亚的自然地理区位,使云南成为HIV病毒的感染源地及传播的主要通道。
云南在地理空间上与盛产毒品的缅甸毗邻,尤其邻近世界毒品生产交易集散地的金三角。大部分毒品主要就是从此地经云南德宏、西双版纳、思茅等地输入,再经昆明等地流入中国内地。因此,云南是境外毒品流入的通道,尤其在甲基苯丙胺类毒品合成之前,金三角生产的海洛因是世界主要的毒品源,云南成为金三角毒品出口运销的重要通道。当地民众成为毒品及艾滋病最主要、最直接的受害者,在连接缅甸同中国北部一些城市的一条贩毒交通要道上,很多城市已经成为毒品交易和吸毒的中心,艾滋病的幽灵也在这些地方游荡。
由于云南地理及民族情况复杂,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云南大部分边疆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家庭经济处于极端贫困状态,毒品及其危害教育较为滞后,在大部分村民对毒品及其危害的后果几乎没有任何认知能力的情况下,一些贫困的、没有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以吸毒排解烦忧,或从事贩毒活动,很多人染上毒瘾,不能自拔,这就加大了HIV病毒传播的概率。中国最早的146例艾滋病感染者,就是发现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感染原因是静脉注射毒品引起的,这是中国艾滋病最早、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甲基苯丙胺类毒品合成出来之后,虽然吸食方式改由口服,使静脉注射传播HIV病毒的可能性极大地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型的病毒、摇头丸、K粉等甲基苯丙胺类毒品就不会造成HIV病毒的传播根据。从某种途径上说,因此类毒品所具有的持久兴奋等特殊性能,虽然其传播HIV病毒的途径与传统毒品相比发生了极大变化,由此导致的通过性行为传播HIV的可能性却大为增加。
虽然甲基苯丙胺类毒品在任何地方都能合成,但因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强烈刺鼻气体,使其极易暴露,故金三角所在的东南亚依然是此类毒品合成、制造的主要地区,云南依旧是该类毒品流通的重要通道。云南边疆地区一些想要迅速暴富的民众就卷进了毒犯的陷阱中,或成为毒贩、或沦为吸毒者,“许多对生活绝望的穷人干起了基层一级携带毒品走私的活儿,最终他们也成了吸毒者,也有一些吸毒者自己走私毒品以满足自己的嗜好”。
因此,作为注射毒品及新型毒品传播和流通主要地区,与毒品相伴而生的艾滋病得以在这里大肆传播,这是云南HIV病毒感染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毒品类型的转换,导致了云南艾滋病传播途径及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传播人群及感染人数大大增加。
毒品类型从上个世纪的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向冰毒、摇头丸等甲基苯丙胺类毒品转化,这类毒品合成简易、对神经具有迅速持久兴奋功效,使HIV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方式由静脉注射传播转变为通过性行为来传播,性传播逐渐成为HIV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这就导致艾滋病以更隐秘的方式广为传播,给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在传统毒品泛滥的时期,吸食者具有极强的身体依赖性,费用极高,各地吸食海洛因的人群,部分是经济条件极差、无正当职业或没有任何收入的人,吸毒基本上耗尽了所有积蓄或能筹到的钱,为了提高毒品在体内持续的时间,常以静脉注射的方式吸毒。很多吸食者为节约成本,常共用静脉注射器,这是吸毒者传播HIV病毒的直接原因,因为已感染HIV的静脉吸毒者使用过的针头、注射器和稀释液内留下了艾滋病病毒,当该注射器轮流共用时,艾滋病病毒因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管,导致HIV/AIDS在吸毒人群中快速高效的感染及传播。因此,注射吸毒就成为HIV病毒肆意蔓延的重要原因,如云南德宏州是最早发现艾滋病感染者的地方,15年后当地艾滋病感染者由146人骤增到8 000多人,其中因吸毒共用针具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占74.6%,因性传播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占24.5%,母婴传播占0.9%②。
在HIV病毒流行初期,很多人对其传播方式及危害还没有全面的认知,即便感染了病毒也不知道,或知道了却毫不在意,使HIV存在着进一步传播的危险。这成为云南HIV病毒最先在吸毒人群中蔓延,后又由性工作者向其他人群传播最重要的原因。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社会角色及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部分依赖思想严重或是怀有不劳而获思想的女性,或是部分企图通过简单付出就能够有高额收获、或是怀有其他目的的女性,就操起了收入不菲的性工作者职业,她们就成为HIV病毒传播的载体。二是因种种社会分工、社会角色及个人智慧、能力,或是家庭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社会资源或财富在很长时期中都处于配置不平均的状态中,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不得不依靠性工作来谋取生存资本,这成为HIV病毒通过性行为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弱势地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恰逢艾滋病传播的时代寻求出路的过程中,无疑被置于远比他们的城市同胞更加脆弱的境地。由于缺乏技能、资金、自然资源、社会关系、城市户口以及医药知识等,在市场经济所谓‘自由竞争’的原则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表现出‘获得性政治经济权力缺损综合症’。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性别制度下,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在经济转型中的弱势地位比她们的男性同胞更加突出。卖血、吸毒(贩毒)和从事性服务等这些从传染病学来说是感染艾滋病和其他疾病的高危行为,常常是他们可能的选择”[5],这是性行为逐渐成为HIV病毒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的社会原因之一。
因此,新型毒品的性能及其滥用,是促使性行为成为HIV病毒传播主要方式的祸根。由于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及性观念发生了极大变化,性的开放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和接受,为HIV病毒在更广泛的人群中传播提供了空间和平台。新型毒品的催化,则使HIV病毒的高危感染人群出现扩大化趋势,即HIV逐渐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发展,一些农民工、矿工、建筑工地的工人也逐渐进入了性传播的高危人群行列中。在艾滋病感染者的累计数里,虽然静脉吸毒的人数依然较多,但每年新增的感染者中,性传播的人数越来越多,已达到了49%左右的比例。
