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峰,施润瑾,高嘉骏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350122)
精、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中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基础。《灵枢·决气》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可知,精气血津液资于五谷,五谷运化于中焦,而精气血津液又各有部主,各自有其主要濡养的脏器。《灵枢·决气》云:“何谓液,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中医基础理论将液定义为: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起濡养作用[1]。 所以根据《黄帝内经》所言,补养脑的物质基础主要是液。而从中焦化生的水谷精微中厚浊之液,又需经过脾胃运化、小肠主液、肾阳蒸腾的作用,方能入脑而成脑髓以濡养之。
1.1 中焦沤化水谷,小肠泌别清浊而主液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为水谷之海,受盛饮食物,而脾则俾助胃气,运化水谷。中焦脾胃纳运相成,则水谷精微得以化生。正如《景岳全书》所言:“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运一纳,化生精气”,中焦脾胃沤化水谷精微之功,乃是人体后天生养之本。
《灵枢·本脏》云:“六腑者,以化水谷而行津液。”饮食物经过中焦脾胃的受纳腐熟形成食糜,食糜随胃气通降之势,下达小肠进行更进一步的消化。《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从胃腑下达小肠的食糜,仍需再次受盛于小肠中而进一步消化,最终生成精微之液与糟粕。在受盛消化过程中小肠进行泌别清浊,其秽浊之糟粕同腑气下降于大肠,而精微之液经过小肠主液的作用被小肠吸收,再经过脾气升清的动力作用转输全身,以生精气血津液,而濡养全身[2]。
1.2 浊阴固藏肾脏,肾主骨而化精液为髓 《灵枢·营卫生会》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故中焦化生的水谷精微,经小肠泌别清浊,其重浊之液趋下而渗入下焦膀胱,经过肾主水输布及肾阳蒸腾气化之后,厚浊之液随脊骨化髓充脑。而肾主水功能又是以肾中精气为物质基础,故肾之精气充足,气化功能正常,则肾主液之输布而不断“淖泽注于骨”,生髓以充骨。诚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
《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厚浊之液不断化生充养骨髓,经下焦肾阳蒸腾气化,上达化髓充脑以灌髓海、濡空窍。李梃在《医学入门·卷首》言:“脑者,髓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骨骶,皆精髓升降之道。”故脊骨,是髓液升降之道,而肾阳蒸腾气化乃其动力,而使髓液入督脉注入脊髓,上行于脑,以充养脑髓。
1.3 肾中命火激发,髓液随脊骨蓄注于脑 《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可知肾中精液化生之髓,一方面充养着骨骼,而另一方面源源不断地蓄养着脑,是脑功能发挥的物质基础。然,厚浊之髓液又如何能上达于脑。
《脑髓论》曰:“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李梃在《医学入门·卷首》亦言:“脑者,髓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骨骶,皆精髓升降之道。”故脊骨,是精髓升降之道,肾中之水精得命火激发,则入督脉注入脊髓,上行于脑,以充养脑髓[3]。
《颅囟经》记载:“太乙元真,在头,曰泥丸,总众神也。得诸百灵,以御邪气,陶甄万类。”唐·孙思邈在《千金方》亦云:“头者,身之元首,人身之所法”。唐·杨上善则在《黄帝内经太素·厥头痛》中直接阐明“头者,心神所居”。宋·陈元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云:“头者诸阳之会,上丹产于泥丸宫,百神所聚”,统括了脑与神明的关系,头为脑之居所,百神所聚乃脑主神明的表现。明清以后,不断有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积累论述脑主神明的观点。如《本草备要》有云:“人之记性,皆在脑中。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则指出:“灵机记忆不在心在脑”。脑主神明的理论逐渐趋于完善。
2.1 脑主神明的生理 脑主神明的生理功能,一方面需要依靠髓液的充养,另一方面,元神之发生,是脑髓阴阳互相摩荡之结果,故曰“脑散细微动觉之气”[3]。 “动觉”其意有二,“一使周身有运动之德,一使周身有知觉之德”[4]。而元神外发表现为神机,正如张景岳曰:“神为机之主,机为神之使”[5],神机为元神之使,将元神传达至全身各处。如《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说明脑髓充足,元神清明,人则体力强盛、精神充足。此即脑主神明,元神主导人体运动精力的生理表现。又如清·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到:“两耳通于脑,所听之声归于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外界通过五官的门户通道将刺激传输到脑,脑便产生了反应,此即脑主神明,则能对周身正常感知与反应的生理表现。同时,《素问·八正神明论》所云:“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若风吹云,故曰神”,即超常智慧与灵感,亦是脑主神的生理表现[6]。
