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腐败的治理

2019-03-25 08:11康凯
法制与社会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化变迁腐败权力

摘 要 各学科对腐败概念界定不一,在此基础上对腐败的研究分散,片面化。本文综合诸多学科腐败的概念,重新对腐败进行界定,澄清腐败的本质。提出防治腐败的根本方法是权力与关系的分离,并从体制内與体制外综合给出具体地治理腐败的方法。

关键词 腐败 权力 文化变迁

作者简介:康凯,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2.289

一、腐败概念的界定

关于权力,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从自己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出发给出了不同的界定,众说纷纭,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概念。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官员的腐败治理问题,所以这里的权力仅指公共权力,侧重行政权力。公共权力(public power; public authority)指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也可以认为是以普遍权威性对全社会实施控制和管理的权力。 公共权力近似代理关系,公众委托少数人为了公众的利益而管理公共事务。

关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简称,可以是抽象的概念也可以是具体的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文指后者。它包含基于血缘的先天性关系和后天人们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人们的关系是私人化的,讲人情的,费孝通(1947)称之为“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描述了中国传统社会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

当代社会,现代性对传统社会产生了很大冲击,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西方文明理念的输入,理性主义兴起,遂造成以法理为代表的理性与以礼为代表的非理性(animal spirit)的冲突与对立。这造成人们在行为抉择时,价值观上的二元论矛盾突出。

关于腐败的概念学术界也没有统一的界定。政治学界定腐败是对政治领域权力腐败的本质描述:公共权力的异化。简单来说,公共权力的异化就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学角度界定腐败,强调市场的作用。腐败乃权力寻租。经济学关注腐败的形成机制和环境因素,强调腐败的形式是“权钱交易”。以法律为中心的法学界定就是把法律作为衡量是否腐败的标准。只要是法律或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禁止的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都属于腐败行为。这种界定方式主要是从反腐败目的的角度出发,认为法律能够为确定腐败范围提供客观标准,避免将腐败概念泛化和扩大化。社会学以社会规范为核心概念,强调规范对人的强制作用。社会学不再强调腐败行为是对公共权力和公共职位的滥用,而是将腐败行为视为对社会规范的违反和背离。诸多学科对腐败概念的界定不一。学术界对腐败的研究亦是“支离破碎”,有待综合完善。从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的角度解释腐败存在局限,而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腐败问题的著作还很零散不成系统,上属起步阶段。不过,这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领域的开启。事实上,腐败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与问题,从单一的视角或学科对腐败进行研究很难全面地将其“透视”,难免“以偏概全”。从马克思主义认知哲学的角度分析,人们对腐败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这种认识受社会历史的限制而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深化。另外,腐败及其相关概念不是上述学科的核心基本概念。学科尤其是逻辑性强的学科,如法学、经济学,这类学科往往从一些基本概念与原理演绎出整个学科大厦,这难免不对腐败现象、事实进行“裁剪”以迎合理论体系。因此,难以对腐败有全面的认识、研究。

综上所述,面对腐败就要综合各学科进行研究。既要看到产生腐败的体制内因素又要看到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笔者综合政治学、法学的核心概念“权力”,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利益”以及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关系”,重构腐败的概念。腐败是权力通过关系网络进行不正当利益输入与输出,并损害公众利益的一种行为。这里的“利益”是广义的,不是指经济利益,它可以大致说是功利主义的“功利”(utility) ,新制度经济学的“效用”(utility)。虽然两学科对“利益”概念的界定不同,但是其核心内涵是一致的。不正当利益的输送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这往往取决于关系的强弱。当为强关系(strong ties)时往往直接输送不正当利益,如血缘关系;当为若关系(weak ties)时,往往通过结构洞(structual holes)间接输送不正当利益。

“公众”若不排除腐败者,后果则是损害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腐败的危害犹如雾霾一般危害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有观念认为人有“权力饥渴”,权力对人有“诱惑,”这是对权力的“误解”、污名化。权力本身是中性的,不能直接造成腐败。权力具有工具性,可以带来利益。只有通过关系网络输送不正当利益,权力才能带来腐败。