第三,从医学方面看,由于HIV病毒存在的变异性特点,提高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难度,更导致了HIV病毒的广泛传播。
HIV病毒不同于一般的逆转录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能力。HIV病毒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尿液、乳汁、脑脊液、有神经症状的脑组织液,其中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浓度最高,病毒的基因常常是变化多样的。因此,在性传播HIV病毒的过程中,病毒常常发生复制、重组,从而使HIV病毒发生变异,更增大了感染、传播HIV病毒的可能性。由于HIV携带者个体存在的差异,尤其是一些性病患者成为HIV病毒传染源时,HIV病毒就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变异。而人体产生相应抗体的速度,总是远远落后于病毒变异的速度,人为的、医学的力量在一定时期内是无法阻止艾滋病病毒繁殖、扩散和变异的,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艾滋病毒抗体,更是毫无作战能力的非保护性抗体,根本不能防止HIV病毒的扩散和变异,给目前特效药和疫苗的研制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第四,一些与HIV有关的个人刻意隐蔽、地方政府部门处于不同目的的遮掩心理及行为,导致了HIV的广泛传播。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部分个人、地方政府及社会对艾滋病普遍存有的“洋病”“丑病”“行为不检点”“性乱病”等认知理念,使很多社会群体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持有的不理解、不尊重的态度,导致许多感染了HIV病毒的个人及单位对艾滋病情采取遮掩,或延缓申报的办法,有的甚至掩盖疫情真相,对艾滋病的防治起到了消极作用。比如,很多感染了HIV病毒的个人,担心病情被外界知道后影响自己的前途和生活,更担心因此受到亲朋和社会的歧视,就想方设法,竭尽全力隐匿病情。使很多与其接触的个人对其病情毫不知情,根本不会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无疑增加了感染HIV的概率。
不仅感染HIV病毒的个体有如此的担心,一些社会群体更是如此,即HIV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这些地区及单位“形象工程”的重要因素,而被其有意识地遮掩了起来。如机关、厂矿、学校等单位,或是村、乡、镇,以及县、市(地、州)、省行政区划的领导及相关部门,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更是讳莫如深,守口如瓶,不仅不愿讲,更不愿多讲,或是不愿如实地讲。
第五,部分地区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卫生部门配置的艾滋病专业防治人员较少,对HIV相关宣传教育活动做的还不够规范和深入,成为HIV病毒在部分民族地区大肆流行的原因。
在很多地区尤其是边远的民族地区,在艾滋病传播的初期,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对HIV病毒传播后果的知识教育较少,艾滋病的相关宣传很多还较为薄弱,民众在很长时间内对艾滋病及其危害处于较陌生的状态中,导致了HIV病毒的大肆蔓延。一些地区即便进行了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但多为临时性的或是节庆进行的活动,未能形成制度,也未能持之以恒,防艾效果不是很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HIV病毒在农村或少数民族地区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进入快速增长期后,HIV病毒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虽然得到了加强,少数民族对HIV的认知水平随之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因毒品类型的转换及其他深刻的社会原因,HIV病毒的传播速度依然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因此,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在艾滋病的宣教活动尚未全面展开的时候,就已经遭受了HIV病毒的猛烈袭击。随后虽然有部分的宣教活动,活动次数相对增加,但活动依然不能持久,也未能形成好的、良性循环的制度,在广大的农村及边远地区,HIV预防的宣教效果及影响也就极为有限。很多人深入知道HIV的危害,但防范措施不严密、心理上重视依然不够,很多人仍然在无意识中就被感染,有的人即便被感染了也还不知道,甚至就算是知道自己感染了HIV病毒,也不知道如何防治,加大了HIV病毒的传染机率。
因而,云南艾滋病流行的各种因素广泛存在,受影响的人群日渐增多,部分地区的疫情状况相对而言还比较严重,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毒品和艾滋病流行的形势依然较为严重,云南艾滋病的防治,依旧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局势。
云南HIV病毒的流行及传播,使艾滋病成为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每个社会成员都可能成为AIDS病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给预防医学增添了极大难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HIV病毒的流行及传播,直接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及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及影响。
一般说来,HIV病毒感染者比较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很多人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HIV病毒,无异于听到死刑宣判,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恐惧异常,一些患者消极等死,精神上备受折磨。HIV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不但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身体上还要承受无尽的痛苦。
