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的本源探究与教学单元建构

2019-03-26 08:37房蒙蒙
农业知识 2019年6期
关键词:解构维度心理

文/任 杰 房蒙蒙

一、快乐体育理念是一种“扬弃”

“快乐体育”理念源自德、日,是严谨、精细、律己文化与西方倡导的民主、自由理念碰撞的产物。竹之下休藏引进美国“小团体理论”,提出“追求正确而丰富的体育学习”,来对抗“练式体育”,打破“手段论体育”教材论和方法论。20世纪80年代,毛振明等教授做过专门移植、探讨和实践。由于多种原因,“快乐体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形式跑偏”“方法异化”,导致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技术的核心作用“变异”。这种现象集中表现为,历次课改难以从根本上撼动传统“单元教学计划”制定模式,成为制约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本文“快乐体育”教学单元研究,不是这种理念与方法简单的移植、复制,而是“扬弃”。其与德、日“快乐体育”理念的共同之处,在于变“练式体育”教学为“追求正确而丰富的体育学习”,“小集团理论”与合作、探究学习相通。不同之处,首先是“快乐体育”推出的背景差异,包括历史背景(德日战败、被占领,我国是改革开放)和文化背景(我国是包融汇通的儒家文化,德、日是科学、逻辑文化)。其次,时代发展的差异。“快乐体育”发源至今已近40年。经济、文化、科技等各科成果斐然,有更多先进理念和科研成果的支撑,今非昔比。

二、快乐是体育课堂教学之本

(一)快乐是教育追求的理想手段与目标

快乐是人的天然追求,是生活、工作、学习的“原动力”,可使人焕发出强大的潜力和创造力。“乐此不疲”就是此理。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对此倾注了极大的关注。

斯宾塞认为“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观”。“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当是快乐的。”认为“孩子在快乐时,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相反,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的信心会减弱,这时即使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也不会有任何办法。许多被认为没有天赋、天生比其他孩子差的孩子,其实并非如此,只是教育者的方法不得当而已”。

古罗马诗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寓教于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卢梭《爱弥儿》的“自然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李庆明的“田园教育”等,都力求为儿童提供适合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为儿童营造宽松、和谐、充满童趣的教育环境。

但是,假如形而上地从字面上解读“快乐”,用“形式”博取快乐,从“心理”描述快乐,那么像“苦尽甘来”“苦中作乐”等“快乐”意境就无法解释了。潘绍伟教授的“快乐是历经身体体验获得的心理感受”,是快乐体育教学观的哲理诠释,说明“快乐体育”潜藏着复杂的成因。

图1 认知与需求对应关系图

(二)快乐根植于学生的身心需求

“快乐”之“根”源于人心理、需求的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行为学家马斯洛,关于人需求的五个层次理论,与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存在着对应发展关系(图1)。

马克思讲“需要和交往是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图1中可以看出,人的认知水平是一个由低到高发展变化的过程。人的“快乐”与人的需求是分不开的。五个层次理论,是“快乐体育”教学活动安排、参考的重要心理学依据,指出了“快乐体育”之“根”在哪里,并可发现“快乐”的物质之“源”。

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应当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快乐体育着眼于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既有智力和学习潜能的培养,也兼顾儿童习惯和能力的养成,以及健康心理、品德等的塑造。但是,这种塑造应该是基于体育活动的“渗透”“践行”,而非“强迫”“灌输”。尊重儿童兴趣爱好,采用鼓励方式,引导儿童探索知识。叶圣陶先生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依据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和马斯洛“五个需求层次”理论,实现“快乐体育”教学内容的再“组合”,是快乐体育教学的重要一环。

(三)快乐课堂是精神与物质的“融合”

快乐的“本质”是人“心理感受”的外在表现,这是一种片面认识。因为真正的心理感受,要借助生理、生物、生化仪器,进行科学测试,通过“生化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才能得到。这些手段、仪器、方法,是教学活动中无法或者不能解决的知识、技术问题。课堂中所观察到的,学生“心理感受”的外在变化和表现,有时是表面的、表象的,甚至是一种“假象”。例如“暗自窃喜”“喜形不露于色”,都是“掩饰”心理的一种表现。