有一个关于腐败的子问题,即什么样的关系更容易产生腐败?上文已经提到:强关系。强关系情况下更容易输送不正当利益,造成腐败。与掌权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有业缘关系的秘书、司机,有地缘关系的邻里、老乡。掌权者身边的这些人往往是腐败产生的关系结点(contict)。

二、腐败的治理与方法

腐败通俗地讲,就是权力与关系联姻的产物。要想解决腐败问题就要让权力与关系“离婚”。治理腐败的根本方法就是权力与关系分离。下文将先从“体制内”进行分析再过渡到体制外的社会文化方面分析解决腐败的方法。

(一)体制内腐败的治理与方法

第一,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制度。腐败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的法律体系制度还不完善,存在漏洞。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才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官员“不能腐”。

第二,加大腐败的惩罚力度。从法学的角度来说,腐败是一种犯罪行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腐败是一种越轨行为。要加大腐败行为的犯罪成本,越轨风险。不仅仅包括经济成本,还有社会成本,让官员“不敢腐”。近期,中纪委对腐败官员进行曝光,起到了很好地效果。从根本上来说,曝光加大了腐败的社会成本。再以笔者在澳大利亚乘地铁的经历为例,澳大利亚的地铁无人售票,靠乘客自主自觉买票,而鲜有人逃票。因为政府管理人员会不定期地对乘客抽查,一旦发现乘客逃票,除了巨额的罚款还会将逃票乘客的行为记录到个人的诚信档案,逃票者将很难找到工作,成功银行贷款。

第三,减少关系。为了防止官员进行不正当利益输送造成腐败,我国的党纪国法对官员的关系作了很多限制。如规定政府官员的直系亲属不得经商,防止“权钱交易”、“权力寻租”。再如中组部任命官员尤其是重要官员,很多时候不是在当地提拔而是异地“空降”。最近,国家正在推进公车取消,这无疑会大大地减少国家财政开支。从另一方面来说,公车取消也斩断了一条有可能不正当利益输送的关系通道。公车取消,一些官员的御用司机自然会离去,官员通过司机这一强关系腐败的路径消失了。这是公车取消的另一“福利”。

第四,人权分离。很多官员本身一开始并不想腐败,而由于监督机构的不完善,关系网络不断地输送不正当利益“诱惑”,官员很可能走向腐败。不断完善监督机构,监督机构又称成了重点“公关”对象。中共中共中央为了防治腐败,又设立了巡视机构,并且巡视采取每次授权的形式,权力不再固定在巡视人员的身上,人权分离,想不正当利益输送都找不到对象,对防治腐败起到了很好地效果。

第五,管好身边的人。上文提到强关系更容易导致官员腐败。所以,国家强调官员自身廉洁建设的同时强调官员对身边人的管理,防止不正当利益假借关系网络输送。正所谓预防腐败从官员的“身边做起”,查治腐败亦从官员的“身边做起”。

(二)体制外腐败的治理与方法

防治腐败不仅要在体制内还要扩展到体制外的社会文化背景。根治腐败的方法是权力与关系分离。分离的最彻底的办法就是消解关系,而关系根植于传统文化,因此,若要消解关系就要铲除它赖以生存的土壤,解构传统文化。这涉及文化变迁的问题。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是文化变迁滞后。十八大以来,政府加大了反腐力度,许多腐败官员纷纷落马,这是因为一些官员“未反先腐”。反腐加强后,这些蝜蝂之徒自然会涌现。

