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颖
(徐州医科大学 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处于核心位置,而“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十九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要求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是其担负的重要责任。高等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高校要加强内涵建设,深化人才供给侧改革,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要目标,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创新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一般认为,创新型人才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创新思维的指导下,利用创新能力,取得创新成果。这是以成果为导向对创新型人才的界定。实际上,创新体现在创新过程的各个层面,比如方法创新、理论创新和成果创新等;如果仅仅以成果作为创新的评判标准,显然有失偏颇。创新的界定应以目标为导向,体现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层面。理论创新涉及新理论或新方法,实践创新则和新成果及新应用相关,达成其中一个目标,就体现了创新性。因而,我们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善于发现问题,并综合利用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最终解决问题实现创新目标的人。创新目标是创新型人才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1],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实现创新不可或缺的内在条件,而创新环境是创新的外部条件。创新是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内在优势,综合利用外部条件,主客观因素共生、共创的结果。
创造力包括动机、智慧、知识、思考形态、人格和环境情境等六个方面[2],创新主要是人的因素,而环境因素也尤为重要。就人的因素而言,创新型人才在心理结构、知识结构和人格等方面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创新动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心理过程,是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那么,创新动机就是实现创新行为的心理状态。创新动机越强,就越具有怀疑精神,易于在学习和工作中发现问题,唤醒并维持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主体的创造潜力。为解决发现的问题,创新主体会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内涵,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实现创新目标与时俱进。
2.具有稳定的知识结构
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跨学科知识构成了创新主体的知识结构。知识越丰富,知识结构越稳定,越有利于创新主体实现创新目标。没有稳定的知识结构,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站在学科前沿,才能真正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创新才有价值可言。稳定的知识结构不能单纯依靠教师课堂知识的传授,这仅仅是获得知识的一个环节,创新主体还需不断实践和反思,在不断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在反思中建构新的知识。知识的建构与重构是维系创新的源动力。
3.具有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探究的工具,是对探究对象的合理考察以及有目的、反思性的判断,主要包括解释、分析、评估、推理、说明和自我调整等六项核心技能[3]。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创新主体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理性、辩证地分析前期研究成果,发现新问题,综合考虑多维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批判性思维对促成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创新离不开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能促成创新,两者相辅相成。
4.具有创新人格
个体的人格会影响其创造技能和创造力[4]。创新人格是创新的非智力因素,主要体现在创新性格上。性格特征由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等四个成份组成。在态度特征上,创新主体要能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做到大公无私、正直诚恳、乐于助人,这样才具有凝聚力,才能充分发挥成员的团队协作力量;在意志特征上,创新主体应能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目标明确、坚忍不拔、果断刚毅;在情绪上,应能善于控制及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积极乐观,创造其乐融融的团队氛围;在理智上,要保持认知上的独立性,主动观察、认真思考、深思熟虑,为创新提供认知保证。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才的开发、发展、评价与激励等方面,每个环节都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的积极性。
人才开发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应有功能,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人才开发要事人相宜,因人而异。也就是说,要根据人的特长和优势来配置人力资源。高校的人才开发主要是科研创新人才的开发,科研项目是挖掘创新人才的基本手段和有效途径[5]。科研人才的筛选可以采用“海选”的方式,吸引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者设立科研基金,学生作为负责人,自行组织科研团队申请科研项目。例如,医学科研项目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课题;或者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或调查研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学术兴趣和特长,可以任意选择某一类课题。要严把结题关,根据科研成果选拔具有创新潜力的人才。
对于脱颖而出的既有科研热情又有创新潜力的人才要重点培养,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流的科研创新团队和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导师就成为创新人才发展的基本依托。要以提高创新人才的创新意识和批评性思维为主要目标,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吸收创新人才加入教师的科研团队,贴身指导,使其逐渐熟悉并掌握学科前沿和研究方法,不断激活其创新潜力,帮助其逐渐成长为科研创新骨干;要提供相对宽松的科研环境,鼓励团队合作,整合团队知识结构,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研究特长,调动一切资源服务创新活动,帮助其快速成长为高精尖的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是推动人才不断创新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高校的评价机制还是以年度发表的论文或申请的专利为考核评价手段,这容易促生创新人员急功近利的思想。有价值成果的产出绝非短期行为,尤其是医学类学科,要经过不断地实验研究或临床验证,唯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容易导致学术腐败或数据造假,其成果的价值要大打折扣或根本无任何价值可言。国际上中国学者医学类论文的撤稿可做明证,这就说明,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迫在眉睫。创新活动具有时间性,根据创新研究的特殊性,可设定三年或更长的时间为评价周期,也可以由创新团队负责人提出创新考核申请,在其设定的期限进行中期检查和终期考核。此外,评价的内容不能仅仅限于研究成果,还要结合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创新方法、创新过程、知识结构和应用前景等综合考察。短期和长期结合、成果和过程结合的人才评价机制有利于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环境,对维系创新人才的创新动力具有驱动性作用。
