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顺能
摘 要:博物馆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文化场所,承担着多种社会职能,其中公共教育是较为人所熟知也是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职能。当前博物馆进校园项目的开展便是博物馆公共教育中一个具体实践的代表。面对着数量可观的青少年学生,博物馆方面如何有效向他们传递相关知识,如何通过相关项目的开展引导青少年学生的学習行为,这是值得博物馆宣教工作人员尤其是基层博物馆宣教人员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教育;青少年学生
作为课堂教育向社会教育的重要延伸,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服务职能在当代社会文化中的作用愈发突显。2015年出台的《博物馆条例》第四章第三十五条便对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做出了政策性指导:“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制定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政策措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学校结合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博物馆应当对学校开展各类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
笔者所在的顺德区博物馆,新馆历经数年建设,于2013年12月底正式对外开放。藉新馆启用之际,顺德区博物馆积极响应学校和社会的需要,先后与区内多所院校合作建立“馆(院)校合作”基地,并通过与常规性的校园巡回展览和讲座、学生志愿者招募、学生团体参观接待以及专业性的社会调查等形式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博物馆社会教育以及顺德地方历史文化教育活动。笔者在活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现象。
1 自媒体时代下的信息“加速”
自媒体是源于新媒体下的一个当下最热的概念,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纸质媒体而言的,即“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媒形态”,它标志着信息传播渠道以及用户接收终端趋向便捷。自集成电路的进一步发展开始,电子计算机的处理速度以及储备容量进一步增大,而相应所占用空间体积则进一步减少,甚至出现并普及了更轻便以及处理能力更强的智能手机,让用户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接收到数量庞大的信息。目前,在中国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信息的用户数量已十分可观,这些用户中包括了不少一部分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一群体的用户数量将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综上,自媒体时代给每一个接入的用户,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群体带来了如下的变化。
1.1 信息传播渠道广
在自媒体时代,青少年学生除了从书本、课堂和老师的讲述中学习知识外,还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等便捷的移动终端获取所需的信息。同时,青少年学生亦成为自媒体中的一个信息源,向外界反馈已获取的信息。这样一种信息共享的模式,让接入其中的每一位用户既是接收终端,也是信息发出的渠道者,使信息传播的渠道大大拓宽。
1.2 获取信息内容丰富
由于数字化、网络化等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用户从接收者向发送源以及渠道者多元角色转变,使得自媒体中的信息内容达到一个十分可观的数量。这也意味着青少年学生能从中获得的信息数量也是相当丰富的。
1.3 信息获取速度快
这里所说的信息获取速度快是基于以下几方面:一方面得益于数字传输技术的发展以及高速网络技术的普及,信息的传输速度获得了很大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巨量信息的存在,使得检索相关信息的速度加快。
结合上述情况,自媒体时代下青少年学生群体将呈现一些显著特征,即他们本身有更多获取历史信息的渠道,亦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在一定的领域积累了一定的信息储备,同时他们也容易根据积累的信息形成特定的观点。而基层博物馆作为一个立足于地方历史文化的机构,针对这些新的情况,在进校园的各项目推进中,根据自媒体时代中青少年学生群体的相应特征,应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相关考虑。
1.3.1 引导青少年学生对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内容进行甄别
作为馆方,在开展进校园项目的过程中,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信息获取的引导,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课程设计时注重相关资料的来源以及真伪;二是在宣讲过程中对一些自媒体上所存在的有较为明显错误的信息,根据史实资料进行纠正,并告知出处;三是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引导他们多从文物实物、史书史料、研究文章等渠道获取延伸知识;四是对于一些有争议和不确定的信息,鼓励他们从上述渠道中积累相关知识后,对问题进行客观的论述和判断。
1.3.2 引导青少年学生对历史文化信息进行科学认识
