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雄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
绣花鞋把刺绣与鞋底完美融合在一起是我国独具匠心的民间传统工艺,特别在侗族、苗族、布依族、水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流行。由于所处环境相对封闭,促使该项民间艺术能够完好无损地保留并传承下来。也正是因为这种落后的情况才使得这项民间工艺美术取自天然的生态环境,绣花鞋大部分存有原生态的特征,反应了人民的美好期望,拥有丰富的文化蕴涵与艺术价值,是一个民族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展现。绣花鞋既拥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还拥有多学科的研究意义。
侗族绣花鞋底由于制作材料上的差异,可以分成2层结构。这2层结构在当地并没有相应的侗语,在本研究中为了方便分别,将其应用材料命名为:笋壳层和旧布叠摞层。笋壳层主要是使用竹笋壳制作而成。在仁吉,可以使用当地侗族语言分别的竹子种类有绵竹、毛竹、楠竹等9种。其中,楠竹笋壳被公认为是制作绣花鞋最好的材料,每一年的9月到10月期间收集的楠竹是最好的。制作鞋底过程中,需要使用8片左右的笋壳平整地摞在一起。对于鞋底的模板,直接使用针线牢固在笋壳最上面,顺着模板剪下残余笋壳之后就能够直接取下。鞋底模板通常依照穿鞋者脚的尺寸进行绘画,不区分左右脚,使用普通纸板制作并可以重复应用[1]。
剪好的笋壳层鞋尖位置处需要缝上加捻布条,布条和鞋底边之间的距离大约1 cm,让鞋尖和单边间平行,两条边长都是大约6 cm的角。之后,使用棉质机织白布把整体鞋尖位置进行包裹并绗缝。对于制作鞋底的线材料,早期应用的是自纺加捻的棉线,当前经常使用的是化纤缝纫线。
第1部分针法如图1所示,通过A1出针,A2入针,再通过B1出针,B2入针,这种重复操作从针脚A到针脚E牢固并包裹好加捻布条,强调加捻布条的凸起。然后,在布条围合起的三角区纳针加固棉质机织布,针法式横向错针脚走针。
第2部分针法如图2所示,通过A1出针,再从A2进针,再通过B1出针,B2入针,顺着A-D针脚直到缝完全部鞋底尖头部分。将笋壳鞋尖位置制作好后,需要使用当地家织布把剩余的笋壳部分完全包好并牢固好。这时,鞋底笋壳层的制作几乎已经完成。
图1 第1部分针法
图2 第2部分针法
在制作旧布叠摞层阶段,需要把旧衣布和白布裁剪成稍微宽于鞋底的布条,大约四成布在笋壳层上叠摞。在鞋尖向上翘起的位置,四层布向鞋跟的方向进行折叠,侧面呈现C字的造型后,使用针线牢固布料层叠最后的位置。之后,在每一层布的夹层中均匀放入旧布。这部分旧布预先被裁剪成宽度2 cm左右的布条,长度不同,也能够是余料剪碎,形状不受限制[2]。剪成条形的碎布先朝着一个方向统一平行摆放一层之后,反方向交叉摆放第2层,由此重复交叠直到和C型布料厚度相同。由此形式把旧布条铺满旧布叠摞层后,加上4层白布当作底层,使用针线顺着笋壳层边缘区固定全部叠摞的布。
在以往的侗族,对于绣花鞋,几乎是女人自己做自己穿。但当前虽然有少数女人依然自己绣鞋面,但是能制作鞋底的人却屈指可数,40岁以下的女人几乎都不会制作鞋底。课题组走访的寨子中只有一位女性能够制作鞋底,所以寨子里的女性均会找她购买鞋底[3]。这位女性趁着农活不忙的时期,一年能制作30双鞋底,一双鞋底大约需要95元,然而在20年以前,一双鞋底仅仅需要5元。
以往在物质资源上严重缺乏,鞋底所采用的面料几乎是旧衣服上裁剪下来的布料。仁吉侗衣均是采用蓝靛染色的棉布进行制作的,所以使用旧衣料制作的鞋底全部是红黑色。需要邀请别人来做鞋底的女性一般都会将旧衣提前预备好。直到现在,当地人民依然认为旧衣布料是制作鞋底最好的资源。如今,制造鞋底的手艺人为了保证售出的鞋底是新的,在鞋底能见的位置几乎采用的都是新白布。又因为采购蓝靛旧衣贸易的形成,现阶段鞋垫中应用的碎布大多数都是工业机织布。以往鞋底侧面显示的蓝靛色彩也被工业机织布多元色所取代。[4]
2015年,学者田野在调研时,高跟鞋在仁吉还没有任何踪迹;2016年1月,也就是侗族所称的为月时,多在仁吉便多次看见外寨女人身穿这种类型的绣花高跟鞋。该高跟鞋会选取正红色面料当作鞋面,在穿着过程中会把鞋跟提上。由于和死者所穿戴的绣花鞋种类相同,当地的老年人对此无法赞同,认为这样十分不吉利。2016年11月,学者在仁吉发现有少部分女性开始尝试刺绣高跟鞋鞋面图案。2017年7月,已有很多的年轻女性身穿高跟鞋搭配裙装侗衣。
在过去,仁吉绣花鞋对于适合性能的思考,鞋底的薄厚度、手纳针法、长度以及显现纹样均形成了精确的生死区示。正是性能上的详细需求扩展出当地人对于绣花鞋工艺和穿着的审美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绣花鞋的生死示区伴随着高跟鞋的流行而消失,这也是现如今工艺传承时处理新技术和以往习俗矛盾问题的地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