HIV病毒对神经细胞有亲合力,能侵犯神经系统,引起脑组织的破坏,或者继发条件性感染,导致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艾滋病人因抵抗能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等,后期常发生恶性肿瘤,直至因长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因此,每一位HIV病毒的感染者都承受着身体上极为严重的病痛折磨。
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与家庭成员朝夕相处,极有可能在无意间把病毒传染给家属,尤其是夫妻之间,HIV的传播就更为快速。在一定程度上,HIV感染者的家属及其成员成为了最直接的感染者。很多家庭成员在照顾病人的过程中,长期见到艾滋病患者所经历的种种病痛的折磨,在心理上备受煎熬,饱经摧残。
此外,社会上对HIV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毫无疑问会殃及感染者的家庭,患者与家庭成员不得不面临社会舆论的种种压力,背负起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极易产生家庭的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致使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无处栖身,被迫走向社会,有的人心理扭曲,产生报复心理,进而引发其他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成为犯罪的诱因。
第二,HIV病毒的流行及传播,极大地威胁着区域民族身心健康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艾滋病使一些儿童失去了父母,沦为了孤儿。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因毒品导致了艾滋病的肆意蔓延,造就了数量众多的孤儿,一些民族村寨的人口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成为只剩老弱孤幼的独孤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村寨的数量还在增多,这使孤儿经受着巨大的个人悲痛,孤儿的成长、教育都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一些经母婴传播渠道患上艾滋病的孤儿,其寿命也很短。有幸没有患病的孤儿,也由于他们与“艾滋病”有了密切联系而在社会上备受孤立和歧视,变成文盲的可能性就较大。一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的儿童,因为家人难以支付学费,有的还需要他们外出挣钱,不得不中途辍学,不仅文化水平不高,其健康状况也得不到保障,容易遭受其他一些不良的待遇。
很多儿童还与携带HIV病毒或患艾滋病的母亲生活在一起,这类儿童的数量往往大于已成为孤儿的人数。不仅他们的生活,连正常受教育及未来的发展机会也因此受到极大影响,这对各民族的未来发展而言,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前景。因此,HIV病毒的传播,使当地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极大威胁。
第三,HIV病毒的流行传播尤其是病毒流行潜在因素的广泛存在、防治水平及防治能力的局限等,降低人口素质,增大了传染源。
就目前现有的医疗技术水平范围而言,艾滋病还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当艾滋病发作以后,一般人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就会死亡。因此,HIV病毒的流行会提高人口的死亡率,降低各民族群众的平均寿命,给各族人民的健康带来极为严重的威胁。
从以往的流行情况看,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处于20~45岁之间的成年人,这些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感染HIV进而发展成艾滋病患者最终死亡,对家庭及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弥补的遗憾。同时,一些受到较好教育、科学技术水平较高人群的感染率在此后有可能出现增加态势,这些精英是社会发展及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是国家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才培养出来的,他们感染患病导致的损失,不论是对家庭、对其所在的群体,还是对社会、对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都是致命的、悲剧性的。据有关专家的分析,我国艾滋病人的平均死亡年龄约35岁,基于死亡概率变化对平均预期寿命之影响规律,艾滋病的流行将使云南人口在2010-2020年期间死亡率上升0.55%~2.4%,平均预期寿命降低约1~3岁左右。如果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婚生育,由于母婴传播将使婴儿的死亡率比照非艾滋病流行状态下提高20‰~90‰,出生缺陷率上升3‰[7]。
HIV的流行还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艾滋病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及发展的实际情况,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人员及经费方面给予了惊人的投入,地方财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不得不用于卫生保健开支,使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和影响。HIV感染者的增多,使医疗救治的压力越来越大,消耗了大量的卫生保健资源,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且这种负担随HIV感染者、艾滋病人数的增加而增加,挤掉了其他的建设资金,影响了社会资金的分配及使用,也引发了救治关怀患者、照顾孤儿寡老、消除社会危害和维护群众健康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当然,云南HIV病毒的预防也是云南防艾工作的重要内容。云南是HIV最早发现及传播的地区,HIV病毒的传播速度、受感染人数等,都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渐增多,云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大量无辜的人民已经承受了由此引发的各种灾难性后果,近年来,HIV病毒感染的年龄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即学生和中老年人感染HIV病毒的机会在增加。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地方政府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过去几年是我省防艾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重要时期,艾滋病快速上升的总体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禁毒防艾的政策深入人心,形成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为打赢防艾持久战铺垫了一个崭新的起点。(2010)年初,(云南)省政府就将开展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列为2010年全省重点督查的20项重要工作之一。”[8]
