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背景下手工艺产品创新研发机制的初步探讨

2019-03-24 12:44:38吴雪蒙
纺织报告 2019年7期
关键词:失地香包手工艺

吴雪蒙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精准扶贫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对症之举。扶贫目标、任务、举措从提供物质支持慢慢转为向贫困地区提供文化、教育、信息等精神方面的支持,涵盖了产业、金融、教育、文化、医疗救助等诸多领域。手工艺产品在乡村地区具有一定的基础和历史,农民拥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呈现在文化、教育、经济等多方面融合的特点,这在失地地区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此次以失地民众作为精准扶贫的对象,研究以徐州地区手工艺产品发展为主,以徐州香包为代表的手工艺产品的创新研发机制。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手工艺品之一的香包,自古就被赋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寄托。而红遍大江南北的徐州马庄村的香包,在这个新乡土时代,无疑承载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振兴,文化振兴也是其中的应有之义。由此,如何为失地民众建立起以徐州香包为主的手工艺产品的创新研发机制振兴乡村、美丽乡村、摆脱贫困,是本次研究的主要问题。

1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梳理及研究动态

目前,从振兴乡村、美丽乡村这一角度对手工艺乃至徐州香包相关产业研发机制的研究和措施较少。以下是部分相关著作与论文。

《“互联网+传统手工艺”带动文化精准扶贫的思考》一文中,作者针对山东淄博非遗文化手工艺产品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利用“互联网+”发展传统手工业进行了实践问题的探讨,并针对利用“互联网+”发展传统手工业进行了思考。

《精准扶贫战略下湘西民族传统手工艺创意产业开发研究》一文重点研究了精准扶贫战略下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开发的方式、途径和机制,并以湖南省委省政提出的“精准扶贫”决议政策配套措施为基本点,以湘西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产品研究开发为对象,为湖南湘西地区精准扶贫战略工作,提供实践操作层面的成果,并转化为设计与政策参考的依据。

《对农村失地民众自主创业问题的调研与思考》一文针对失地民众的状况进行了数据采集和调研,对创业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传统手工业的培训和发展。

长安大学的学生硕士论文《基于传统手工艺资源的旅游型乡村规划策略研究》中,基于传统手工艺资源的旅游型乡村规划策略研究——以凤翔县六营民俗村为例进行了分析,为同类型乡村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并以凤翔县六营民俗村规划为例证研究,验证上述理论成果。本研究提出了以凤翔泥塑及其文化产业的开发为核心,以田园观光和休闲农业为辅助产业的乡村规划模式,而后展开详细的规划策略论述,以期为六营村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借鉴。

天津科技大学一篇名为《徐州传统手工艺香包包装的市场化研究与开发》的硕士论文中,以徐州香包的包装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香包包装的提升与创新设计来满足商品本身的价值,使其被大众审美所接受,从而使得香包产品更好地融入市场。

由此可以看出,不少乡村地区都想要通过传统手工业提高民众的自主发展,也在从发展机制、开发方式、与“互联网+”结合、提高包装的创新性等方面进行努力,但这些远远不够,实际应该从乡村失地民众的审美品位、创新能力、擅长方式等角度着手,在发展传统手工艺产品、非遗传承的视角下,结合政府、高校、创新人才建立一系列成体系的实施机制和措施平台。

2 手工艺产品创新研究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2.1 学术价值

本研究借鉴了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理论,对以徐州为主的失地民众进行能力方面的研究和培养,对徐州香包为主的手工艺品问题的现实状况、存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准确定义这一问题的性质,拓展香包发展的范围,并且专注于由“质化”向“量化”转变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探索提出香包等手工艺品发展的方向和传承下去的总体方略,以供后人参考。

2.2 应用价值

2.2.1 完善手工艺产品的创新研发机制,振兴乡村经济建设

近年来,徐州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任务依然艰巨。传统手工艺作为一种发源于乡土的设计生产形式,承载着乡土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徐州香包的创新与发展作为失地地区民众赖以生存的手段和技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手工艺产品的创新研发机制在此前并没有系统化的研究,这对于美丽乡村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2.2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手工技艺

徐州香包艺术作为徐州民间手工技艺的特色,承载了浓厚的地方文化、艺术内涵、传承价值和民族精神。本课题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有利于发掘和弘扬徐州香包的传承文化以及古都彭城的民俗特色,更为重要的是,部分传统工艺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在贫困群众中传承、振兴并推动其产业化,既弘扬传统文化,又能促进群众脱贫,是贫困地区群众不离乡土的重要脱贫产业。

3 手工艺产品提档转型的方式方法

本课题为系列论文其中的一篇,系列论文以徐州乡村地区香包为主要研究对象,涵盖研究其他传统手工艺产业,对传统手工艺产品创新研发机制为主要目的,着重研究精准扶贫战略下传统手工艺产业研发的创新方式、实现途径和研究机制,从而为徐州地区精准扶贫战略提供实践操作层面的成果,并提出较全面的开发机制。