由于当代社会泛娱乐化的存在并通过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大量对历史文化错误引用及主观解读的信息,使得部分青少年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知产生偏差。这里所说的泛娱乐化,主要是指“以现代媒介为主要载体,以内容浅薄空洞等方式,通过戏剧化的滥情表演,从而使人们达到快感的一种文化现象”。而博物馆作为开展社会教育的一方,应该向青少年学生传递历史文化是一门严谨社会科学的思想。譬如笔者在开展有关顺德考古宣讲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受到网络小说以及影视作品的影响,对考古、盗墓等含义产生混淆,甚至将两者对等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设计课程时将考古学的科学意义、开展形式等进行阐述,并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讲解,使学生厘清考古与盗墓之间的重要区别,端正他们对考古、考古工作者以及考古研究工作的态度。
1.3.3 打破青少年学生对博物馆的刻板印象
同样由于新媒体对于收藏、价格等内容的过分渲染,社会上产生了将文物价值等同于市场价格等不合理的导向,从而产生一些过分的思想。比如,既然文物的价值是可以用金钱衡量的,那么自己经济能力足够的话,即使损坏文物也可以用金钱进行赔偿,这种思想对博物馆中文物产生潜在的危险倾向。这些价值取向的出现容易使青少年学生对博物馆产生不理性的刻板印象,认为博物馆的价值仅从藏品的市场价格进行衡量,忽视了博物馆的文化属性以及社会价值。故此,在进校园项目的开展中,除了宣传教育历史文化知识外,还要在宣讲中突出博物馆在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文物保管保护、社会公共服务及教育方面的作用。同时应纠正青少年学生认为文物的价值是由单纯的价格导向决定的认知,应有针对性地通过实物以及史料对文物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等进行普及。
2 宏观与微观:国史和地方史之间的互联
博物馆与学校等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一样,都承担着社会教育职能,因而博物馆进学校开展宣讲活动,必然会与学校中的历史科目教学产生交集。目前,非高校的歷史教学中主要讲述的是以国家民族为主体的,产生过深远持久影响的较为宏观的历史内容。县区级的基层博物馆应着眼于地方群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重要影响,以面积尺度或辐射力程度来说是较为微观的历史文化内容。因而,作为乡土教育的主要内容,基层博物馆向青少年学生传递的历史文化知识,应是课堂历史教学的补充,能帮助学生产生新的认识。
2.1 宏观上的文化中心区域历史在历史进程中与地方历史中的不一致
如课堂历史教学中,在先秦史的讲述中会提及到商周时期青铜器和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以及带来的农耕文明的发展。而从顺德的考古发现中,发现顺德人早期以渔猎生活为主,使用实用性强且比较简易的陶制、泥制或磨制石器工具,生产力水平与文化中心区域大相径庭。
2.2 历史大环境下的进程事件在基层实践中的具体实践及实际影响
如课堂历史教学中,在秦汉史的讲述中会提及从分封制走向郡县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大一统意识的确立。而秦汉之交至汉武帝时期的顺德,所处的是一个与中央政府共存甚至部分时间处于对峙状态的地方政权管辖下。
由此可见,单纯地从课堂历史教学或地方历史中获取历史知识,容易让青少年学生对一定时期的历史认识产生割裂感。为此,基层博物馆要更好地发挥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的社会教育职能,应该在立足地方考古发现和历史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将地方史及相关地域文化的讲述主动对接到时代大背景下,架起宏观国史与微观地方史的互联,帮助青少年学生在相关课题的学习中形成更为全面的知识脉络,让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效果辐射到课堂教学中,完善学生的相关知识体系。
3 博物馆宣讲中的多学科间交互
博物馆收藏展示的大多是以往的实物、文字和图片。在许多青少年学生的认知中,博物馆宣讲必定与历史挂钩,是属于有故事性文科类课题。然而,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单纯地罗列史料故事,会使课题的宣讲内容较为单薄。博物馆宣讲课题的讲述中,可以考虑融入多学科的交互,尤其是结合课堂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内容。
举个例子,在顺德祠堂文化的宣讲中,笔者发现由于目前城镇化的扩张以及外来人口的大量到来,青少年学生群体对于宗族的概念比较模糊,因而对宗族文化载体之一的祠堂印象也相对陌生。在基层事物中的意义已经抽离的今天,在祠堂文化社会属性、美学属性以及建筑文化属性的解读中,可以结合尤其是初中或以上的基础学科,对青少年进行宣讲。如结合地理学科,祠堂的兴建是宗族力量的展示,可以考虑结合岭南当时水网密布、耕地不足的地理条件,为应对人口的增长需要开展围海造田工程,其耗时和耗材都需要地方宗族力量的支持,祠堂便是当时宗族凝聚力加强并改造环境的见证。又如结合物理学科,祠堂的木制梁架结构在承重方面有着科学合理的力学设计,利用各类木构件将重量分散转移,达到“墙倒屋不塌”的理想效果。这些结合了青少年学生所学科目的讲述,给予了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文化进行科学解读的机会,同时也打破了博物馆单一历史文化宣讲的模式,将其他基础学科融入到宣讲解读当中,将历史文化研究在相关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系统地阐明,让青少年学生感知博物馆工作的严谨和科学性。
青少年学生是众多博物馆尤其是基层博物馆接待的人数和次数较为多的群体,他们也是博物馆服务人群当中特点较为鲜明、最具当下时代特征的一类群体。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服务通过进校园项目延伸到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场所,其目的除了延伸服务人群的广度和服务领域的宽度,还应引导青少年学生端正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引导他们用更客观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件事物,以及引导他们培养从科学渠道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同时通过与一代代青少年学生的交流,实现博物馆公共教育的延续性。
参考文献
[1]张弛.博物馆在新媒体平台下社会教育功能的转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20).
[2]邢少花.当前中国社会文化“泛娱乐化”现象评析[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