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这个知识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环境下,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教育部门也在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进行创新和实践,以期能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问题引导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使用进行相关浅析,以期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仅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引导教学法;高中生物;使用
一、 前言
在实际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兴趣不足,课堂上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其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发散性思维都得不到有效的培养。为此,相关人员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问题引导教学法的应用,教师能够进一步把控好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追踪课程全过程,我们必须对该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
二、 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在传统的满堂灌和被动式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在诸多方面都显示出明显的缺陷。
(一) 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更愿意进行单方面的满堂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实现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更多知识的目的,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就无法充分了解学生对相关内容掌握的程度和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和学习质量。
(二) 师生互动较为薄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都是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学生互动较少,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与此同时,高中生物教学单从理论知识上还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教师如果不对教学方法给予优化,就会逐渐拉远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造成师生交流障碍。
(三)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高中生物也是一门需要以实验为依托的学科,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是非常枯燥无味的,但由于学校教学资源条件有限以及很多实验并不适合高中生亲自进行实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就很难在此教学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进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这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是个重要的阻碍。
三、 问题引导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使用策略
傳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和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为此,我们在此引入问题引导教学法。问题引导教学法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掌握问题的研究方法和对高中生物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解决的措施和方案。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摸索和探究,从而形成更为严谨的思维,帮助学生对整个高中生物课程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提取,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目标。
(一) 有效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想要有效应用问题引导教学法,教师首先要学会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带动学生融入其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这样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都会被进一步激活。例如:教师可以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由于多媒体设备支持视频和音频等多种教学功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设计和播放精彩的课件,通过生动有效的图片播放,不仅可以将相关的问题进行直观生动的凸显,而且很多知识点的提示和点拨也可以通过课件和视频进行传授。当然,如果教学设备有限,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的播放,将高中生物教学中关于时间的动态内容进行直观展现,进而帮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更为合理的掌握。例如:在学习“物质的跨膜运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分别浸润在清水和浓盐水中一段时间,然后分别用它们来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再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以上两个临时装片中的细胞的变化情况。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现场实验进行表述,也可以通过相关视频进行播放,我们就会发现细胞浸润在清水中膨胀,浸润在浓盐水中皱缩的结果。通过这样的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这种好奇思维转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如此一来,教师就实现了对相关问题进行引导的目的。
(二) 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系统梳理和讲解
在对相关高中生物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足够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为此,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和整理,在新旧知识之间构建有效的桥梁,为问题解决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得到实践和满足。例如:在学习“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之前所学的线粒体的内部结构知识进行提问和总结,对其功能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强调,积极地唤醒学生的记忆力,进而为其对细胞呼吸作用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有效的辅助。一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较为轻松和应对自如,其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得到有效的激发。
(三) 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
知识的有效掌握需要有效地实践来体现,在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切记不要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要帮助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强化其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记忆和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相关知识系统渊源和实践应用教学的强化。例如:在学习“生长素对植物的影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燕麦的胚芽鞘去掉,将浸泡在生长素中的琼脂块放在燕麦的不同部位,然后对其施加合理的外界因素影响,通过实际的观察,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的魅力。在课后,教师还能够进一步鼓励学生去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课后知识的探索,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引导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使用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要对其给予足够重视。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系统梳理和讲解以及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等多种途径去强化此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为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贡献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刘进增,胡冉冉.应用问题教学法 优化高中生物教学[J].中学生物教学,2016(14).
[2]刘锦.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
[3]刘文萍,杨朝霞.问题教学法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1(16).
作者简介:
叶月麟,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