3.1 失地民众的培育式创新和自我价值的转化

针对失地民众如何进行培育式创新和自我价值的转化,提升自我形象,提高收入和生活质量,具体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可以与高校文化创意团队合作,由高校方提供智力资源与技术力量,形成以文化创意、当代艺术为优势的传统手工艺研发中心,提升传统手工艺产品各方面的质感,发掘该产业的新业态。

(2)开展精准扶贫小微创业课程体系,提升失地民众自我形象和审美品位,发掘失地民众自身价值,为其开展相关课程,由“按部就班”的完成传统手工业产品到“自发自主”创新手工艺产品。

(3)以古村古镇为传统手工艺创意产业园区,形成以传统手工艺聚集地为艺术特色的古村古镇文化旅游产业,推动传统手工艺的生产与消费。

3.2 开发徐州香包为主的传统手工艺产品

通过开发以徐州香包为主的传统手工艺产品,实现价值提升和向市场化转变的方式。

本课题针对传统手工业的现状,以香包为例,研究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发展现状,分析问题,找准切入点,进行改革创新。

现代艺术若要获得与之同样的典范性并在创作中达到永恒,就不能寄希望于摹仿古人作品,而是应从自身时代的内部产生出创作规范[1]。具体是指针对徐州香包的款式特征、色彩搭配、流行文化的结合,从产品本身发展创新徐州香包的样式,以年轻人为目标消费群体,找准年轻人的关注点,提升徐州香包的流行性。

保护和发展好民间工艺品,迫切需要有适当和创新的包装方式来体现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并适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我们可以做的第一步是对民间工艺品的包装进行整体的设计,在表现手法上突出文化精神本质、地域特色和艺术特征,使其同时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符合审美的流行性,树立让消费者难忘的品牌形象,将其推向主流消费市场。[2-4]

在此基础上,还要适应当代发展趋势,以“互联网+手工艺”为营销平台,扩宽销售市场,增强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影响力与辐射力,推动传统手工艺产业的规模化与普及化。

4 手工艺产品创新研发机制的目标

(1)力求理论研究上有新突破。通过研究,理清美丽乡村、精准扶贫方式的基本理论、阐明构建这一理论的基本内涵和重要价值,提出创新的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构建手工艺的创新机制,并以此作为振兴乡村发展主要因素的理论原则和创新实践。

(2)力求在机制体系建设上有新思路。通过研究,探索构建手工艺产品创新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构建运行机制的完整体系,并对推进这一机制进行战略谋划和论证。

(3)力求在指导实践上有所突破。通过案例调研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推进江苏省美丽乡村从手工艺产品研发机制入手的发展。

5 手工艺产品的创新研发机制的第一步方案

5.1 与艺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合作

艺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传统手工艺品行业的发展和创新。课题组提出,带领学生与其合作完成以徐州香包行业为主的传统手工艺品的延展研究。以马庄香包为例,扩展在造型艺术、设计特征、审美提升等的设计面,同时考量传统香包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5.2 与得一公益事业促进中心合作

课题组与得一公益事业促进中心合作,和各高校相关教师一起,为徐州贾汪失地民众创建精准扶贫小微创业课程体系,提升失地民众自身价值和创新创业能力。与得一公益事业促进中心合作开展的精准扶贫小微创业课程体系,课程具体内容:(1)传统手工艺品的创新与升级课程(针对失地民众);(2)自我形象提升与设计课程(针对女性形象);(3)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新(针对所有男女性);(4)创新创业办公课程(针对政府和创业企业)。

6 结语

以徐州香包的研发机制为例,基于手工艺品的发展运作理念,构建与得一公益事业促进中心的合作模式,关键是需要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共同为主体;以实现提升失地民众审美和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为目标,以美丽乡村、精准扶贫为最终目的。对手工艺品的创新发展从根本出发,为完善精准扶贫小微创业课程体系中的相关课程提供参考。[5-6]

手工艺品创新研究机制的目标是培养提升失地民众的自主能力、脱贫致富,提升手工艺品的市场竞争力,做好手工艺品的历史传承。因此,手工艺品创新研究机制的构建应遵循“以能力为导向”原则,“以创新为目的”,针对失地民众自主自救所需具备的能力,提炼能力标准,提升手工艺品的市场价值和时代性,完善体制的构建。

目前,我国对精准扶贫和手工艺产品发展机制建设还存在一些亟需改善问题,包括方向单一、能力薄弱等。本次研究将两者结合,交叉研究,在扶贫的同时完成手工艺产品的创新机制,以增加传统手工艺品的核心竞争力,反之又提升失地民众的生活质量,两者相辅相成。

猜你喜欢
失地香包手工艺
佩戴香包驱邪消毒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庆阳香包:一针一线皆故事
学生天地(2020年19期)2020-06-01 02:11:32
10kV线路单相失地故障处理浅谈
西部论丛(2019年29期)2019-10-21 05:18:36
萌萌鸡小香包
童话世界(2018年17期)2018-07-30 01:52:20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伙伴(2018年2期)2018-05-14 10:49:15
填海围垦下湿地变“失地”
中国周刊(2018年1期)2018-01-11 12:38:41
手工艺·温州发绣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52
走近手工艺人
中国三峡(2016年10期)2017-01-15 13:59:47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工业设计(2016年9期)2016-04-12 12: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