2.2 脑主神明的病理 若脑髓和气血津液本身发生病变或它们的传递通道和经络通行障碍,则脑主神明的功能出现异常,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如《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为之眩”,上腾充养脑窍的精气不足,脑髓不满,则症见耳鸣、头痛、目眩。说明当髓海空虚、脑窍失养时,会发生不荣则痛的头部不适和与脑相关密切的五官疾病。又如《灵枢·海论》言:“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决气》云:“脑髓消,胫酸,耳数鸣”。此两句指出脑髓不足、神明无物濡养时,还能导致腿脚酸软、倦怠嗜睡的病理表现。
3.1 案例1 雷某,男,70岁。初诊日期:2016年7月19日。主诉:头晕,健忘4年余。缘于4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就诊福州市第六医院查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灶,老年性改变。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予以相关治疗(具体不详)后头晕反复发作。刻诊:头晕,行步不正,膝胫痠,健忘,时发语言含糊,二便正常,舌红苔薄白微腻,脉偏弦。 查体:BP:115/64 mmHg。 辨证:髓液不足,瘀浊阻窍,清阳不升。治法:补液充髓,化瘀利浊。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增液汤加减。药物处方:侧柏叶 15 g,当归 10 g,石菖蒲 15 g,郁金 10 g,泽泻 15 g,姜半夏 15 g,陈皮 6 g,炒山楂 15 g,枳壳 10 g,三七粉(分冲)3 g,生地 30 g,玄参 30 g,麦冬 30 g,酒大黄(后下)6 g,浙贝母10 g,明天麻15 g。7剂,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二诊:患者语言对答尚流利,自诉头晕有所缓解,偶感头闷重,余症减轻,舌红苔白微腻,脉弦。遂效不更方,宗前方加减,去麦冬、玄参,加黄芪10 g,党参 15 g,白芍 30 g,柴胡 3 g,升麻 3 g,以健脾升清助化源。三诊守方治疗后,患者症状基本缓解,随访无复发。
按语:患者老年男性,结合相关病史及症状体征,诊断为中风后遗症。因患者年老肾精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充养脑之髓液储备及化生不足,脑窍不得濡养;加之有中风病史,痰瘀之邪阻滞脉络而致清阳不升,故出现头晕、健忘、语言不利等脑失神明的症状;又因病史较长,病机虚实夹杂,故症状反复不解。高师辨证独到,标本兼治,重用增液汤,其中生地黄于《神农本草经·上品》载有“除血痹,填骨髓”的作用;《医学衷中参西录》载:“玄参,味甘微苦,性凉多液,原为清补肾经之药。”佐以麦冬滋阴生津,三药加强补液充髓以濡养脑窍;同时,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以奏熄风化痰之效,佐以酒大黄,荡涤浊阴,加味菖蒲、郁金、浙贝豁痰开窍,佐以侧柏叶、当归、三七粉、炒山楂共化瘀血。痰瘀去,清阳升,则脑窍清明。次诊,效不更方,宗前方先去麦冬、玄参,再加黄芪、党参、白芍、柴胡、升麻加强健脾助运,中焦健运,水谷精微则能化源充足,小肠主液,精微之液吸收充分,脾气升清动力充足,随肾气蒸腾以蓄养脑髓,使脑主神明之功能得以正常。
3.2 案例2 周某,男,8岁。初诊日期:2014年4月21日。主诉:反复抽搐发作7年余。缘于出生8个月后,无明显诱因出现眨眼、口动、摄唇、唇红、跳动、身瞤动、角弓反张。每月一作,短则30 min,长则3~4 h,发时意识清醒、口无异声。刻诊:眨眼、口动、摄唇、唇红、跳动、身瞤动、角弓反张等症反复发作,舌淡红苔白腻,脉弦。辨证:发育未全,髓液未充,筋脉失养。治法:增液充髓,凉肝舒筋。方选羚角钩藤汤加减。药物处方:柴胡6 g,青蒿10 g,霜桑叶10 g,杭白菊 10 g,夏枯草 30 g,白芍 15 g,钩藤 10 g,浙贝母 10 g,竹茹 10 g,羚羊角粉(分冲)0.3 g,茯苓15 g,生地黄 15 g,生龙骨(先煎)30 g,生牡蛎(先煎)30 g,桂枝 6 g,清半夏 15 g,黄芩 10 g。 7 剂,水煎服,分早晚服。
二诊:诸抽动症状有所缓解,但见夜间躁动不安,舌淡红苔白腻,脉弦。遂按原方进行加减,去桂枝、黄芩,加石菖蒲10 g,败酱草30 g,珍珠母15 g。益以化湿祛痰排脓及重镇安神之药味,以期痰浊去而清液生。
三诊:代诉前诊皆减轻,现求调理,巩固原方之功效。 方药:柴胡 6 g,白芍 30 g,生龙骨(先煎)30 g,生牡蛎(先煎)30 g,珍珠母(先煎)30 g,远志 10 g,菖蒲 10 g,郁金 10 g,麦冬 20 g,生地黄 30 g,玄参30 g,姜半夏 6 g,陈皮 6 g,阴地蕨 15 g。7 剂,水煎服,分早晚温服。今年来定期随访,效佳无复发。
按语:患者为儿童,结合其病史及症状体征,诊断为“抽搐症”。高师根据小儿“稚阴稚阳”的体质特点,正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所阐述“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即阴不足为本,而阳有余为标。患儿或因发育未全,或因先天不足,阴不足而阳相对偏亢,从而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最终抽搐频发。而阴液不足,髓液亦不得充蓄,脑窍失养,又因阳亢风动,而出现夜寐不安、妄动而不自静等脑失神主的表现。遂秉补液舒筋、充髓养脑之法。以羚角钩藤汤为基础,滋液舒筋、补血养阴。一方面,养阴滋液以开源,生地黄配伍白芍,增液养阴以疏解肝热、疏散内风;而茯苓、竹茹、清半夏之属,祛内生痰湿之浊,痰浊去则清液得以濡养脑窍筋脉;另一方面,清热凉肝是以节流,桑菊相配清热凉肝,配伍生龙骨、生牡蛎潜阳育阴兼安神。凡此种种,遂成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之效。二诊重在加强涤痰之功,益石菖蒲及败酱草,豁痰祛瘀。三诊重在调理,以增液汤为首,增液充髓,养脑舒筋。观此三诊,皆遵从“补液充髓养脑”之大法,开源节流相配,髓液得以发挥充髓养脑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