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2019-03-24 18:26:51倪可风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倪可风

(海峡都市报社,福建福州,350003)

媒体融合,对时下媒体界而言,是个最热门也最难解的课题,因其未来的极其重要性,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密切关注。关于融合,从民间到政府,各种声音都有,有唱衰的,有力挺的,但惟其关注,便有希望的种子在发芽。本文拟从三个层面去探讨这个难啃的课题,以期理清思路,看清方向,摸清路径。

一、为什么要融合

其一,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在移动互联网兴盛之前,媒体人对网络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估计不足,特别是未来新技术对媒体形态的改变没有清晰的认识,导致传媒界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与人才去应对。直到社交媒体的兴起,才发现这回真的是“狼来了”。加上移动互联网5G 时代的到来,更是加大了传统媒体的生存危机感。5G 技术的“广接入”特性,将加速万物互联的实现,大大改变个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方式。[1]移动互联网在传播上具备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五大优势:移动化、社交化、互动化、平台化、智能化。这就意味着新媒体一出现,就拥有了与生俱来的“先进性”与“高贵性”。如果再加上业界在谈论移动互联网对所有行业的影响时必用上的“颠覆性”三个字,那么我们就会明白,正因为传统媒体自身形态的落后,所以必须搭上移动互联网这一列快车,去融合新媒体。

其二,是两个舆论场斗争的需要。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裂变式发展,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商业智能服务商QuestMobile 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 年度大报告》显示,2018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已达到11.3 亿人。与此同时,美国媒体机构Zenith 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到2018 年底,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将居全球第一,达13 亿部。人人一部智能手机的状况,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个民间、草根的舆论场,并与以传统媒体为核心的主流舆论场分庭抗礼。每当一个重大事件出现时,网上往往就会出现两种声音,有时甚至会让人无所适从。一个摇摆不定的、甚而以追求噱头、暗黑、低俗为主的舆论生态,对国家的人心稳定无疑是不利的。诚如中宣部部长黄坤明所言:“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3]因此,必须在网上形成一个强大的主流舆论生态,传播主流文化,弘扬主流价值。否则,一个拥有上千万粉丝的微博“大V”在网上的影响力就会远远超过《人民日报》等主流报纸。上海报业集团创办的新媒体“澎湃”就较好地起到了争夺主流舆论场的作用,诚如它自己所宣传的那样:通俗但不庸俗、听取民意但不迎合、懂批评也懂建设、谈问题也谈主义。[2]

其三,是因应读者(用户)需求的变化。当下,是个多元、开放、竞争的社会。各种思潮层出不穷,各种民间力量都争相对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发声。与此同时,读者基于自身利益的要求,对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先那种简单、单向的“一对众”的宣传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下,传播关系正从“一对众”转向以互动分享为主要特征的分众化、差异化传播。一套话语满足不了所有人,一个腔调难以唱遍天下。这就需要媒体改革创新,转变思维,用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去传播社会生活中的正能量、主旋律。2019 年2月CNNIC 发布的第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以中青年群体为主。截止2018 年12 月,10-39 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67.8%,其中20-29 岁占比最高,达26.8%。这个年轻的群体因为教育程度与社会经历更加丰富,对资讯的获取更加讲究,更有兴趣去探求资讯的“言外之义”。故而,推动媒体融合,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分众化、差异化,以更加互动、直观、立体的方式推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内容,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除此,别无他路。

二、面对融合,我们准备好了吗

其一,在国家层面上,领导极端重视。2014年8 月18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出:“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4]之后,习总书记还指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简单嫁接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5]可以说,习总书记已在国家层面上为媒体融合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也指明了目标、方向和路径。

