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区域文明 推动西南研究
——“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区域文明”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9-12-26 14:58黄彩文和光翰
文山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文山云南教授

黄彩文,和光翰

(1.云南民族大学 人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 昆明 650228)

长期以来,中国西南地区因少数民族和跨境民族种类众多、民族文化多样性突出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相继推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西南地区也由此成为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重镇。为推动西南地区与东南亚跨区域文明关联的研究,探讨诸多文明关联的解释路径,由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与云南民族大学和少英教授作为学术召集人、中国社会发展中心(北大费孝通中心)、文山市人民政府、文山学院和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区域文明”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11月1~4日在素有“滇东南门户”和“中国三七之乡”美誉的云南文山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烟台大学、河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和文山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30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研讨会。中共文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龚卿博士以及文山学院党委书记熊荣元、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高登荣教授分别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云南民族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少英教授主持开幕式。

龚卿市长代表中共文山市委、市政府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文山市情以及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他希望借这次学术研讨会的思想碰撞,为文山市今后融入东盟发展带来高层次的智慧结晶和指导意见。熊荣元书记在致辞中说,“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区域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文山召开,是文山学院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师生极其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也是与会专家了解文山、认识文山、接触文山的一个良好平台。高登荣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王铭铭教授、和少英教授两位学术召集人的研究旨趣较多集中到中国西南文明的关联与比较、文化复合性等领域。中国西南是文化多样性最突出的区域,文山居住有10多个民族,很多民族跨境而居,这是本次会议在文山举办的重要原因。相信会议的举办会吸引更多的学者关注上述领域的研究,并不断推进中国西南的研究。

学术研讨会分主旨发言和分组交流进行。烟台大学崔明德教授、云南民族大学和少英教授、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广西民族大学王柏中教授、云南大学周建新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苍铭教授分别以《关于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的几点看法》《区域研究与文化复合性视野下的民族关系》《文明作为跨区域/跨民族关联》《越南后黎朝郊祀礼探析》《东南亚各国的民族划分及相关问题思考》以及《〈开化府图说〉及所绘中越边界夷人》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其余与会专家学者紧紧围绕跨区域文明关联、族群关系、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跨境民族、茶马古道与世界体系以及“物”的社会文化生命史研究等问题作了分组交流发言。

跨区域文明关联是本次学术研讨会的重点讨论话题。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在对中国民族学四十年的发展与成就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指出,西方人类学长期以来都是以研究“高贵的野蛮人”为主流的,而对欧亚大陆文明社会的研究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在这种研究倾向的影响下,我们国内少数民族的研究也常常存在被“原始化”的企图,从而忽略了这些少数民族历史上的文明关联。在中国开展文明人类学的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的思想源泉:一是民族关系史的研究,二是“多元一体”格局下走廊的研究,三是结构人类学的启发,这些思想源泉共同的启发是要同时看到交流与封闭的双重性和辩证性。换言之,我们既要看到各民族都有维护自身边界的“封闭性”,同时也要看到各民族跨越边界的“开放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譬如,由于中原与西南地区以及云南与东南亚之间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交往联系,因此该区域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交流影响也较为明显。此外,王铭铭教授还指出,他近年来关于超社会体系以及文明概念的提出,是对人类学传统的反思,旨在超出国家、民族等约束文明的框架,在诸多文明的关联中寻求更好的解释路径。

云南民族大学和少英教授从区域研究与文化复合性的视角,对地处滇藏交界区域的纳西族与藏族的民族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指出,王铭铭教授基于三圈说中的“中间圈”概念,将西南放回到它的界线上,认为它既与中原帝国有着密切关系,又与东南亚、南亚乃至更为遥远的文明板块密切相关,譬如《云南:联结印度和扬子江的琏环》一书就体现了云南作为联结南亚东南亚与中原地带的“琏环”的重要作用。[1]由此形成了“文化复合性”理念,即不同社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内部结构来源于更大的历史地理领域中与其他社会实体的相互关联中,呈现出某种杂糅状态。这种状态有的产生于某一区域内不同社会共同体之间的互动,有的则出现于特定区位周边的诸文明体系交错影响的范围之中,以此视角去观察研究处于滇藏之间丽江一带的藏族与纳西族关系,是很有意思的。丽江自古以来就是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藏彝走廊等重要交流通道的汇聚交融之地,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重要的地理单元,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纳西、藏、白、彝、傈僳、普米等多个世居的少数民族,是我国多民族交错聚居较为典型的一个区域,各民族之间尤其是纳西族与藏族之间的交流互动十分频繁。因此,佛教文明从南亚东南亚传入云南藏族和纳西族地区之后,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族群或亚族群这一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和少英教授最后指出:王铭铭教授关于“文化复合性是自我与他者关系的结构化形式,表现为同一文化内部的多元性或多重性格”的相关论断,在滇藏之间的藏族与纳西族互动关系实例中,显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证明。

