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状态理论解析

2019-03-24 07:23陈锦团骆云丰甘慧娟李灿东
福建中医药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福建教授

陈锦团 ,骆云丰 ,甘慧娟 ,李灿东

(1.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省2011中医健康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福建 福州 350122;3.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4.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 福州 350122)

福建中医药大学李灿东教授在《中华中医药杂志》上陆续发表了有关健康的系列文章,对健康的中医认识、界定、研究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本文尝试从健康、状态本义出发,阐释对健康状态理论的认识。

1 健康的内涵

1.1 “健”“康”释义 “健”字,《说文解字》曰:“健,伉也”;《增修互注礼部韵略》曰:“健,强有力也”。“康”字,《说文解字》曰:“糠,谷皮也”;康的甲骨文,上为庚,下为四点水,会意阵阵铃声,引申为以铃声示天下安宁康乐之意。“健康”,《辞海》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有良好劳动健康食物效能的状态。无论健康的单个字还是整个词语,均表达了身体的安宁平和。

1.2 “健康”的概念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了四维健康概念,即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4个方面皆健全。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进行大量关于健康的论述,其中《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论》《阴阳应象大论》《异法方宜论》等大论,主要论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和合状态,可见中医学是世界范围内最早提出天-地-人(自然、社会、人)合一的三维健康理论。诚如李灿东教授所讲的“长期以来,中医学更侧重于对疾病状态的辨识,借鉴对疾病的辨识实现对健康的认知”,中医学对健康内容的论述相当丰富,但对健康这一概念本身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李灿东教授首次提出“中医健康的概念”[1],即在宏观层面上,《黄帝内经》强调健康之人必须要与自然相统一,即天人合一;在中观层面上,强调阴阳自和、形与神俱是健康的内在本质;在微观层面上要求现代医学各项检查指标正常的现代中医三观健康概念。“概念”的提出从内涵来讲,实际已经涵纳西医学的四维中医概念,并且把中医对人体认识的基本理论也融入进去,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括中医、佛教、道教、儒教以及民俗)大量维持健康的养生法门直接应用于健康管理的工作中,可见李灿东教授这一个概念的提出,把中医引入一个较好的环境。

李灿东教授认为健康包括三个内容:未病状态、欲病状态、已病状态[2]。他认为健康状态应该包含已病状态,“健康状态”不同于“健康的状态”,是作为一个“大健康”概念来讲,因此它扩大了健康概念的内涵、外延。

2 状态的内涵

2.1 状态的提出 人体有两大状态(为了避免和文中度量衡“状态”混淆,我们称之为情况),人体存在两种情况,一种好的,是健康;一种坏的,是疾病。对于疾病的认识,中医理论丰富、系统完备、复杂,形成一个“疾病辨识系统”。而对于健康,从古至今未系统阐述。李灿东教授等[3]强调目前医学的目的正从“治疗疾病”向“维护健康”转变,未来的医学是“健康医学”,面对不仅是“疾病”和“病人”,更多的是“没有病的人”,此时对机体状态判断的过程不宜称“辨病”或“辨证”,对机体健康状态调整的过程不宜称作“治病”,因此就有了健康状态辨识系统。

疾病辨证最为核心的是证,所有的治疗手段落实到具体就在于一个“证”字,证是疾病系统最基本、最特殊的表达单位。反观健康辨识系统,最小的最基本的最具有特殊的单位是什么。李灿东教授[4]提出“状态”一词,即找到了一个对等的东西,“疾病系统中的证”和“健康系统中的状态”。

2.2 “状”“态”释义 “状”,《说文解字》言:“犬形也。从犬,爿聲。盈亮切。”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言:“犬形也。引伸为形状。如类之引伸为同类也。从犬。爿聲。鉏亮切。”从上述描述来看,“状”实际就是说狗的形状,换句话说,它就好比一张照片,提示的是一种静止的客观事物而已。

“态”,《说文解字》言:“意也。 从心,从能。 能,或从人。他代切。”徐鍇注曰:“心能其事,然後有態度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言:“意態也。各本作意也。少一字。今補。意態者,有是意因有是狀。故曰意態。猶言者意内而言外。有是意因有是言也。意者,識也。从心能。會意。心所能必見於外也。能亦聲。”“有是意因有是状”说态字的原始意思是“要表达的一种意思”,而且这种意思是建立在一个特定的基础上,这个基础就是状。譬如照片,它讲的不是相纸这个物质,而强调的是内容,看照片的内容是风景、人物或动物,它是存在思维的,或美或丑,或喜或恶。

汇拢来讲,状态二字,状,代表一种物质,一种静态的物质,而态则代表了内容,是状所要表达的意思。换句话讲,状态就是有态的状,就是一张有内容的照片,通过一张全家福,我们了解家庭的成员;通过一张跨栏照,我们知道刘翔在赛场上为国争光。《大学》所谓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即此意思,《黄帝内经》所谓的“司外揣内”“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亦同理。

3 健康状态的应用

3.1 健康辨识的目的 健康概念的提出,其研究的方向、目标、领域就已明确、清楚,即通过健康人的健康状态评估预测疾病,并应用有效的现代养生、保健的手段避免疾病发生,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5]。

每个健康人生的理特点不一样,而这种生理特点决定将来可能出现的疾病类型,提早干预就会避免疾病的发生,这就是古代的养生学[6]。古人常用艾灸足三里来保健养生,且有俗言“要想身常安,三里莫要干”。从另外一层次看,艾灸足三里有其不同的适应性。从地域因素考虑:四川、重庆人水雾较多,其人食辣而无痤疮之忧,可以灸;再从饮食因素考虑:东南沿海的人,他们平素喜海鲜,因海物多寒,其民也脾胃多虚寒,也是可以灸;从不同体质的人群来看,如体型偏胖的人,肥人多痰湿,湿者当以温药和之,可以灸足三里,因艾灸足三里可以温脾、健脾、化湿。但阴虚体质、肝郁体质的健康人,因其阴虚内热,郁而化火,故艾灸易助其内火,耗散真阴,故不建议施灸。这就是我们引入了健康概念的缘由,同为健康的人群也是有不同偏执,这种偏执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质的变化,使机体由健康转为疾病。提前明确这种尚在健康范畴的偏执状态,就可以通过养生来纠偏转正。就好比汽车轮胎有些已经磨损,一些四轮运转不协调,但它们都还能维持日常的运转,一旦负荷或超负荷,就会出现问题而抛锚,如果提前发现问题,加以纠正就会避免这一事件的发生,这就是我们健康概念提出的目的。

3.2 健康辨识的度量 健康是最终的结果,但这个结果中存在诸多的不同形态,同是健康之人,却有高矮胖瘦之别,有生长壮老不同,有男女之别,有地域东南西北不同,有气候寒冷温热不同,有饮食甘苦咸淡不同,有悠闲负压不同,因此它表现出来的健康是不同的,是一张张不同的照片,而每一张照片就是一个状态,因此,状态可以阐释健康,成为评价健康的度量。

3.3 健康辨识的起点 诚如李灿东教授[1]所谈的“状态”可以阐释健康,换句话说他可以涵盖中医健康概念所界定的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意思,能够表达“天人合一、阴阳自和、形与神俱”的健康内在本质,故而它是认识健康的逻辑起点。

如前所述,健康辨识系统[7-8]的引入,主要目标是辨识每个人的健康状态,进而选择个体化的干预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这些干预手段可以是运动、饮食、音乐、习惯等涉及色、声、香、味、触、法等诸多方面。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福建教授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那个梦
刘排教授简介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福建医改新在哪?
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