“快乐”存在着物质的一面。如果我们将“快乐”简单地理解为心理反应的“外在的情绪表现”,那么它只能属于“心理、意识”层面。我们的一切教学行为,应以激发出学生的“快感”为目标。那么像“喜极而泣”“乐极生悲”等,我们就无法用纯粹的语言,去解释这种复杂的心理现象。

医学和化学研究成果证明,快乐是人体内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三种称作“美丽荷尔蒙”物质的作用结果。多巴胺能够让人产生能量和动力、愉悦和满足感。新鲜、挑战、刺激的情景和行为,可激发大量的多巴胺。缺少它会让人疲惫、无精打采、不专注、不耐烦、反应迟钝。血清素使人心情放松、生活积极正面,缺少它则会使人焦虑、抑郁、暴力。内啡肽可以由体育锻炼获得,缓解忧虑、获得愉悦和幸福感,俗话讲“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就是此意思。内啡肽让人处于兴奋状态,去想“快乐”的事情,多巴胺可以让这种想法成型,血清素则让人将高昂的情绪沉淀下来,考虑如何去实现愿望和理想。所以,从教育的角度看,“快乐”不单是情感体验,更是情感实践。从“快乐”的物质特性出发,通过体育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等,去检验学生的体育兴趣、参与度、情感表现、行为、需要以及练习效果,那么“快乐体育”的内涵,就具备了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支撑。“快乐体育”就变成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快乐体育的“心理感受”与“情感实践”的教学差异体现在:(1)心理感受是由“外部情景引发心理内部的体验”,是被动的、内隐的。(2)情感实践是由“内部的心理需求去寻找外部的实践体验”,是主动的、外显的。

所以,通过快乐体育单元设计,让学生从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实践中,获得丰富的内心感触,是快乐体育课堂价值的重要标志。

三、快乐是单元设计的“活眼”

虽说体育能让人“愉悦”“快乐”,但是,当学生没有体育需求,没有兴趣,没有对体育的认知、操作能力时,是不可能产生快乐的。所以,用“快乐”这把“密钥”,开启“快乐触发点”,是建立快乐单元的关键。

快乐单元、课时计划的设计,也经历了从“自流”到“自觉”再到“自由”的实践探索过程。大量课堂案例的尝试、实践,归纳出四方面的快乐“活眼”:

(一)思想“活眼”,“快乐”是教学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

情感上,从“乐趣—兴趣—情趣”出发,是“快乐”教学的突破点。需要上,满足学生本能—欲望—理想—价值的体育发展需求。

这组低段平衡练习,运用专业平衡器,头顶、脚踩、折线跑等巧妙的“组合练习”,满足了学生“好奇”“好玩”“好胜”等本能的情感、需求。

(二)结构“活眼”,以“知之、行之、认知”为准则,建立“知、行、意”三位一体的活动模式

这组基于结构、规则的游戏,把速度、力量、灵敏等素质,运用规则、结构变化,锻炼学生认知、有意活动的能力。

(三)关系“活眼”,“主体间性”“双向互动”,建立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教师用高超的语言艺术、人格魅力,调动学生的快乐情绪“源泉”

这组活动中,“师生”“生生”之间的默契配合、互动,是活动成功的保证。在满足学生情感、需要的层次上,又迈上了新台阶。

(四)技能“活眼”,通过“教学内容”的“解构”、重构,是学生学习激情的“触发点”

我们可以领略“一物多用”和器械组合的好处和乐趣。

上述案例,是快乐课堂研究的“沧海一粟”。但获得如下经验:(1)五点原则:非智力因素的乐学原则;活动形式的趣味原则;活动意境的情趣原则;技能的激智原则;活动的修身怡情原则。(2)四个要点:教学环境优化;学习情感驱动;评价手段张力;活动行为快乐。(3)四条途径:教学组织中简练、美观、实用的队形调动;变形、变异、拓展的器材使用;艺术化、儿童化、充满激情的语言艺术;情感、行为、沟通方面出色的师生互动等。

四、五维连横,建构“快乐体育”单元

上述思考与实践探究表明,技术是“骨骼”,教学单元是“血肉”,“快乐理念”是“灵魂”。只有“骨骼”“血肉”“灵魂”三者高度地融合,基于人的需要层次目标,从认知发展与需求层次的视角,开发体育技术、技能、器材、组织、方法等方面的快乐“源点”,才能建构一个“快乐体育单元”。