有效的激励机制能激发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增强其创新动力,活跃其创新思维,对创新行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经济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奖励政策,按照创新水平的高低和创新成果优劣对创新人才进行适度的经济奖励是对其科研创新的认可,有利于提高其科研热情,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下一阶段的科研创新之中。但科研创新人才更关注的是公平公正以及公众的认可度[5],所以经济奖励并非激发创新热情的决定性因素,一些非物质因素也可以纳入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中。比如改善科研的软硬环境,打造科研创新平台,支持创新人才课题和成果申报、学术交流、校际交换,加大对创新人才成果的宣传,提高其美誉度和影响力等,这都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快速成长。
创新人才的培养要秉持人文管理理念,以生为本[6],以“对话范式”重新审视和协调各种关系[7];协同各种要素,打破资源壁垒,充分发挥政府、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的职能,谋求组织和管理创新,关切创新人才培养。
校院协同指校级管理部门之间、管理部门与二级学院之间以及二级学院之间的合作、配合与互补。高等院校除二级学院之外,还设立众多的管理部门,比如教务处、科研处、设备处、学生处和团委等职能部门,这些部门掌控着部分资源,在专业设置、科研平台建设和政策制定等方面具有极大的话语权。职能部门要转变工作方式,从“管理”向“服务”转变,资源或政策以服务创新人才培养为本。校级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要积极对话,协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需求。学院之间也要积极谋划,实现资料室、实验室、大型仪器等资源共享;加强各学科专业的协同与合作,组建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师资共享,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实现学分互认,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制度保障;课程设置以培养交叉学科创新人才为目标,除专业课程外,要设置一定数量的人文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辅之以必修或选修的方式,加强学生的人文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医学类专业可设置管理、商务、伦理等学科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开阔思路,突破专业瓶颈,以利于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主要力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要以夯实学生专业知识、拓宽其学科知识、提升其批判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为主要目标,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寻根究底,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吸纳学生加入科研团队,参与课题研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研究方法和论文撰写技巧;可以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根据高校特色,可以搭建医学创新平台、医学设备研发平台等,师生协同完成创新研究;要充分释放研究平台、创新资源、知识和人力等创新要素的活力,突破师生协同创新的壁垒;教师要敞开包容的胸襟,全身心投入到培养创新人才的艰巨任务之中;要打通创新平台,不设人为限制,允许学生随时、自由、充分利用,以利于激活创新点,催生创新成果。共享创新平台,一方面有利于资源共享,避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及时求教于创新导师,接受导师帮扶,少走弯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学术前沿,把握学术发展动态,为科研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有创新志趣的学生可以组建创新共同体。创新共同体的创建以自愿为原则,以创新为目标,以有效沟通和资源共享为手段,在创新过程中充分交流与合作,共同承担责任,相互支持,共享经验,以实现协同创新。创新共同体以学生为主体,具有目的性、系统性和有序性,即具有共同的创新目标,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层次,创新主体的责、权、利平衡有序,创新活动具有协调性和程序性。创新共同体是“自为之物”,共同体成员分工合作,以理解为核心,理性互动,真诚、平等对话[7],充分发挥创新个体的主体性,不断研讨、反思,确保共同体成员共同进步,最终完成创新任务,达成创新目标。高校要在政策和资金上建立保障机制,确保创新共同体的良性发展;要建立利益分配机制,根据个体贡献分享创新成果,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避免矛盾冲突,以致创新共同体解体;要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建构导师组,适时指导共同体的创新活动,确保创新行为的正确导向;要建立交流机制,搭建各个创新共同体交流与协作的纽带与桥梁,引导共同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通有无,产生思维碰撞,提升创新能力。高校的制度保障有利于解除创新共同体的后顾之忧,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创新活动中,确保创新工程良性有序循环发展。
高校人才培养归根结底要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就体现在服务社会发展的程度上。医学院校要充分考虑社会需要,培养适销对路的医学类人才;而协同校内外资源,打造产学研平台,则为有效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有效路径。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校企双赢。校企可以联合科技公关与人才培养,可以共建科研中心或实验室,也可以设立产学研项目基金,协同技术攻关。校企协同,有利于高校及时掌握医学类市场需求信息,打造产业化平台,组建创新团队,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与企业协同研究,实现互惠互利。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可以发挥校企合作的桥梁作用。政府牵头促成药企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地方经济创新发展。此外,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打造成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兼职导师具有一线生产和研发经验,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使创新活动更有针对性。需要注意的是,校企双方要积极吸纳学生参与产学研平台建设,帮助学生积累创新经验,逐步成长为创新型人才。校企协同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切合度,极大释放人才创新活力。
社会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动力。在大众创新的时代,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创新人才折射出与众不同的特质,高校可以设立创新基金或者创新项目,吸引创新人才参与创新活动。要根据学科特点,积极建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大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改革力度,提高实践教学比例;要调动和充分利用校内外有效资源,为创新行为提供制度、政策、资源和资金保障,盘活和协同一切可利用资源,保证创新型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