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娟,张辰辰
(安徽大学 商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旅游经济结构一直是国内外旅游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研究方法以社会网络分析法为主,但是使用此方法研究安徽省旅游经济结构的鲜有。其中,张洪与夏明利用统计数据,基于旅游空间结构相关理论,运用因子分析法与引力模型对安徽省17个地市①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国函〔2011〕84号),撤销巢湖市,故安徽省现存16个地级市。旅游中心度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与旅游经济联系进行了实证研究[1];程晓丽与黄国萍运用定性分析法阐述了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的三个阶段,提出构建“点—轴—区”旅游空间新格局[2];沈惊宏等构建了旅游经济影响力的场扩散效应模型,对安徽省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旅游经济影响力扩散强度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3]。
基于此,本文选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安徽省16个市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研究模型,探讨2012—2016年安徽省各市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特征,以期加强安徽省各市的旅游经济联系,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的协同发展。
引力模型可测算两地区各方面的流出量与流入量之间的几何关系,因而,引入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对旅游经济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对引力模型进行了修正,以此测算城市间旅游经济的联系强度。公式为
式中,Kij为引力系数,Rij为城市i、j的旅游经济联系度,Pi、Pj和Vi、Vj分别为城市i、j接待旅游者的总人次(单位:万人次)和旅游业总收入(单位:亿元),Dij为城市i到j的公路交通距离,Ri、Rj为两个地级市当年的A级旅游景区总数。该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量Ci为与该市内所有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的加总,Ci=∑Rij。
社会网络分析法用于研讨在一个结构网络中行动者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目前已经被学术界广泛应用。安徽省16个地级市是网络中的结点,它们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就是网络结点之间连接的线。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 6.0,从社会网络密度、社会网络中心度和核心-边缘模型三个角度对安徽省16个地市旅游经济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1.社会网络密度
社会网络密度反映社会网络关系的紧密度,取值范围为[0,1]。社会网络密度越大,表明各市旅游经济联系越密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Δ即社会网络密度;L为社会网络关系中的实际联系数;N为社会网络中的结点数,即网络规模。
2.社会网络中心度
社会网络中心度揭示各市旅游业在安徽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中的等级和优势等方面的差异,是反映安徽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重要属性。社会网络中心度包括结点中心度、紧密中心度和间距中心度。
(1)结点中心度
式中,CD(i)为结点i的相对度数中心度,di(i)是对应内结点确定的内中心度(in-centrality),do(i)是对应外结点确定的外中心度(out-centrality),N是指网络中与点i相连点的个数。
(2)紧密中心度
紧密中心度揭示社会网络中各结点与其他结点之间的密切关系。所测出的紧密中心度越高,说明该市与其他市的旅游经济联系间接受地级市的影响越大。公式为
式中,Cc(i)为紧密中心度,N为社会网络中的结点数,d(ni,nj)表示点i和点j之间的捷径距离。
(3)间距中心度
间距中心度是指社会网络中某一结点与其他各点之间相间隔的程度,揭示其在其他点的“中介程度”。旅游经济联系中的间距中心度表示连接某市的旅游经济同其他市的路径经过此市的概率,形成“地方依赖性”。则有
式中,CB(i)为间距中心度,gjk表示g和k之间存在的短程线数目,N为社会网络中的结点数。
3.核心-边缘模型
核心-边缘模型是社会网络分析中的理想结构模式。“核心”由一系列结点分区聚类形成,“边缘”是指各结点之间相互没有联络。各市在旅游经济联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有的位于核心位置,有的则位于边缘位置。
安徽省沿江近海,居中靠东,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为省内外区域加强合作带来了重要战略机遇,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惠及安徽,皖南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别山革命老区、中原经济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等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安徽省实现了国家区域战略全覆盖,旅游开放合作平台不断丰富。近几年,安徽省的旅游呈现出发展快速、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省到旅游大省的跨越,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提升。安徽省的旅游具有空间差异化特征,存在旅游资源禀赋的空间差异,《安徽省“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中将安徽省划分为四大旅游目的地,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安徽省南北旅游资源禀赋的特点,从南到北依次是皖南示范区、大别山旅游示范区、合肥经济圈旅游区和皖北文化生态旅游区。为了进一步探讨安徽省旅游发展的空间差异,本文选取合肥、黄山、蚌埠等安徽省16个地级市,以社会网络为视角分析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探讨安徽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
