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居民地方感为切入点,分析江门市旅游供给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的策略。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利用社会表象理论加速地方认同重构、转变僵化传统观念强化地方统一形象认知、建立良性主客互动强化居民地方性功能性依赖,以及全力发展全域旅游提升居民地方认同感等措施,促进江门市旅游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居民地方感理论;江门旅游;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2-0090-03
在2015年11月的中央財经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从而为“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旅游业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旅游需求和供给是旅游系统中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系统正是在维系旅游供需动态平衡中不断发展完善的[1]。居民作为旅游地最活跃的要素和旅游业发展核心利益相关者之一,与旅游业发展息息相关,对提升旅游产品的供给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注重对游客体验、游客满意度、游客感知等的研究,而基于居民感知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一、居民地方感理论与研究概述
居民地方感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指居民对地方的感情,以及居民对地方的依恋关系。地方感是居民个人价值观、个人认知以及了解程度的基础,地方特质受到改变,居民地方感的特质也会受到影响[2]。
以旅游地居民为对象的地方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研究内容停留在对居民人地情感联结方面,认为居民地方感是给人一种“家”的感觉,将地方感认为是一种故土情结或家园依恋[3]。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发现,居民与旅游地的这种情感联结会影响到居民对于旅游发展的态度。21世纪初,学者利用这种情感联结解决旅游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如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冲突问题[4]。之后对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的研究涌现出大量成果,研究内容更加细致,如环境保护、旅游参与度、旅游支持度、旅游管理规划等。综上可知,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理论可以从旅游地居民与旅游地的情感联结方面解决旅游发展所产生的问题,改善旅游产品品质,提升旅游感知和体验,促进旅游业供给侧改革。
二、基于居民地方感视角的江门市旅游供给现状
(一)提升江门市居民地方感的优势
1.申遗成功带来的地方自豪感
2007年6月,“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广东省第一处世界遗产,也是中国首个华侨文化世界遗产项目。开平碉楼位于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多种风格。
2012年5月,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广东省诞生了首项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以其真实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罕见性和完整性等资源优势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而江门市作为广东省三大侨乡之一,是侨批档案的主要分布地之一,共有侨批4万余件。
开平碉楼与侨批档案申遗的相继成功,使江门市旅游资源从默默无闻、深藏闺阁,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极具产业发展优势。随之,当地游客骤增,政府部门、旅游业界以及游客均以新的眼光来审视该地旅游业发展,无形中构建了当地居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华侨文化构建的地方独特性
江门素称“中国第一侨乡”,国学大师雷铎曾说,“侨”是江门市最大的优势,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历史上,江门市的华侨文化在广东地区都是独一无二的。江门市华侨不仅出洋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分布广泛,而且走出国门的五邑人更是不忘故土、情系祖国,保持着爱国爱乡的传统。江门市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两次移民高潮,一次发生在1840—1882年,起于鸦片战争,止于美国国会通过第一个禁止华人入境法案;另一次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两次移民高潮奠定了江门市的文化根基,海外游子带回来的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和思想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侨乡文化。江门市的开平碉楼即为侨乡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维系着海外华人与故乡的精神纽带,体现了一种传统与开放并存,中西方文化互相融合碰撞的多元文化,生动直观地呈现了中国海外华侨艰辛曲折但是勇于创新、兼容并蓄的演变史。
解读一座城市,不仅源于对它的风土人情、建筑艺术、美食美景的阅览,更要探寻它的文化根基,江门市具有承载深厚华侨文化的地方独特性。
3.城市慢生活造就的生活幸福感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市场的深度融合和迅猛发展,文旅产业展现出显著的特点及趋势,即慢生活与深度体验。所谓慢生活,是对如今匆匆忙忙、纷纷扰扰快节奏都市生活的逃避,是一种更为健康的状态与生活态度,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而江门市就是这样一座宁静和谐、生活舒适的小城。
