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利兵
钟敬文先生(1903—2002)是我国著名的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教育家、散文家,被誉为现代中国民俗学之父。
董晓萍在《跨文化民俗学:钟敬文留日个案研究之一》和《跨文化民俗志:钟敬文留日个案研究之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7年版)两书中集中呈现了钟敬文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留学日本前后从事民俗学的学习和研究活动,为我们重温其民俗学时代的知识创造和影响力提供了难得的学术史图景。
在《跨文化民俗学》一书中,作者重点考察分析了钟敬文在日本留学期间和著名学者西村真次、松本信广、竹内好、增田涉等人学习、交流彼时比较成熟的民俗学理论与方法,创造了一系列丰富的研究成果。钟敬文从日本回国后,根据中国实际,特别是结合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的“到民间去”的下层文化思想状况,创建了中国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两个大的学科门类,以及开辟了历史民俗学、民俗文化学和民俗志等相关研究的分支领域。在此基础上,为推动中、日两国学者在现代文化史意义上展开民俗学研究的国际化进程产生了根本性的促进作用。所以,董晓萍认为,即使在今天的学术境遇下,重读这批20世纪早期中日学者在民俗学领域的探索和创造,对于今后的跨文化研究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
与第一本书侧重对钟敬文民俗学创造活动的研究有所不同的是,在《跨文化民俗志》中,則主要以公开发表的民俗文献志为描述对象,从“民俗志的发展期”“民俗志的收获期”和“民俗志的转折期”三个阶段进行了概要性的文本解读,从而去触摸中日学者在民俗学创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导向、学术对话和时代关怀。钟敬文在1934年《艺风》杂志上发表的《前奏曲》一文中即提出了从“民间艺术与物质文化史”“民间艺术与社会史”“民间艺术与民俗知识”三方面建立中国民间艺术学科的构想。并强调说:“近年来国内从事农民民众教育工作或党务工作的人员,有些常因为急于破除迷信,随意捣毁乡间庙观的偶像或压制民众神事的行为,而致闹出极狂大的风潮。结局不但不能达到所谓‘启发的教育目的,反而增添了许多隔膜和纠纷。这大都是由于那些工作人员不很明了农村民众生活和宗教的深密关系所致……倘若他们多少有点人类学、民族学及民俗学等的教养,是决不肯去做那样轻率的破坏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