目前,HIV防治依然面临着严峻局势,目前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防止HIV病毒的继续传播依旧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因此,加强以下几方面的预防工作是极其必要的。
一是要关注艾滋病传播的生物病理过程和病源体,重视其发生的社会过程及社会力量的作用。在预防中,强调感染者注重个人行为引发的后果,如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进行安全的性行为等,及时、规范地治疗性病,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进行穿破皮肤的行为时保证用具经过严格的消毒、戒断毒品、不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避免母婴传播等,都是杜绝HIV病毒传播的较好的个人行为。同时,还应重视制约其行为背后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因素,关注HIV病毒的生物属性及其传播的社会原因,从医学方面和社会方面共同采取防治措施,才能提高艾滋病防治工作成效,为国际禁毒防艾工作的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在各民族地区坚持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应结合各民族地区的实情,采取经常性、固定性的宣传教育与重点集中时段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对一般人群以普及知识为主,对高危人群采取干预措施并广泛深入地开展干预工作。发挥宣传、广电、工商、新闻出版等部门的优势,利用电视、广播、新闻文艺节目等大众传媒,开展艾滋病的公益性宣传活动。不仅要加强对各少数民族尤其是边境地区、农村地区、基层社区、公共场所、学校等区域及部门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还应加大各地州县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力度,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充分发挥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企业在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尤其在推广使用安全套,提高高危人群安全套的使用率方面持续努力,继续扩大艾滋病母婴阻断措施的覆盖率,才能有效地控制HIV病毒的传播。
三是扩大云南各地艾滋病干预措施的覆盖面,将其作为预防措施的重点。如将娱乐场所的服务人员、男男同性恋、注射吸毒、外出务工人员等高危人群作为干预工作的重点,在落实干预措施的基础上,据各地实情尤其是各民族的生活及信仰习惯,对干预方式进行适当创新、加大干预力度。在稳步地推进美沙酮社区的维持治疗工作的基础上,将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与国家的禁吸戒毒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如扩大美沙酮治疗门诊的数量,增加累计治疗人数,使病人治疗的保持率能够达65%以上,才能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在部分条件较差的农村和吸毒人员较分散的地方,适当开展清洁针具的交换工作,以作为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的补充。此项工作在地方政府的努力下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如2010年7月,云南省对外出务工农民开展防艾培训18万人次、婚姻登记人群免费艾滋病检测26万人、孕产妇免费艾滋病检测39万人、医疗卫生机构艾滋病咨询检测40万人、美沙酮维持治疗在治11 157人、免费抗病毒治疗在治14 245人。全省城乡居民防艾知识的知晓率进一步提高,婚前保健人群艾滋病抗体免费检测、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等继续得到了加强[8]。但HIV的防治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这项工作需要的是持续、坚持不断的努力,才能最终取得成效。
四是加强对感染者的管理和病人抗病毒的治疗机制。完善就地治疗、家庭治疗、社区治疗为主的抗病毒治疗的机制,提高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和机会性感染治疗的可获得性、规范化程度和诊疗水平。加强对感染者和病人的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减少二代传播的可能性。保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的持续供应,建立药品生产、供应管理机制,支持艾滋病药物研发项目的支持力度。实施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和致孤儿童的救助政策,使每个孤儿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加强对艾滋病儿童的抗病毒治疗工作,提高其生存质量。