同时说明,五个维度建构“快乐体育”教学单元,具备了技术、物质、管理和评价基础,是快乐体育教学体系的“标配”。没有快乐教学单元实例支撑的所谓成功改革,只是黑夜里闪耀的“流星”。

(一)以认知和需要二维空间解构教学内容

以人的“认知发展”维度(欲望与本能、感知与认知、愿望与期望、理想与目标、价值与道德)为横轴,马斯洛“心理需求”“五度目标”为纵轴,我们可以解构出快乐体育教学内容,建立对应的二维关系(图2)。

人不同层次的需求,可使“快乐体育”的单元内容、技术,实现科学合理的层级分割与调配,满足学生“快乐”的发展层次,实现“教学目标”维度的“分层解构”。

(二)从项目三维空间获取单元“路向”

“项目”维度“分层解构”,是实现快乐教学单元可操作性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可以获取“快乐单元”实施的具体“路向”(图3)。

从图3中可以看出:(1)快乐体育的需求分类合乎学生的认知、心理需求发展规律。(2)快乐体育的项目设置、分类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需求发展阶梯。(3)这种分类,学生能够产生兴趣,又乐于积极参与。

基于人的需要、愿望、能力发展步骤的项目内容分类,它与特殊群体的专项发展在时间跨度上有所不同,但是发展“规律”依然是相同的。例如,有些学生从小就进行某个专项的训练,就可能跳过认知、需求发展的初级阶段。

“项目”维度“分层解构”的目的、方法、原则,以及实践操作的意义、效果,详见《教学视域下,技术解构与组合单元的建构》(《体育教学》2016年第10期发表),这里不再赘述。

图2 技术解构内容与需要层次对应关系

图3 快乐体育教学目标维度与项目技术应用对应关系

图4 基于快乐体育活动理念的技术层次

(三)从技术四维空间获取单元实例

技术维度的解构、优化组合,深入到项目整体、技术、器材、组织、教法内部,寻找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快乐体育”的“源点”或“触发点”,实现“有米下锅”(图4)。

这里采用了与传统方法不同的“逆向”技术思路和“反向”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技术“总—分”法思路,采用“分—合”教学模式。从学生认知、需求、项目、技术四个维度的分析中,不难发现,其实它并不是学校体育教学全部的内涵,甚至都不是技术教学的所有内涵。这种做法不是忽视教师的技能,正好相反,是对体育教师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首先,快乐体育的思维路向,决定着“逆向”技术路径运用的原则:

(1)将技术因素隐藏到快乐游戏的身后。(2)将复杂的整体项目简化为快乐的“活动内容”。(3)将众多、繁杂的技术解构、建构成“共性与规律”。

图5 五维视角“快乐体育”理念与单元建构图

其次,决定着“反向”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学生“易学”“乐学”“想学”。具体做法概括为:

(1)在紧张、刺激、快乐的游戏中,让身体基本素质得到提高。(2)在粗放、简化的项目运动中,获取快乐,逐步感受、体验到掌握技术的重要性。(3)在逐步精细化的运动项目中获得健康快乐、需要的满足、情操的陶冶、道德的提升。

(四)从实践维度获取快乐单元成果

快乐教学单元的成效,落实的基础是教学实践,是对上述观点最好的注释(表1)。

表1 实践维度获取快乐单元成果

快乐体育的“五维”合纵连横,能够启迪教师的教学智慧,生成快乐体育的智慧课堂,最终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通过认知发展、需要理论、教学目标、技术解构、教学实践五个维度的层层分析,我们可以将体育的“快乐本源”与快乐体育单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模式。(图5)

痛苦的体育课,会让学生讨厌体育。快乐的课堂,会使体育知识吸引人。在恐吓和惩罚中学习体育知识的人,日后会不再喜欢、从事体育。以愉快方式获得身心发展的学生,不只领略到体育本身的趣味,而且快乐和成功的体验,将促使他们终身进行自我锻炼。

猜你喜欢
解构维度心理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还原
解构“剧本杀”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