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为
一、引言
友情关系在中小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促进中小学生与同伴正常的人际交往,提高其人际交流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且在当今社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一方面,独生子女较多,从小父母的宠爱致使很多学生在学校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无法用较为平等的眼光对待同学,也常常会因为与人交流的不顺而产生如厌学、记仇等各种由心理引发的不良习性;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增大,相当一部分人忽视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况且我认为作为祖国未来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责任针对这一现象探讨相应的理论知识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出恰当的教学管理。
二、 相关概念阐释
(一)何谓人际交流
人际交流:人与人之间通过各种交往与相互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的关系。它是个人或者一个群体为了寻求满足而交往需要的心理状态,它反映了人和人之间在心理上的距离。
(二)中小学生人际交流的内涵
中小学阶段是人际交流能力形成于定行的时期,经验表明人只有生活在融洽、快乐的气氛中,才能有开朗的性格、健康的心身,才不易产生疲劳。不同的人际关系,则会引起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三、当前中小学生人际交流的心理困境
(一)自私心理
部分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心理比较强,十分注重自身的一个情感,高兴时高谈阔论,委屈时诉说烦恼,不会注意他人的感受,形成同學不愿与其沟通交流的尴尬局面。
(二)嫉妒心理
有些同学表现为忍受不了别人的进步和成功,自己又不愿付出努力。常常讽刺他人,以求通过别人的小失误甚至伤害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嫉妒心理在人际关系中是非常有害的,也是损己害人的一种不好的心理。
(三)猜疑心理
一部分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太在意别人的脸色和言行。猜疑成癖,捕风捉影,制造隔阂。
(四)自卑心理
有些学生总是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过低地看轻自己,对自己没什么信心,盲目地崇拜他人,在交往中总是表现为忧伤、退缩。
(五)自满心理
有些学生骄傲自满、看不起其他同学,喜欢对他人评头论足。常常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自满心理促使部分学生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里自以为是。
(六)冷漠心理
有的同学不尊重别人,对同学缺乏关心和帮助,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在与人的交往中,总是给人一种不可接近的态度。
(七)胆怯心理
有些同学因为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而烦恼,总感觉别人在看自己,过度紧张。见到陌生人就脸红、不想多说一句话、眼睛不敢和人对视。与人交往中往往采取回避、退缩等消极行为。
四、造成中小学生人际交流心理困境的原因
(一)个性特征
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人际交往是密不可分的。那些骄傲自大、过度自我表现的不良个性的学生经常是不受欢迎的,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而那些个性内向的学生则存在被动交往的现象。
(二)认知因素
认知首先是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交往的过程是双方彼此满足需要的一个过程,如果只考虑自己而忽视对方的需求,在交往中就会遇到困难。
(三)情绪因素
人际交往中的情绪表现必须是适度的,应与引起情绪的原因和情境相符合,并且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四)能力因素
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对人际交往有着重要影响,而一部分学生来说,却是主要原因。这些同学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他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内心想温柔,言语却很犀利。
有这样一个问题:何时该说实话,何时可说谎?每个人每天都会说几句谎言,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蓄意的、通过欺骗别人而为自己谋利的谎言。一位领导在外交部当发言人时就坚持一个原则:“可以不说,但绝不能说谎。”
五、应对中小学生人际交流心理困境的教育对策
(一)调整认知
中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从总体上来讲是很不错的,但经验不足。中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认知发展上处于一种不完全清楚地状态。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对人际交往形成一种准确的认识,不要以为人与人之间都是尔虞我诈的。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尽可能地做到以下几个原则:
1.平等相处的原则
教师指导学生尊重他人,以平等、合作的态度待人。
2.真诚相待的原则
真诚是最重要的,善于发现美,真诚赞扬对方的长有点,不要虚伪。
3.互惠互利的原则
人际交往要考虑两方的利益,满足彼此。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4.求同存异的原则
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就算是双胞胎也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他人。
(二)充分实践,改善交往措施
学校应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形式,像讲座、讨论、学习小组、实验等,来引导学生大面积的接触不同的人,结交不同的朋友,这种交往可以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在沟通中两人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相同的看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寻找相互感兴趣话题的本领。中小学生应该在成长中感受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要学会倾听,耐心,把握谈话的技巧。使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建立相互信任、关心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取得进步,变得优秀,克服恐惧、紧张、自卑、嫉妒等不利于身心发展的心理倾向。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不断地交往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但在沟通时,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
(三)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
1学会尊重他人
2鼓励表现自己
3学会宽容他人
4学会处理矛盾
六、结语
总而言之,交往是人的一种基本的心理需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锻炼我们很多方面的能力。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因为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因此,教师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应引起每一位教师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