五是继续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防治工作,加大对疫情严重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防治力度。继续开展对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积极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建立社会参与防治工作的机制,支持、引导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参与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来,发挥公众人物和志愿者的作用,设立支持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的专项经费,加大支持防艾的力度。进一步开展企业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倡导和动员,鼓励企业职工参与和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目前,HIV的预防已经成为地方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中国及各级地方政府、疾控部门、艾滋病防治部门等相关机构,正在加强HIV病毒防治工作的力度和强度,“目前中央已下达2010年度艾滋病防治专项资金2.8亿元,国际合作项目今年在我省的艾滋病防治经费投入已达到5 994万元。”[8]但是,对于关乎人类未来的HIV的预防而言,这样的投入,还需要不断地坚持,才能取得成效。
六是建立、健全对15岁、50岁以上等HIV高发的不同年龄段人群,以及学生、异域婚姻人群等HIV传染源的控制及监督机制。云南HIV病毒经性传播方式的控制及阻断依然任重道远,据近年来云南HIV流行对象的检测中可知,HIV传播的年龄结构、职业群体、区域逐渐发生了极大变化。其中,15岁HIV病例的报告数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50岁以上年龄组病例的报告数也在增加。在新的HIV感染者中,学生群体的报告病例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异地或异国婚姻造成的输入性病例也在一些地区出现,云南省防艾委副主任、省卫生厅副厅长、省防艾局局长徐和平在2010年8月30日接受《春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近期防治艾滋病的7项重点任务,“以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农村等为重点地区,以流动人口、外出务工、出入境、感染者和病人配偶、‘涉外婚姻’等人员为重点人群,进一步加强综合防治。加大关怀救治的力度,省民政、卫生等部门联合出台政策,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纳入低保的关怀救助范围,进一步完善救助的方法和标准等。”[8]
此外,在HIV的预防工作中,加强科学防治、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实施好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的科技专项研发活动,也是预防工作应关注及投入的重要措施,如果能够在预防、控制和治疗等难点问题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将是一项HIV流行病史上的重大发明及惠及全人类的崇高事业。
云南HIV病毒流行至今,感染者几乎每年以一万人的数字在增长。因此,与其他地区相比,云南艾滋病呈现出了感染者基数较大、累计报告HIV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数量常年高居全国第一的情况。云南艾滋病在向外传播,或国内外其他地区HIV病毒向云南传播的过程中,云南本地人对HIV病毒流行传播的原因、传播过程及具体情况、社会危害等方面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云南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数量的激增,有其必然的自然及社会原因,由此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社会影响。有效防止、控制HIV病毒的传播,成为云南疾病防控的重要任务。但云南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二十多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防艾形势也发生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全局、从隐蔽到公开、从被动到主动、从倡导到落实等五个方面的大转变,各地开展的各种形式的防治艾滋病实践也留下丰富的经验。但云南迄今对艾滋病的关注及其研究多停留在现实的制度和政策、措施及法制建设的成效方面,缺少对防艾历史及其实践历程进行总结资鉴、并进行理性思考的成果,而这样的成果正是云南省防艾实践所缺少的。
更重要的是,随着HIV病毒流行元素的多元化发展,近年来HIV病毒在传播中因病毒的复制、重组速度的不断加快,病毒的结构及构成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异,不仅给艾滋病预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也对人类健康及人类的未来构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历史学从表面看来,是一个与HIV不断的流行没有多少关联的学科。但历史学是个从未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的学科,其最大的功能及其使命,就是记录及反映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各种历史事件,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不仅为现实治策提供资鉴,发挥历史学的现实服务功能,也为未来决策提供写实的、全面而详细的资料记录及资鉴,为现在及未来的学术研究服务。HIV病毒的传播流行情况及其对社会造成的极大危害,是目前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与人类的存在即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应该受到历史学及其研究者的关注。同时,在多学科交叉研究日渐广泛及深入的今天,在医疗疾病史的研究如火如荼兴起并在历史学与医学之间逐渐打开通途的时候,HIV病毒流行史、艾滋病医疗史的研究也应当受到历史学的关注及重视。全社会对防艾工作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防治专项资金投入和人员队伍的能力及医学素质亟待加强提高,社会组织广泛动员和积极参与有待进一步加强。只有全社会及医学、自然科学、社会学科共同参与到预防及防治的研究关注中,才能在HIV及AIDS的防治中取得积极的进展及有益的社会成效。
注释:
① 文中涉及数据,一般采用疾控中心及官方相关部门向新闻媒体发布的权威数据,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及统计也多以这些数据为主。
② 央视东方时空在2005年5月播出了《云南德宏州艾滋病调查》节目,在节目采访中,记者在德宏州防治艾滋病办公室了解到,在八千多名艾滋病感染者当中,因为吸毒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占74.6%,因为性传播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占24.5%,母婴传播占0.9%,共用针具吸毒是造成德宏州艾滋病泛滥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