其二,在管理层面上,各省级宣传部门也在努力探索。媒体融合发展之路,约摸有十年的历史,但真正成功的并不多。成功的如浙江报业集团和《成都商报》,都是以上市获得的强大资本来收购、整合新媒体公司,而这往往得益于当地主管部门政策上乃至资金上的大力扶持。就此而言,媒体融合发展,对省级宣传部门也提出了转变思想的要求,一是深入调研了解当地媒体集团的现状与需求,二是做好媒体转型升级的的资金与政策上的扶持。CTR 媒介智讯2019 年8月最新发布的《2019 上半年中国广告市场回顾》显示,传统广告市场下降12.8%,其中,报纸的广告刊例收入下降幅度高达30.6%。有人据此预言,传统媒体已被视为“无价值的交易平台”。但也有人从中看出了不同的未来:未来一段时期,报业的“高级垄断形态”将形成;北上广等超大城市,盈利的日报不超过3 家,省会城市或副省级城市不超过2 家,地市级或县级中小城市不超过1 家,并逐步形成“一城一报”的格局。“一城一报”的格局注定要进行大洗牌,这就需要管理部门在这过程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以实现当地最有效的“媒体融合”。[6]

其三,媒体自身,更需要积极作为。说到底,媒体融合发展是媒体人自身的事,任何人也无法越俎代庖。关于融合,每个传统媒体都在讲,也都想试,但大多数都在等都在看。因为融合发展并不是办个网站、开个微博、微信、弄个客户端那么简单,全媒体也并非拥有所有形态的媒体就算成功了,关键还是融合。融合不但涉及媒体形态,更多地涉及媒体传播理念乃至媒体体制变革等诸多方面。换言之,媒体独有的“经济与政治”双重属性让媒体的转型融合更需要智慧。一方面,作为一个经济体,媒体有创收的目标与任务,在赢利模式尚未清晰前,贸然介入媒体融合,只会让媒体的“烧钱”之路越走越窄;另一方面,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还必须承担很多必要的宣传任务,为党和政府的决策鼓与呼。如果不转变传播理念,还停留在连篇累牍的“宣传”层面上,同样不被市场接受。浙报集团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就率先提出要摒弃传统的“媒体本位,内容为王”的报媒思维,融入“用户中心,开放分享”的互联网思维。

当前,媒体在融合上基本可分为三类:一是“行政型”,大体上以县市级媒体为主。他们以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为契机,以强大的行政力量为依托,大胆试、大胆闯,催生了一批融合先锋,如浙江长兴传媒集团。早在2011 年,该集团就开始借助行政力量,整合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站等资源,持续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当然,由于受到资金与人才等方面的制约,目前多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仍存在着“急、乱、虚”的现象。二是“冲动型”,以都市类媒体居多,他们对市场有敏锐的感觉,全面投入新媒体的研发,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全媒体项目四处开花,但由于对互联网技术发展缺少前瞻性,赢利的少之又少,比如《烟台日报》,早在2007年就在全国率先推出“中央厨房”,当时曾轰动一时,后来出于种种原因而销声匿迹了。[7]三是“资本型”,以浙报集团为代表,他们以强大的资金实力为背景,通过资本运作,进行合作并购,成功实现与移动互联网技术、资本、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融合。

三、如何融合

关于媒体融合发展,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2019 年2 月召开的媒体深度融合工作推进会上指出:“媒体融合是一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并强调“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深刻把握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善于运用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熟练掌握分众化、互动化方式,不断提高网上正面宣传和网络舆论引导的水平。”[8]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几个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先进技术、内容建设、机制创新等。

第一,媒体要学会互联网思维。所谓互联网思维,即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有人将其精髓归结为“独狐九剑”,即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对媒体而言,学会互联网思维,最核心的就是将读者思维转换成用户思维,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将“我写你看”变成“你想我写”“你点我写”,甚至将媒体的生产内容从选题权、写稿权和审稿权这三个文本生产的核心权力,都交给读者来完成。这是吴晓波在《互联网百日报告》中提出的观点。当然,对于媒体而言,这种试验未必可行,但至少说明了“用户思维”的强大生命力。媒体融合要赢得未来,就必须强化用户意识,把占有用户、发展用户、集聚用户作为重要抓手,并通过强大的数据分析来改善、提升内容的质量,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可以看到的未来,媒体融合发展,一定会呈现出以用户数据为核心,多元产品为基础,多个终端为平台,深度服务为延伸的智慧化、场景化的全媒体生态。[9]

