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应基
微课(Micro-lecture)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目的简单明确,能够在短时间内,针对某个教学难点和知识技能进行教学。该教学形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课堂内、学生家中,甚至是随时随地进行,由于可以一对一进行,所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放松,打开心门。教育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心育纲要”)中指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等。这些形式在当下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均有较突出运用,初中生在心理课能通过这些教学方式对心理课有全新认识,但学生对心理课堂的主题认识不够深入,主要原因就包含学生对心理概念的认识不够清晰。该文件还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避免将其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因此,微课就能成为初中生在心理课上或课后,提供心理概念和理论支持的好帮手。
一、微课及心理微课的理念背景
现在所说的微课程概念是在2008年由美国的David Penrose提出的,他认为建设微课程可以按照五个步骤:罗列核心概念、写出15-30秒的总结、录制1-3分钟的视频、设置课堂任务、将教学视频和课堂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在我国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于2010年率先对微课程进行了解释,微课程是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2013年2月,胡铁生对微课程概念进行了修订,认为微课程是一种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微课既有利于教师对知识点的提炼和共享,又能保持教育资源的开放性,这种基于特定知识点的教学很符合学生认识的情境创设,能有效促进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近几年,我国对微课作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际教学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微课在心育课中的使用,收到了学生整体较好的反馈与评价。尤其是对于微课在知识点应用举例环节的评价最高。因此,微课在初中心育教学的应用是有着实际效果的。
二、微课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具有以下特点: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小,资源构成情景化,主题突出、内容具体,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反馈及时、针对性强。当前,我国的微课课程建设多集中在中小学,针对中小学进行的微课程资源开发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提出了明确的知道思想和中小学微课程的建设程序及标准。
三、微课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反思
1.整合心理微课资源,完善一定规模的心理微课线上平台
微课和慕课(MOOC)均为数字资源,二者的核心要素都是微视频,系列微课近似于慕课。在规模上,慕课规模大,微课规模较小。慕课作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现在已在全世界开展起来,并受到广泛欢迎。而微课的规模还很小,目前为止仅在国内很热,并且心理微课资源较分散,常见于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没有统筹心理微课的线上平台或者APP。即使是国内最早举办、最权威、参评人数最多的全国中小学微课征集评选网站“中国微课网”,也没有心理微课的选项可供选择。通过借鉴慕课的成功经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部门可增设关于心理微课的选项,或将前沿心育中小学、对心理微课有较深造诣的学校联合起来,创建类似“中国大学慕课”APP,建立学科渗透心育微课资源库。全国各省市举办的心理微课制作比赛的获奖作品,也可以提交至相应线上平台,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
2.完善心理微课的评价体系
微课目前还没有系统的评价功能,只在第三方视频网站提供评论区。教学评价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对这些不足进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微课跨学校、跨地域的评价,能真正体現“互联网+教育”平台的优势,让全国各地的心理老师交流更紧密,使得心理老师的队伍壮大,专业技能更强。通过开放学生评价端口,教师引导学生对微课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回答、交流、反思,再引导学生重新整合心理感悟,总结巩固心理课的收获。教师也可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提出教学中需改进之处,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
3.加强家校合作,对初中生的微课学习进行引导和监督
笔者通过本校亲子问题心理辅导以及与临床心理医生在心理咨询的经验分享中,发现初中生是青春期叛逆最为显著的学段,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初中学龄段的学生最叛逆、最难管教。初中生更容易出现在家自主学习微课的过程中,做与学习微课无关的事,如上网、玩游戏等,这偏离了微课本身的功能,还容易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所以,加强家校合作尤其重要,在心理微课的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家长的参与,有利于亲子间沟通,让父母更关注孩子的心理感想、心理变化以及帮助孩子激发自我调节的潜能,促进初中生更顺利地渡过青春期。通过调查研究对比发现:通过课堂过程中插入微课,比个体观看微课,效果更好。故心理教师可将心理微课多用在心育课堂上,如此,校方可获得家长更多的支持和配合。
总之,微课顺应了当下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将微课运用于初中心育课堂,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提升心理老师的专业技能,还能让学生带动家长一起关注心理微课,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关注心理健康。同时也得整合心理微课资源,完善其评价体系和线上平台,重视家校合作的力量,从而真正提高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