关于我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现状问题,烟台大学崔明德教授指出:近年来,我国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机构快速增加、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学术氛围不断浓厚等六个方面;与此同时,我国的民族理论政策及民族问题研究在新形势下也面临着新情况、新课题和新任务,还存在需要补齐的短板以及需要拓展的研究领域等等。因此,今后要在进一步加强重大理论问题研究、进一步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以及进一步彰显特点等方面进行拓展与深化。云南大学周建新教授则通过对东南亚国家的民族划分及相关问题的考察指出:东南亚各国由于民族、宗教、文化政策不同,以及国家历史和社会文化传统的差异,彼此在对待各自国内多民族结构的划分上同样存在差异。积极探究东南亚各国特别是越老缅三国的民族识别政策和民族划分情况的探讨,对全面了解其民族整体结构和内部文化关系有重要意义。

中国和越南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广西民族大学王柏中教授以越南后黎朝郊祀礼为切入点,阐释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如何逐渐渗透到越南后黎朝时期国家宗教体系的过程。他指出:祭祀作为国家的礼仪制度,不仅是国家政治的晴雨表,也是延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间交往的文化桥梁。越南后黎朝建立后,政治上接受中国的王朝政权册封,文化上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在儒家思想影响下,重视国家典制的建设,在祭礼方面也初步形成了以郊、庙、社稷为核心,涵盖了天神、地祇和人鬼等神灵奉祀种类的国家宗教体系。云南大学李晓斌教授则讨论了中国的儒学思想对越南王朝国家建构的影响,他指出:儒学思想在越南的传播,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印度教在越南的传播,使越南较早形成了与中国王朝国家具有较大同质性的中央集权国家。之后越南在拓展王朝国家疆域、形成更大规模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儒家的“大一统”思想为其提供了文化上的支撑,在促进越南中央王权的巩固与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广西民族大学博士后韩周敬对法属时期越南的政区建置与西疆勘测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指出:1884年后越南进入法属时期,在此期间法人为了加强对越南的控制,从政区建置上对原有越南政区进行拆分和重构。与此同时,为了应对山地族群和暹罗等国的扰乱活动,法国对西部山区进行了详细的地理勘测,并将越柬老三国纳入通盘考虑,进行系统的边界分化。

中国西南与越南、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多个国家接壤,有数十个民族跨境而居,是民族文化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中央民族大学苍铭教授对绘制于清嘉庆年间、收藏于云南省博物馆的《开化府图说》的版本价值以及所绘边界夷人做了详细图解,他指出:《开化府图说》是《滇省夷人图说·滇省舆地图说》的一部分,是研究清代中越边界与民族的珍贵图像资料;中越边界的历史变迁是边界地区民族称谓变化的重要原因。云南民族大学黄彩文教授通过对生活在中老边境地区特殊族群“排角人”的族群认同及其变迁的实证研究指出,随着国家近年来对人口较少民族扶持力度的加大,使得一个族群身份和族群意识本来较为模糊的群体开始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他们通过制作大鼓、更改族称以及递交申请等社会动员与村寨实践,力图通过与国家的对话和协商来获得人口较少民族基诺族这个“想象的”族群身份。云南民族大学博士后许瑞娟副教授通过对中缅边境拉祜西的文化记忆与族群认同的讨论指出:澜沧龙竹棚寨的拉祜西将头人制度、宗教信仰、历史记忆、祖先认同、伦理规约进行整合,创造出一套体现拉祜传统文化的“理”与“礼”,以此作为中缅两国十个村寨拉祜西历史文化记忆以及族群血缘认同的标志。