第二,媒体要关注技术发展,提升对技术的主导权。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传媒生态格局、生产方式、服务方式都产生了深刻变革。其中,技术的日新月异更是让媒体人无所适从。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此起彼伏,新媒体的发展方向至今仍不明朗。在这种境况下,只有加大力度把握对技术的研发主导权,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否则,刚露出点“尖尖角”,就可能被一波大浪摧残。就像新浪微博,在如日中天时,却被后起之秀腾讯微信赶超了。技术研发一直是媒体界的软肋,要想提升对技术的主导权,只有三种可能,一是与“BAT”(即百度、阿里、腾讯)等巨头结盟,加入他们的产品生产、服务链中。二是与强大的媒体上市公司,如浙报传媒等加强联合,力争在他们新技术的开发中分得一杯羹。目前,浙报集团在大数据开发方面动作频频,正在全力推进包括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交易中心、大数据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基金“四位一体”的大数据产业生态圈建设。三是以敏锐的市场眼光去发现、捕获一些有潜力的互联网小公司,通过合作、并购等方式,实现某一个技术领域的新突破。比如,未来传播媒介会不会出现新的变化?从普通的纸质到手机再到具有二合一功能的“5G纸”(一种依托于WIFI 全覆盖状态下的电子纸,可以随时上网、随时进行人机对话、购物等)?媒体人虽然在技术上处于劣势,但在技术思潮的深度思考上应该有优势。

第三,媒体要在机制创新上有所作为。这几年,从体制内出走的媒体人越来越多,层级也越来越高。当他们返观当下媒体融合时颇多微词:在旧体制内办新媒体,基本上属于旧瓶装新酒,没有生命力。话虽然说过头,但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体制机制之积弊:党报体制越来越像机关,办事拖沓、按部就班;都市类媒体也越来越像国企,人浮于事、得过且过。上海报业集团的整合重组,首先就是关、停、并、转,停办同质化严重的《新闻晚报》,然后在“精、联、创、合”上下功夫,推出了《澎湃》《上海观察》《界面》三大新媒体项目。目前,《澎湃》市场反应相当不错,但未来如何发展,不但取决于媒体自身的定位,更取决于它是否符合“一个标准、亮明底色、筑牢底线”的要求。[10]当然,媒体在机制体制上的创新还有其他路子可以走。比如,在薪酬设计上,可以采取新媒体项目与传统媒体分开的形式,先在资金上给予扶持上马,再按市场机制订立更加灵活多样的按劳取酬、计件取酬、计工取酬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对媒体内部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与体制外的资本进行资源互换,换取个别项目在新媒体研发上的先行一步。比如,可以整合传统媒体内部的教育资源,充分运用互联网和移动平台的传播渠道,强化用户意识,通过与学校、学生、家长、培训机构的无缝对接,率先实现教育资源的平台化、终端化、网络化,并实现赢利。

第四,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人才、资源优势。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而该是一加一大于二,只有这样,融合才算是成功了。未来的媒体发展,即便形态发生了变化,但原创的有思想深度的内容仍将是市场的宠儿。传统媒体是内容的生产者,有着其他行业所没有的深厚的专业功底、人才优势,所以,提振信心,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对媒体融合发展尤其重要。作为科技革命和媒体应用创新的时代产物,新媒体对传播内容、速度、方式、理念、效果都带来深刻的影响,发挥媒体固有优势,加快与新媒体的融合,转变表达方式,加强深度报道,强化分析解读,深化思想和言论的力量,凸显内容上的数据化、视觉化、故事化、年轻化,就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传播新格局,使传媒权威、公信、深刻的优势得到扩展。

融合发展,根本的目的是借助新技术、新载体、新手段,创新新闻生产和信息传播方式,让传统主流媒体最终成为占领舆论主阵地,拥有广泛受众和强大社会动员能力的“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

猜你喜欢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健身”背景下从业者现状、问题及建议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6:03:23
浅析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商业管理的冲击
浅析互联网思维在房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互联网思维下的网络自制综艺探究
互联网环境下物流商业模式的发展
浅析移动互联语境下中小成本电影去中心化的创作趋向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2:34:07
论述互联网思维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42:11
互联网思维下零售业发展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25:38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9:46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19: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