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会相应地变化,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文化的变迁会相对滞后。社会转型理论则对社会转型期腐败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社会转型期是旧的价值观消解,新的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我国的传统文化,面对现代性的冲击,一些人还在固守传统价值观,一些旧的价值观已经消解新的价值观还未形成,处于“价值真空”阶段,前者行为遵从关系价值理念,后者不受规范限制,这两类人都容易腐败。“文化堕距”(culture lag)的理论”则进一步具体地阐述了文化各方面变迁的速度。一般而言,物质文化变迁的速度要快于非物质文化,形成差距。就非物质文化而言,制度、风俗、民德、价值观念的变迁速度依次变慢。布迪厄的“场域—惯习”(field--habitus)理论则可以很好地对传统文化下人的行为进行综合解释。场域与惯习的关系具有双向模糊性,是一种以“实践”为中介的“互构”动态关系。文化场域先形塑形成了惯习,而惯习只有在其形塑地文化场域内才能发挥得“如鱼得水”,而与其他场域不可通约。一旦文化场域发生变化,则惯习亦不能单独存在。

一般情况下,文化变迁具有滞后性,尤其是价值观念。所以,文化变迁一般是缓慢的,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文化会快速变迁。比如革命、战争。在中国传统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严重,而当杨玉环一朝得宠,则移风易俗,“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杜甫在《兵车行》中描述了战争对重男轻女思想观念的冲击与改变,“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的改革亦形成过文化的巨大变化。笔者认为转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解构,文化正在发生巨变。

首先,我国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物质基础变迁很快,文化变迁虽然滞后而相对于稳定期变迁速度加快。其次,现代性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文化融合、“文化震惊”(culture shock)不断发生,加速文化变迁。更重要的是我国一直在各方面加强改革,改革也是革命。革命是造成文化快速变迁的重要因素。如上所述,重大的事件冲击会对群众的价值观念造成巨大冲击、改变。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力度加强,“反腐没有死角”,“反腐永远在路上”,一批批位高权重的的腐败官员纷纷倒台,不断冲击着官员与群众的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造成了官员与人民群众的“觉醒”,许多官员与群众自觉地加入了反腐的队伍。而网络是一柄有利的反腐利器,成为官员与群众反腐的重要工具手段。只有走“群众路线”,全民参与腐败的监督与斗争,腐败份子才无处匿藏。政府、群众及其他工具三方联动初步形成了有效地反腐机制,正在加速改变着我国传统的文化与关系。

三、总结

要解决腐败问题,首要的就是要认清腐败的本质,所以,澄清、界定腐败的概念是必要的前提条件。笔者综合诸多学科关于腐败的研究,重新界定腐败概念,发现腐败是权力与关系的产物。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腐败的根本方法乃权力与关系分离。腐败的形成原因复杂,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联合体制内与体制外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只有把外在的强制力内化为官员与群众的自觉行为,制度化、规范化,才能根治腐败。在政府与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以及外界有利条件的利用下,顺势而为,这一愿景正在加速到来。

注释:

李菁怡、周建.社会学视野下权力腐败与公共权力运行机制研究.前沿.2010(22).58.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商务书馆.2011.27-29.64.

utility翻译为“功利”是译者的失误(后约定成俗),容易让人对功利主义造成误解,应译为“效用”,与新制度经济中“效用”的内涵是一致的。参见[英]约翰·穆勒著.徐大建译.功利主义.商务印书馆.2014.7-31.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64-70,90-91.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133-140.

[2]莫罗·F.纪廉等编;姚伟译.新经济社会学——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08.

[3]斯梅尔瑟、斯威德伯格主编;罗教讲、张永宏等译.经济社会学手册(第二版).华夏出版社,2009:59-65.

[4]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2:683-712.

[5]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54-65.

[6]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1-166.

[7]冯仕政.转轨体制下的权力、关系与资源——关于“秘书腐败”的社会学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3(6),84-87.

[8]徐祖澜.公私合作:腐败治理体系的新发展.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2):32-41.

猜你喜欢
文化变迁腐败权力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藏族文化变迁对其教育的影响
传统与重构:一个水族村寨端节文化传承与变迁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浅析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的特征
浅析迪士尼童话电影的继承与创新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权力的网络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