“物”的社会文化生命史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中央民族大学杨筑慧教授指出:作为一种特别的主食,糯稻及其栽培基础上所形成的文化事项具有特殊的意涵,而其与东南亚等国家和民族的关联性,更让我们认知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重要意义。故而对糯稻文化圈的再研究,不仅能够加深对“文化圈”范式的理解与对话,而且对如何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亦能提供实证性的范例。云南大学陈雪博士通过对16世纪中期至20世纪40年代云南烟草的在地化研究指出:“土”“洋”两种形式的烟草之于云南,在不同的时间段展开了种植、使用和加工实践在地化。从而可以发现,一方面全球性对地方性的拓殖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地方也会通过自己的方式,于在地化过程中进行再造和新的价值输出。云南民族大学吴兴帜教授则围绕文化遗产旅游的消费逻辑与转型进行了交流发言。他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和消费社会转型,造成了文化遗产在旅游消费中符号化和去情境化,从而引发社会与学界对于文化遗产旅游的反思。只有在旅游消费中构建合作与共享的社会关系,文化遗产才能够实现存传有序。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与走廊。云南师范大学周智生教授对滇藏缅印之间横跨喜马拉雅商贸交往交流关系的历史形成及其演进过程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历史上滇藏缅印之间的商贸交往交流关系的形成演进,是在多民族间地方性交换网络基础上不断拓展衔接,渐次联结为横跨喜马拉雅国际性商贸网络发展过程。地方性族际交换关系是横跨喜马拉雅国际性贸易的发展基础,而国际性贸易圈域构建与扩散,促动着喜马拉雅东部地区族际传统、族际交往关系的演变和扩散。中国社会科学院舒瑜副研究员则通过对清末至民国时期输入西藏的边茶与印茶的比较分析来展示帝国内部贸易体系与现代世界体系的遭遇。她指出:边茶与印茶之争其实质是现代世界体系的大宗商品贸易挑战着帝国内部维系边疆封建等级形态的奢侈品贸易,边茶作为奢侈品再生产了西藏社会的等级,而印茶作为现代世界体系生产的大宗商品将社会大众作为其目标群体,力图打破等级的区隔。北京大学杨海潮博士则指出:中国西南茶马古道的历史可以视为中国西南各省区成为一个整体的地方化过程,或者是中国西南融入世界的全球化过程。从地方的视角看,滇、藏、川等省区的人群在历史上的互动逐渐提高了各地之间的一体化程度;从他者的视角看,中国历史文献中的“西南”这一概念的意义与指称之间也有其变化过程,显示出中国西南的范围和形象也在逐渐变化。河北大学吴银玲副教授在考察清朝以来云南香格里拉地区的族群、政治与宗教状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作为香格里拉本地的政教主导者(土司、喇嘛)与作为中心城区流动的他者(土匪)之间的交错关系,并从这一交错的关系来思考香格里拉的社会结构。她指出:在土司、喇嘛和土匪交错关系的背后,我们能够看出香格里拉的政治和宗教的混杂性,这也是藏彝走廊上城镇特有的文化多元性的表现。

云南民族大学黄彩文教授对学术研讨会进行了会议总结。他指出:本次学术研讨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筹备早。早在今年4月,王铭铭教授与和少英教授就开始策划商定本次会议的相关事宜,确定了将“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区域文明”作为会议主题;二是主题新。跨区域文明关联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民族学/人类学的西南研究拓展了新的视野与路径;三是层次高。本次学术研讨会虽然规模小,但参会人员来自多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其中既有享誉学界的学术前辈与资深学者,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与后起之秀;四是内容丰富。与会专家学者紧扣本次会议主题,从不同的视角围绕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区域文明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其中既有宏观的理论探讨,也不乏微观的实证研究。作为一次对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区域文明关联进行探索的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必将对促进中国西南研究起到积极的作用。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参观了文山州博物馆和文山三七国际交易市场,并先后深入新平街道牛头寨、马塘镇塘子寨村考察壮族“纸马舞”、苗族歌舞与纺织文化以及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平坝镇兼具儒释道特色的历史文化,使专家学者对文山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猜你喜欢
文山云南教授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finement of high energy non-neutral proton beam in a bent magnetic mirror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Modula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coupled waves between fast magnetosonic wave and slow Alfvén wave in the laser-plasma interaction
云南邀您来“吸氧”
延庆巨变册页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文山壮族“六月节”的祭祀功能及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