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学科活动课的开展探究

2019-03-23 09:04陈艺灵
考试周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小学音乐

摘 要:音乐学科活动课秉承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实践体验和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不仅能突破书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局限,而且保证学生轻松掌握乐理知识和演唱技能,全面提升音乐素养。简言之,只有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形成从事任何活动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养。本文着眼于素质教育的远大目标,探究和尝试了小学音乐学科活动课的开展策略,旨在进一步提升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科活动课;实践研究

一、 引言

音乐学科具有人文性、艺术性等特征,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不是用思维认知的方法实现知识的传授,而重在用实践活动的方式强化学生对音乐艺术的体验和感知。实际上,音乐教学根本上是艺术深入和实践的过程,而一般音乐课都是教师弹琴、学生跟着学唱,学生的实践参与并不多,只有搭建好学生表演发挥的宽阔平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由此,只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艺术活动中,在艺术实践中强化学习,他们才能树立起学好音乐的自信心,形成一定的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而且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音乐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终身音乐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开展音乐学科活动课的重要性

(一) 当代综合性学习的根本路径

当代课程学习理论突破了传统教育理念“基础学科学习”的局限,课程设置上不再是单调的、枯燥的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升级为全面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学习,音乐学科活动课恰好响应了这一时代教育的课程理念,重在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突出了学习实践的切身体验。

(二) 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代教育理论倡导“所有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的基本原则,素质教育则是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是以每个学生为培养对象、实现他们自身的进步发展。音乐学科活动课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发挥营造了宽阔平台,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三、 探究小学音乐学科活动课的开展策略

(一)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自主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一堂成功的教学,理所应当是建立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兴趣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以推进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巧妙的教学设计会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应抓住这阶段小学生成长特征和心理需求,精心设计出新颖、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注意力全部聚焦于此,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快乐地学习。

例如,在欣赏《大鹿》这个曲目时,教师便创设了一个情境:今天天气太好啦,同学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乘坐列车去旅游吗?列车发动啦!我们一起模仿火车发动的声音,接着拿出写好快慢节奏不同的卡片,火车穿越海底隧道,火车爬向山顶,在不同地点会发出不同节奏声音,学生们在“咔嚓”“××”“呜呜”“×—”的声响中初步掌握了节奏的基础知识。在欣赏完《大鹿》的曲目后,教师参照着故事情节安排学生们进行剧中角色的扮演,有的手比划枪的动作代表猎人,有的两只手比划“∨”型放在头顶代表小兔,有的向前弓着身子代表大鹿,在故事的表演中他们逐渐学会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这种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核心的教学活动,不仅确保了教学任务的保质保量完成,而且刺激了他们认知、情感和心理上的积极体验,继而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整个活动中,为学生自主、快乐学习铺设了一条宽敞新路。

(二) 开展游戏化教学,学生轻松掌握知识技能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教学恰好满足了学生玩玩闹闹的成长需求,教师须抓住小学生爱玩爱闹的特征,将音乐学习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们在玩游戏中轻松地掌握音乐知识,在音乐学习中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游戏可以使学生的手脚充分活动起来,在形象、直观的肢体运动中,音乐知识变得更加简单、形象、具体,学生们真切地体验音乐艺术的美好,唤醒内心喜悦的情感。

比如,在学习《幸福拍手歌》这首歌时,笔者便精心设计了一款正确辨别音高的小游戏——《小兔子找朋友》,笔者拿出事先准备的“re”“fa”“sol”“la”四个动物头饰,并安排四个学生戴上头饰扮演这些动物,其余学生则扮演小白兔跟随音乐自由欢快地蹦跳,当小白兔们听到教师弹奏的“re”时,便都快速蹦跳到头戴“re”的小猫后边,一会儿教师弹奏出“sol”这个音时,便迅速蹦跳到头戴“sol”的小狗的身后,在找朋友的游戏中,学生们通过对音高音准的反复练习,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听音、辨别音高的技能,而且也能轻松唱准各个音高。游戏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强烈动机,不仅使学生轻松熟练掌握了乐理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强化了他们音乐的灵敏度和反应力。

(三) 采用编创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音乐活动课应融入编创活动的内容,实现音乐知识、艺术情感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结合,培养和鼓励学生们在艺术的领域进一步拓展自身的想象空间、发散思维和创新实践。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具有创造空间的行为艺术,教师须将最前沿的创新元素融入音乐活动课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们真正感受到自编自导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例如,在学习《小乌鸦爱妈妈》一首曲目时,笔者先给学生们讲了一个小乌鸦叼虫子喂妈妈的感人故事,学生们都被这只懂事的小乌鸦所感动,在心里夸赞它、歌颂它,接下来便引入了这首《小乌鸦爱妈妈》,学唱完这首歌后,笔者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对比演唱,看哪组唱的最棒,在选出最佳演唱小组之后,教师拿出若干个小乌鸦、乌鸦妈妈的头饰,要求学生即兴进行创编演唱,可以自己独唱,也可以母子对唱,在这个自由表演的“舞台”上,学生们自由发挥,使发散思维得到了彻底激发,拓展了知识的结构,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四) 開展审美实践活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素质教育方向的指引下,音乐学科活动课不仅单纯局限于音乐欣赏方面,将音乐审美渗透于音乐活动中,审美与实践成为一个整体,当一首新的曲目填充到课堂中,这时可以将欣赏、演奏、评价、学唱等整合为一体,为他们的审美实践营造出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学生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以切实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比如,在听曲还原情境、听曲表演舞台剧的活动中,笔者在播放完《四小天鹅舞曲》后,便展开了一场情境设计的竞赛,学生们在互相传递意见、讨论交流的活动中,准确领悟到这首作品的意境:美丽的天鹅湖优雅恬静,雾气朦胧的感觉像是披上了一缕薄纱,举目远眺,依稀可见湖面帆船远泊的倩影和远山的微影,四只美丽优雅的小天鹅在湖畔嬉游,一切那么美好、高雅……由此可见,音乐活动课使学生们欣赏和理解了更多的外国名曲名段,从中领悟到西方艺术的内涵,结合自身的音乐特长,切实提升了自身的演唱、表演、审美等音乐综合素养,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刺激了学生自我表现欲的发挥,在对于作品的领悟和审美能力提升上都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结语

总之,小学音乐学科活动课不仅能实现学生对于乐理知识和演唱技能的掌握和提高,提高了学生的感知能力、领悟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达到了乐可益智、乐可养德、乐可怡情的多重功效。由此,对于如何有效开展小学音乐学科活动课的研究课题,需要一线的音乐教育者不断尝试、不断探索,将打造高效、有效的音乐活动课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劳建红.让小学音乐活动课与心灵相融[J].教育研究,2016(12):22.

[2]过佳.小学音乐课堂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J].音乐天地,2013(2):21-22.

[3]龚熠.贴近自然寻求本真——漫话实施音乐活动课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5(4):38.

作者简介:陈艺灵,福建省龙岩市,龙岩谢洋小学。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小学音乐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