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记分卡的高校成人教育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2019-03-25 08:36章豪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平衡记分卡成人教育绩效评价

章豪

摘 要:高校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在现行高校成人教育的管理过程中,缺乏从一个二级学院视角对高校成人教育进行绩效评价。通过构建一个五维度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按照评价指标的要求确认利益方和责任方,以期满足利益方利益要求的同时区分利益方的责任,从而实现高校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成人教育;高校;平衡记分卡;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1-0129-03

引言

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则代表我国教育事业的高层次水平,积极发展成人教育也是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早在1953 年中國人民大学就开办了函授教育,这是我国高校成人教育的最初形式,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首次使用了“成人教育”一词,以在教育对象和学习形式上区别于全日制普通教育,后来逐渐形成了独立管理的成人教育学院,作为学校内部一个二级管理学院。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国家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国家和企业对国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民众也逐渐意识到学习武装自己的必要性,高校成人教育给予忙碌于工作中的人们二次学习、提升学历和知识技能的机会,促进知识理论和工作实践的紧密结合。然而,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对成人教育的资金投入远落后于成人教育的发展速度,学校在这方面的资金支持主要依靠成人教育学院自身的学费和培训费等收入,在高校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分公司”的管理模式。再加上成人教育学院的学生基础较差、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高校成人教育任重道远。本文从成人教育学院的角度出发,综合整个学校发展的需要,构建一个高校成人教育学院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全面呈现某一高校的成人教育办学情况,评价其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一、基于平衡记分卡评价的可行性

相较于欧美国家,我国成人教育起步较晚。近年来,国家逐渐重视成人教育的发展,如何切实有效的评价高校成人教育办学情况,在评价过程中兼顾学校整体发展和成人教育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目前高校成人教育研究的重点。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绩效评价方法,它能通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互补来实现平衡,同时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之间、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学校内部与外部之间等方面寻求“动态的平衡”,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有效实现对成人教育学院的绩效评价。

二、介绍高校成人教育绩效评价体系

1.基于利益相关方的考虑。成人教育学院作为高校一个二级管理学院,是高校的一个部分,学院的总体发展目标必须与学校长远发展目标一致,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当然,在学校整体范围内为学院争取更多教育资源,创造有利于学院发展的校内条件也不可或缺。在整个平衡记分卡评价体系中,总体目标应该考虑学校整体、成人教育学院、合作方和学员个人的利益,即是否有利于学校和学院共同发展、是否满足合作方利益要求,学员能否学有所用、顺利毕业。政府机关作为我国高校的主要投资者,与社会公众对学校的期望同样值得重视。

2.构建平衡记分卡评价体系。平衡记分卡能够平衡财务和非财务指标、长期和短期、内部和外部发展目标,这和现阶段高校成人教育学院绩效评价目标相一致。我们将平衡记分卡引入高校成人教育学院绩效评价,设置相关评价指标,构建高校成人教育学院绩效评价体系。在财务能力、利益方满意度、内部控制管理、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社会环境特征”,社会环境特征影响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向,其他四个维度通过社会环境起作用,由此构建一个五维平衡记分卡绩效评价体系。基于平衡记分卡的高校成人教育学院绩效评价体系模型(如下页图所示),成人教育学院发展的战略目标促进评价体系中的五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保证一个整体的动态平衡,五个维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战略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使之更符合时代特点和现实需要。要想实现高校成人教育学院可持续发展,我们要重视学校财务和内部控制管理能力,要慎重考虑利益相关方目标的实现,要注重自身学习和创新,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成人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高校成人教育学院绩效评价体系模型图

3.绩效评价主体。高校成人教育学院绩效评价一般由学校财务处牵头组织进行,但从具体执行上来看,还包括人事处、设备处、后勤管理处等部门。近些年,随着高校成人教育校外合作模式的快速推广,成人教育学院将部分工作以项目形式外包,以降低内部管理成本。在学校内部,财务处追求是否给学校带来经济利益,人事处从人力资源角度考虑人员配备,设备处和后勤管理处从教学设施、基础建设等方面考虑,需要综合各部门信息得出评价;外部的合作方主要寻求利益最大化,学生则关心能否顺利毕业拿到学历学位。由于各方出发点和立足点不同,难以得出客观一致的评价结果,考虑到外部第三方机构评价的独立性与专业性要优于学校内部评价。所以,笔者认为,应委托第三方机构评价成人教育的年度绩效是否达到学校预期目标。