2011年8月,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设立县级巢湖市,考虑到区域城市的统一性,选取2012—2016年安徽省16个市的历史截面数据作为研究数据;2012—2016年是安徽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转型升级的战略关键期,也是安徽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攻坚时期。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安徽省统计年鉴。经过多方考究,各地区城市间的公路里程数(虽然高铁在研究区域内快速和便捷,但公路属于点对点的距离,更为连贯,因此选择公路距离)以“百度地图”最短路程为参考数据。
根据修正的引力模型对安徽省的旅游经济联系度进行测算,可得出安徽省2012—2016年的旅游经济联系总量(表1)。从表1可知,在安徽省2012—2016年的区域旅游经济联系总量中,纵向总联系量呈现显著增加的态势;16个地级市的横向联系量也呈现连续增长形势。一方面,这与安徽省旅游发展政策密切相关。安徽省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地位,促进旅游兴皖富民,积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这与安徽省省内交通的便捷度与可达性的提高密切相关。尤其各市之间高速公路的修建,如铜南宣高速、滁马高速、济祁高速在皖路段等全面建成通车极大地增加了各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量。相对联系总量、平均联系量逐年增长,但超过平均联系量的城市却未有变化,仍然依次是合肥市、安庆市、芜湖市、池州市和马鞍山市这5市。在联系总量的横向排名中,合肥连续五年稳居第一,安庆市稳居第二,芜湖市、池州市和马鞍山市等排名其后,排名浮动较小,且五年间前四市所占比例的总和均超出50%。合肥市、芜湖市旅游业发展主要得益于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的建设;第三个旅游中心城市黄山市由于处于安徽省地理边缘,交通的便捷度不高,从而导致其旅游经济联系量较低;而安庆市、池州市排名靠前主要得益于它们拥有地理位置优势,交通便利;宿州市、淮北市、亳州市等联系量相对较低,排名靠后,且联系量所占比例之和不足5%,这是因为皖北地区旅游起步较晚,且旅游资源较皖南和皖中地区不足,旅游发展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它们旅游经济联系总量的提高。
表1 安徽省旅游经济联系总量(2012—2016年)
以安徽省旅游经济联系为数据基础,利用Ucinet 6.0软件构建2012—2016年旅游经济的网络空间结构。考虑数据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对比性,经过多次二值化实验,断点值取9,即各结点经济联系量大于9取值为1,小于9则取值为0,将安徽省经济联系数值转化为二分矩阵。
对安徽省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结构的密度进行整体计算(图1)。2012—2016年的网络空间联系数由最初的37条增长至90条,扩大了约2.43倍;网络空间结构密度整体呈现连续增长趋势,在2016年出现急速增长局面,达到“密度巅峰”0.375。究其原因,在这5年内,安徽省的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2012年接待游客2.92亿人次、旅游收入2 519.08亿元,到2016年接待游客5.2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4 932.4亿元,旅游发展能力的提高和网络空间结构密度的增加密切相关。同时,安徽省“十三五”初始之年着力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以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公共服务等为重点,建立跨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和机制,尤其是通过长江旅游经济带协调发展皖中、皖南的区域旅游,通过中国大运河精品遗产旅游带和中国淮河生态旅游经济带加强皖北的区域旅游联系。这些举措强化了安徽省16个地市之间的旅游联系,致使在5年内出现了“密度巅峰”。网络空间结构的密度与旅游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息息相关。虽然安徽省网络空间结构的密度整体处于0.5以下,但其旅游发展拥有足够的潜力,未来在各项政策和规划的推动下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图1 安徽省旅游经济的网络空间结构密度(2012—2016年)
用NetDraw软件绘制旅游经济的网络空间结构图(如图2),对安徽省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结构的密度进行局部分析。图2表明,2012—2016年,安徽省旅游经济的网络空间结构呈现南北分化差异,南部相对密集,北部相对稀疏;随着时间推移,北部之间的网络由松散向密集转变,南部更为集中。2012年形成了4个旅游经济孤岛,即淮北市、宿州市、亳州市和阜阳市,但是到2016年旅游经济孤岛全部消失。主要原因是:安徽省北部四市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处在缓慢发展之中,但随着皖北城市的转型,它们的发展逐渐得到重视。合肥市一直处于旅游经济“核心”的地位,主要得益于它是省会城市且具有地理区位优势,“合肥经济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2 安徽省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空间结构(2012—2016年)
1.结点中心度
从表2可见,安徽省16个市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结构的结点中心度都在间断增加,这揭示出,安徽省各市之间旅游经济联系不断增加,旅游发展能力持续提高,旅游吸引力不断扩大。安徽省交通便捷度的提高,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旅游区、合肥经济圈以及皖北旅游区四区的联动建设以及“旅游难忘安徽”“美好安徽 迎客天下”旅游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可以对其进行解释。
