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燕
[摘 要] 国际金融危机,就业压力空前大,选择自主创业成为毕业生很重要的一项选择。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高精尖的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如何适应社会的要求,把他们培养成为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复合型人才,本文结合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特点,进行了相关探究,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实践应用能力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5. 08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05- 0214- 02
0 引 言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11月在北京提出的。此概念一出,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迅速开展并推进。2012于8月教育部出台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创业教育课成为高校必修课之一。更引人注目的是,2013年,习近平在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的贺信中说道:创新创业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接着,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的新高潮,创新创业人才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1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
1.1 形势喜人: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群策群力,成绩斐然
自从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后,很多国家领导人都在不同场合对创新创业工作进行了指示。习近平主席曾经热情洋溢地赞美青年大学生,并希望他们能通过创新创业,展示自己的才华,为社会服务。
各大院校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双创工作成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很多院校都是一把手直接抓,这个工作还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紧密联系起来了。全国上下形成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群策群力,成绩斐然的喜人形势。
为了响应这一号召,落实“一把手”工程,我们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牵头、各二级学院密切配合、部门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新局面。首先是在课程开设方面,我们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与我们学校的特色相融合,开设了大学生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三门课程。这三门课程,它贯穿于学生大学三年的学习,既是独立的,又是紧密联系的。对学生的人生观、就业观、创业观起到了很好的领航作用。其次,学校非常重视创新创业专职机构的部署和组建。2015年挂牌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该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参与了各种级别的创新创业比赛,开创了众创空间,并在2017年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目前,“青檬咖啡”“CPS-智能立体汽车停车库”等创业项目在省市国家级比赛中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对于一些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的入孵的项目,我们还积极与校外企业对接,给予场地、资金、技术、智力和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同时还为他们搭建了融宣传、经验交流、信息发布为一体的平台,充分调动老师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使创新创业工作落到实处。
1.2 教与学都存在很多的问题
1.2.1 学生素质有限,创新创业意识缺乏
高校扩招,使得高职院校生存压力增加,高考分数线一降再降,导致学生生源质量下降很快。这些学生因为学习习惯不太理想,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习能力相对也要差一些,。进入大学后,他们如一匹脱缰的野马,突然脱离高中老师的“保姆式”的教育,在完全自由的环境下不知道如何自主的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很大一部分同学连把专业知识学扎实的目标都难以实现,更谈不上开展创新创业的思考。
1.2.2 教师缺少专业化程度和创新创业经验,教育质量大受影响
优秀的导师队伍,对于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来说是前提和保障。学高为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都不是科班出身,基本上都是从其他基础课程中调配过来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导致师资整体水平不高、专业教师数量不够甚至完全没有,再加上创新创业教师是一线教师,他本身基本完全缺乏实践经验和创业经验,给学生上课等于是纸上谈兵,这些都阻碍着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1.2.3 学科地位不高,教学效果不显著
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催生了很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学院,但是,这些学院很多都因为缺少专职教师、没有专家引领,都只是止于完成教学任务或者组织参加创新创业比赛,这种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局面使老师们感觉很孤立,缺少归属感,再加上创新创业老师与各专业院系之间的联系很少,很多社团活动、课程建设的活动的开展很难得到各专业院系的支持,同时因为专业知识不够,导致很多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的衔接不够,项目的实际效果会大打折扣。
1.2.4 沒有实训场地,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离
目前,很多大学都开设了完整的创新创业课,但是这个课程基本都是在课堂、在教室里通过老师讲授的方式完成的。但是创新创业必须要在具体实践中运行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只重视了创业之“术”,忽视了创业之“道”,容易导致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脱节。
2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2.1 造势头,成氛围,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答记者问上,袁贵仁部长就说过,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素质。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需要成为创业者,也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要通过造创新创业之势,成创新创业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生活在一个创新创业的环境下,都能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创新创业的种子,一旦时机成熟,力量积蓄足够的时候,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果。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和时间比如板报、校报、广播、网站、班级的班会课、学校的图书馆等宣传媒体,随时随地把创新思想和创业精神传递给学生。同时,还可以借助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各项创新创业主题活动。我们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每个学期都会开展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创业讲座、创业大赛、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坛、创新创业比赛等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培养了学生的创业精神。
2.2 派出去,请进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创业的引领者
2.2.1 利用一切机会将专职教师派出去,提高教师的专业业务水平
教育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始得早,成果丰硕,他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师资培训方案。在我们国家,有些地区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做得好,走在全国前列。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到创新创业领先的国家、地区、省市、学校进行培训、轮训、实训、交流、学习。通过派出去,老师们可以增加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了解创新创业动态,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2.2.2 把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请进来
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优秀校友,他们有实际的创业经验,创业智慧,他们对市场所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创业过程中的困难陷阱有亲身的经历,能贴近学生需要,能实际解决学生问题,能对学生起到智囊作用、示范作用,能点燃学生的创业激情,是学校教育的最有力的补充,有着“画龙点睛”的效果。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讲座、沙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把这些优秀人才请进来引领学校的创新创业工作。
2.3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朱德曾经说过:离开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创新创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既需要广博的知识底蕴,又需要学以致用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既需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非常重要。
首先,高校要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之外,还需要有足够的实训时间,这样可以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发挥出实践价值。
然后,创新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创新教育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这些离不开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刻的专业思考和规范的专业行为。因此,大学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忽略了扎实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断融合的。
2.4 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光靠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是远远不够的。这些轰轰烈烈的活动,可以让产生创业的激情,但是激情是很难长时间持续拥有的。完善创新创业机制,建立成果转化机制,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让他们在具体实践中体会创业的酸甜苦辣是学校和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有了非常完善的机制,我们可以学习并借鉴。比如日本,他們的大学就特别注意与企业之间的科技合作,通过公平竞争,建立了产学研的体系。在国内,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虽然还在起步阶段,但是有些地区已经走在前面了,不如深圳的大学创业园建设在国内就处于领先地位。高职院校和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科技园、创业园等创业平台,向企业输送技术、工艺、产品的创意,再加上政府引导,引入更多的创业资金,建立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链。
3 结 语
创新,创业,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是国家富强、民族兴盛的动力和源泉。在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重视创新创业导师队伍的培训,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努力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马丽娜.浅议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J].亚太教育,2015(11):66-67.
[2]徐松美,文雅,齐文娟.新常态下融入“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5):61-64
[3]冯帆.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J].学园,2015(29):133-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