2016年江门市获得了“中国具幸福感城市”广东省第一名。作为珠江西岸的休闲侨都、闻名遐迩的艺术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江门城市经济发展缓慢,一直以舒缓的慢生活节奏给当地居民营造了一种充实的幸福感,也满足了目前游客对休闲、体验、度假等出游目的的一种向往。广东省的早茶文化在江门市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一杯茶一盘茶点,成就一个悠闲的上午;之后可以行在古朴典雅中西合璧的碉楼村落,与村民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可以徜徉在清丽婉约的温泉小镇,散步在蓝天白云的川岛沙滩……
(二)削弱江门市居民地方感的原因
1.旅游地居民对地方旅游发展的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是人们在知觉自身、他人或外部环境时,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觉结果出现失真的现象。社会知觉中常见的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等均为某种形式的知觉偏差,是个人知觉具有选择性的特征所致。
旅游地居民作为普通的老百姓,基于身份、见识、受教育程度等的局限性,对地方旅游发展的认知也存在偏差。他们往往偏向于对地方旅游业发展功能性的识别,即只能认识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基本环境价值,以及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伴随的经济价值。譬如,江门开平碉楼申遗成功之后,投资者和当地政府更加关注碉楼资源地的旅游发展,加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就业机会增加,更多的当地居民利用自己已有生活设施和农业资源直接参与到旅游业经营,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在该阶段,居民对旅游地就具备极大的地方认同和功能依赖。而随着旅游业的加速發展和游客剧增,会出现一系列负面的社会问题,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物价上涨等,这些问题都会极大影响当地居民的居住感受,影响其对地方旅游发展的态度、行为和参与度,从而削弱居民的地方认同和地方自豪感。
2.僵化的历史观念形成的狭隘地方认知
基于城市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行政区划的变更会带来城市与所属区域从属关系的变化。例如,历史上江门曾作为一个镇从属新会县管辖,而今新会为江门市下辖的一个行政区。调研中发现,这些行政区划的变更导致新会一些本地人对江门市存在不认同的现象,网络调研结果显示,87%的新会人不接受这种“仔管老爸”现象,不承认自己是江门人。
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新会区是江门市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如文化名人梁启超、陈白沙、陈垣等均为新会人,东汉遗迹玉台寺、崖门古战场等极具历史价值,小鸟天堂、陈皮工艺也极富盛名。在旅游业发展和营销宣传过程中,由于狭隘的地方认知没有形成统一的城市旅游形象,在产品包装和宣传中只冠以新会等地方属性,致使许多外地游客只知新会小鸟天堂、新会陈皮等,而不知江门市在何处、与新会是何关系。开平碉楼在申遗以及此后的旅游业发展中也存在此类问题,禁锢了江门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加速发展。
3.传统景区发展模式消弱了旅游地居民的归属感
旅游景区是指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旅游需求,具备相应的旅游设施并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传统旅游业发展即以景区模式为主,采取以旅游资源地为核心划出一定的区域和范围,在有限的地理空间内进行封闭式运营和管理。为了对景区的资源环境保护及运营管理的便利,往往将当地居民迁出景区,将其原住地整体拆除,使其与原住地背离而失去原有生活根基;或者尽量控制景区内居民数量,导致绝大多数当地居民与旅游资源地剥离,被远拒在当地旅游业发展之外,不但享受不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福利,甚至对其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江门市尚未出现由于旅游景区的发展导致居民搬迁的情况,但传统景区发展模式对当地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却依然存在。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居民特别是景区之外居住的居民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与地方发展无关,没有能力也不愿参与景区发展建设,缺乏对当地发展的参与感、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
三、基于居民地方感理论的江门市旅游供给侧改革策略
(一)利用社会表象理论,加速地方认同重构
澳大利亚著名旅游学者菲利普·皮尔斯博士在1996年出版的《旅游社区关系》中第一次将社会表象理论引人到旅游研究领域,向人们展示了社会表象方法在理解社区对旅游发展的回应问题上能够发挥的作用。社会表象作为一种常识性的知识体系,主要源自于人们的经验基础,同时也可能源自于人们通过传统、教育和社会交流接收与传递的信息、知识和思维模式,因而社会表象根源于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具有社会根源性。Ferdline和Faulker(2000)将社会表象产生的根源归结为三类,即直接经验、社会互动以及媒体[5]。
依据社会表象理论,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提升旅游地居民的地方感。一是从根本上提升居民自身素质,鼓励其积极学习,完善其已有知识体系,特别是关于旅游的知识体系,在全面认知旅游业态发展规律、积极参与旅游地发展变革过程中,增强自身体验,构建旅游地良好社会表象。二是强化良性社会互动,发挥基层管理的引导作用和榜样的力量,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交往系统,使居民在交往和社会互动过程中感受积极的影响,形成对旅游地的强烈认同。三是发挥主流媒体的强大舆论引导力,媒体在塑造旅游地社会表象和城市地方性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居民接受信息和提高认知的主要途径,因此媒体需要提炼旅游地地方性核心要素和地方符号,如江门市的侨乡文化等,强化地方性,加速地方认同重构。