从各市的结点中心度来看,合肥市独领风骚,芜湖、安庆、池州并列第二,亳州、阜阳结点中心度较小,居末位。由此可见,合肥、芜湖等市是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结点。因为它们的旅游业发展不错,距离较为接近,所以其旅游市场相互吸引,旅游业经济关联度较大。而黄山市这个旅游大市却由于地理边缘的劣势与其他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受限。
2.紧密中心度
从表2可看出,安徽省2012—2016年紧密中心度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与结点中心度相比,各市的紧密中心度差距较小,这表明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有均衡化发展的趋势。其中合肥市的紧密中心度较大,这说明合肥市处于安徽省旅游经济联系的核心位置,不受其他市的影响,同时可以自我联系和辐射其他各市,具有强大的中心地位以及旅游发展吸引力;皖北城市群中各市的紧密中心度局势变化较大,亳州市、阜阳市、淮北市和宿州市最初处于末位,到最后仍居末位,但紧密中心度已达到53.57,这表明皖北城市旅游转型已迈出一大步,旅游基础设施以及交通网络都在不断完善,展现出旅游经济的发展能力;其他市的紧密中心度在不断上升中逐渐缩小差距,由此可见,在充分利用自身旅游资源禀赋提高旅游吸引力的过程中,各市均定位于差异化的市场需求。
3.间距中心度
间距中心度反映了各结点不受其他结点关联影响的程度。表2的间距中心度结果显示:间距中心度处于波动变化的态势,增长态势显现但不明显,发展规律不宜捕捉;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中各市“控股性”不足,大多数市无掌控其他市的能力;相比之下,合肥市拥有绝对的掌控能力,其间距中心度明显领先其他市;其次是芜湖市,其间距中心度相比其他市较高,但是掌控能力亟待提升。究其原因,间距中心度的提供需要足够的条件,区域旅游不仅需要拥有足够的旅游发展能力和较高的旅游等级地位,还需要足够的经济能力,以便能够与其他市配置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等旅游要素。相对于其他市,合肥市拥有区位优势,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处于支配地位。
对安徽省旅游经济的网络空间结构进行核心-边缘模型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2012—2016年,安徽省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的核心区域有着明显的变化。最初,皖中区域为核心区域,包括合肥市、安庆市和池州市;后来核心区域变动式扩张,形成了以合肥市、黄山市、马鞍山市、宣城市、安庆市、池州市和芜湖市为主的核心区域。这说明安徽省旅游经济的网络空间格局受政策影响较大。随着中部崛起战略、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年)》的出台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得国务院的批复,《安徽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对旅游发展布局进行了调整,提出建设黄山市、合肥市、芜湖市三大旅游中心城市[6]。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区的建设成效显著。
表3 安徽省旅游经济的核心-边缘区(2012—2016年)
图3 安徽省旅游经济联系以及网络空间的核心-边缘结构图(2012—2016年)
从空间布局来看(如图3所示),安徽省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的核心-边缘结构总体而言表现为,南北部旅游发展差距显著,核心区主要集中在皖中和皖南区域,但是位于其中的铜陵市仍然处于“城中村”的地位,这主要因为铜陵市类似皖北部分城市,是以矿产资源为生的工业型城市,旅游起步较晚且旅游吸引力不足;边缘区的城市也在向核心区转变而努力,如蚌埠市是2014年的旅游核心城市。城市发展类型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最主要产业,旅游产业需要更多的产业基础,如旅游资源禀赋、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健全的交通网络和政府积极的政策引导。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以安徽省为区域视角,从旅游经济联系和网络空间结构的密度、中心度和核心-边缘等角度研究了16个地级市2012—2016年旅游经济的网络空间结构,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2012—2016年,安徽省16市的旅游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纵横向的总联系量呈现显著增加的态势;合肥市稳居联系总量第一位,皖南城市相继在后,皖北区域联系总量较少,排名一直靠后。
第二,安徽省旅游经济的网络空间结构呈现出交织网络状态,南北分化差异较大,即南部相对密集,北部相对稀疏;2012—2016年,网络空间结构的密度、联系数和结点中心度以及紧密中心度一直持续增长,间距中心度由于需要掌控力支撑暂时处于不稳定状态,综合来说,合肥市是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结构的核心枢纽,南北区域仍有较大的差距;安徽省呈现明显的南核心北边缘的形态,核心区是以合肥市为界的安徽省南部地区,边缘区则是北部城市。
第三,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对旅游资源的禀赋和交通的可达性依赖性较强。皖南地区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区域经济联系中位居前列,而具有相对交通优势的合肥市在区域经济联系中稳居第一。
第四,旅游经济的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受政策性建议与规划的影响。安徽省“旅游中心”的规划与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合肥市、黄山市和芜湖市在区域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结构中的支配地位;皖南国际文化旅游区的建设则稳住了皖南地区的核心区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