三、高校成人教育学院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将平衡计分卡运用到高校成人教育学院绩效评价中,在社会环境特征、财务能力评价、利益方满意度、内部控制管理、学习和成长这五个维度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成人教育学院绩效评价体系,在五个维度下设立二级评价指标,根据指标性质选取定性或定量评价方法,并对每个指标的利益方、责任方进行设定(如下表所示),表中成人教育学院简称“成教学院”。

1.社会环境特征。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需要考虑各种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法律法规等。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直接关系着高校成人教育招生宣传、教育形式、学习形式等方面的选择,合作方也需要理解与配合高校成人教育相关工作、合理承担风险和责任,同时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信任和有效沟通,有利于营造一个成人教育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除此之外,学校的声誉和优势、社会公众的支持与认同也为成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财务能力评价。财务能力在这里主要评价成人教育学院整体收支情况,以及合理获利弥补自身发展的资金不足。由于成人教育学院独特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对外包业务和内部经费核算与分配严格把关,涉及的具体指标应包括合理的收支增长、合理的获利、财务分析和资金核算分配等。在财务评价过程中,也要考虑学校和二级学院这个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学校要给予成人教育发展适当的资金支持。

3.利益方满意度。学校和合作方、学员个人、社会公众作为高校成人教育的利益相关方,是高校成人教育关注的焦点,可以用相关指标来体现各方的满意程度。合作方则主要为了获利而与高校间维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学员个人的满意与否需要通过自身努力拿到学位和证书去实现;成人教育学院需要自负盈亏,不增加学校经济负担,达到学校层面的满意,毕竟高校成人教育不是高校的发展重点;维系成人教育学院、合作方和学员三方关系和谐稳定,促进高校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助力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不过,这都需要社会公众的“考核”,社会公众满意度主要体现在能否为社会输送所需人才,满足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要求。

4.内部控制管理。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有助于成人教育学院运行与管理,选择评价内部控制管理的指标要体现学院的管理特点与优劣。不仅如此,我们要重视利益相关方满意度,筛选出那些对利益相关方满意度有最大影响的业务控制流程,转化成有效的测评指标。成人教育学院与其内部控制管理相关的指标应从预算管理、审批授权、教学管理、规范管理、部门绩效考核等方面入手,同时还应考虑共享全校教学资源,接受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监督。

5.学习与成长性。学习与成长性评价的目标是成人教育学院能否持续发展并实现社会价值。學习方面体现在内部创新和外部学习,内部创新依靠学院自身的实践和摸索,外部通过与其他院校交流学习,在教学模式、项目合作等方面拓展带来新的增长点。高校成人教育要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和学校的重视和资金投入,成长性评价一方面表现为成人教育学院的合作项目能否持续进行,是否有长期合作意愿,同时有新的合作方愿意加入;另一方面表现为向社会输送人才,满足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

结语

运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评价在企业方面取得了成功,同样适用于普通高校等非盈利性组织机构。本文将平衡计分卡这一创新型绩效管理方法运用到高校成人教育学院评价中,在原来四个维度的基础上,根据成人教育学员社会性的特点在增加一个维度的评价,构建一个五维绩效评价体系。由于成人教育学院是个二级管理学院的特殊性,在评价过程中需要各管理部门和其他二级学院积极配合,同时将绩效评价指标逐渐完善与细化,确保绩效评价客观公正,促进高校成人教育事业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  肖玉梅,于婷婷.成人教育经费投入的经济学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7,(5).

[2]  王艳,李长明.我国成人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7,(12).

[3]  滕兴利.高校成人教育财务管理模式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2,(7).

[4]  杨兴国.高校“双创型”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7,(11).

[5]  薛卫国.试论加强高校成人教育财务管理的策略[J].当代经济,2012,(8).

猜你喜欢
平衡记分卡成人教育绩效评价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分类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工作中的实践探索
微课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煤炭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