(二)转变僵化传统观念,强化地方统一旅游形象认知
对事物的准确认知需要转变僵化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以适应新的形势和城市发展需求。在对江门市和新会区等市辖区的行政属性认知上,必须抛却陈旧的固化观念,认清城市发展与行政区划变更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它是历史发展的更替、交通网络的构建、经济发展推动,以及城市发展顶层设计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建立在该正确地方认知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统一的旅游地形象,促进旅游地的良性发展和地方性的正确形成。
首先,要加强对江门市全域居民的地方认知教育,形成对地方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认识,纠正自己的地方身份属性认知,旅游地居民是游客最信赖也是最直接的信息来源,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的认知偏差问题,纠正基层的旅游地认知误解,才能切断错误信息传导的主要途径。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干预和引导作用,通过政策指引和执行引导,规范城市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产品宣传,同时引导媒体全面构建正确的宣传渠道和社会舆论,营造一个良性的全民认知环境。另外,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的知识构成,强化其素质和服务能力,搭建一个面向游客的正确的知识输送平台。
(三)建立良性主客互动,强化旅游地居民地方功能性依赖
游客和旅游地居民均为旅游业发展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成熟的旅游业发展应该将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置于同一协调的社会生态系统中,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构建双向责任模式,实现彼此责任权益的双向平等[6]。魏美仙(2009)在谈到旅游地展演艺术构建时指出,文化符号是在“他者”(游客)凝视与本地人“自我”表征的互动中建构的,“他者”的凝视为地方性传统文化传承注入动力,也对旅游地文化生活实践产生了影响[7]。
旅游地居民作为旅游资源构成中“人”的要素,以其独特的活跃性和主动性,成为游客感知最为强烈和最为直接的因素,为游客创建了一个信息感知的互动平台。因此,旅游地居民的友善好客会大大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促使游客主动前往,提高重游率。同时,强大的游客动力和旅游业发展必然使旅游地居民成为首要受益者,增加旅游地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益以及改善其生存环境等,从而极大激发旅游地居民进入旅游领域的积极性,使当地的旅游产品能更接近游客期望值。在此旅游地主客良性互动和旅游业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相对稳定的地方经济、文化和地方特色,从而增强旅游地居民对地方的功能性依赖[8]。
(四)以人为本发展全域旅游,提升旅游地居民的地方认同度
全域旅游是改变原有传统景区发展模式,打破围墙的局限,采取更加开放的发展方式,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全时空、全员参与的旅游发展新模式。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多和门票经济的增长上,而是注重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的改善,不但关注游客体验,更加关注旅游地整体环境的改变和当地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全域旅游的发展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规划哲学,打造“天人合一”的旅游资源地,而旅游资源和配套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其基本衡量标准是对使用者的关爱。但长期以来,旅游发展规划更注重旅游者的视角,关注旅游者权利的维护,却忽略了旅游地居民才是环境与设施的长期使用者和維护者。今后必须在旅游地规划设计和建造时为当地居民营造家的感觉,改变其旁观者的定位,树立主人翁意识,使其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强化其对当地旅游发展的参与意识和地方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于洪雁,李秋雨,梅林,等.社会网络视角下黑龙江省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发展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15,35(11):1429-1436.
[2] 彭喆.居民地方感对区域旅游发展支持度影响[J].经营管理,2016,(3):225.
[3] 赵东平.基于居民地方感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11):39-40.
[4] 葛凌亚,苏勤,等.国内外旅游地居民地方感研究进展与启示[J].旅游论坛,2013,6(5):18-25.
[5] 应天煜.浅议社会表象理论(Social Representation Theory)在旅游学研究中的应用[J].旅游学刊,2004,(1):87-92.
[6] 邓文.从旅游目的地居民和游客的感知分析“敬礼”行为的负面影响[J].特区经济,2011,(12):175-177.
[7] 魏美仙.他者凝视中的艺术生成——沐村旅游展演艺术建构的人类学考察[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43-47.
[8] 李虹儒.基于居民归属感的居住区景观设计[D].株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