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照片欺骗了你

2019-03-25 05:36袁洁
大众摄影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昭摄者单向

袁洁

我的朋友张先生一直单身,前不久,他被迫把希望寄托在国内某相亲网站上。

有个叫“小昭”的女士和他聊了几个月,感觉都很好,照片中女孩的气质和金庸小说里的“小昭”真的还有几分神似,可就是不和他见面。直到小昭开始慢慢向他灌输理财的观念,并且时不时发给他几支内部秘透股票,他意识到这人根本就不是来相亲的,而是一个发广告的。一气之下他直问小昭:“说真话,你到底是谁?”随后他发现自己被拉黑了。

我安慰他最起码没有人财两空,只是骗了骗感情。我笑着把近日在网络上看到的一则社会新闻拿给他看:浙江台州临海警方捣毁一个网络交友诈骗团伙,捣毁窝点49个,抓获团伙成员279名。让人咋舌的是网络上那些自诩“美女”的网友在现实中很多都是抠脚大汉。张先生对照片的理解还属于上个世纪的摄影传统,这种思维在当下岌岌可危。

19世纪的法国摄影师纳达尔(Nadar)认为好的肖像摄影师应该专注于捕捉被摄者的灵魂。一张肖像照片能够直指被摄者的内在本性,抓住真实状态,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质。这种传统的摄影思维充满着乐观精神,承载着19世纪的人们对摄影术的浪漫期许。

可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的生存环境已发生了巨变。美国社会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总结后工业时代提出过一个很精准的词汇——“单向度”,指代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的维度反而变窄,由自由最终会走向集权;人的维度会变得单一趋同,无论什么阶层的人,都有着趋同的生活方式和审美。

这种改变在这个时代尤为明显:一张网络上的照片提供给我们的信息量少得可怜。炫富和炫容貌的手段大都雷同。一张照片不但不会揭示出纳达尔强调的被摄者的灵魂与性格特质,甚至连基本的性别、身份、面容特征、地理位置等这些曾被认为是照片天然能承载的内容都被打上了问号。我把这种互联网式的照片称之为“单向度的照片”——没有任何信息量,只意在调戏观看者对其赋予的一切情感寄托与想象力,是一种摄影行为的影像化。这种照片消解了照片的记录属性,开发了摄影的演绎属性。

这是一个戏精为王的时代,许多网红摄影师更像一名演员。巴西的一名网红摄影师Eduardo Martins可谓演过了头,最近才被人揪出了马脚。在他的个人lnstagram账号中他是一位成功的战地摄影师,有悲苦的童年和离奇的抗癌经历,父亲的离世改变了他的价值观,他发愿用相机去拯救苦难的弱势群体。有照片为证,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叙利亚、加沙、伊拉克,他拍的每一张纪实照片都发人深省,他还接受了许多杂志的采访,不断强调自己的正义与勇敢,与这个时代的悲惨共呼吸。除了道德上无死角,他的容貌也让人嫉妒,身材达到了專业健美运动员水平,在社交网站上他说自己热爱;中浪,让粉丝感慨这是一个错入了摄影界的体育明星啊。

但这一切都是假的。Eduardo Martins把所有人耍得团团转。他很可能和张先生遇到的小昭一样,是一个虚拟账号。陆陆续续揭穿他的证据让人大跌眼镜:他声称曾服务和工作的机构中没有一个同事听过Eduardo Martins这个名字;与粉丝的对话种,对自己照片中拍摄下来的冲浪地点叫什么名字一无所知;甚至有人找到了他所发布的大部分战地照片其实都来自于另外一个美国摄影师,他只是后期水平反转了一下画面。

社交网站上的网红们大都在贩卖一种虚拟的人生,用照片来作为演绎的帮凶,操控粉丝的情感支持来获得流量与关注度。粉丝则垂涎于这些照片所营造出的骗局中不可自拔,“单向度的人即是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性的人。人们根本不会再提出或想要提出什么抗议。”远离真相的互联网照片,其实是制作者与观看者共谋的产物,两方缺一不可。当你痛斥骗子们可耻时,也应该想想自己是否被互联网纵容出了惯性的懒惰?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别灰心,最起码你还可以用照片去欺骗一下别人。我立刻用手机给张先生拍了一张照片,修图软件分分钟就把他变成了一名网红脸美女,“拿去复仇吧,赵敏,小昭不是你的对手。”我说。

猜你喜欢
小昭摄者单向
都藏好了吗
草裙舞会
碳纤维/PPS热塑性单向预浸带进入市场
用“单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从单向到双向的合作治理及实现路径
真垃圾
浅议人像摄影技巧
冲浪
七十三号的爸爸
七十三号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