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应该与高中阶段有所侧重区别,应厘清初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不同水平。初中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基础性、人文素养的培养,注重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历史价值观
当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话题成为焦点,但鲜有论及初中阶段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笔者认为,初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应有所侧重。笔者不揣浅陋,就这一话题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应立足基础性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课程设置来看,大多数时间里,初高中历史课程实行双循环螺旋式设置,这是中学其他课程设置中绝无仅有的。几代课程设计者都在这么做,我想这应该考虑到初中的历史课程是不可或缺的,初中的历史课程应该有自己的地位和使命。《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初中历史课程是学生系统学习历史的启蒙阶段,不是大学历史专业教育,更不可能是历史学的专业研究,而近年高中历史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却不断向初中传导。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应该避免专业化、精英化、成人化的倾向,对于抽象的唯物史观,初中生很难理解。
教育心理学认为,初中学生的知觉在精确性、概括性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在空间知觉上,已经可以熟练地掌握三维的空间关系;在时间知觉上,月、周、时、分等较短的单位可以精确地理解,而对“世纪”“年代”这样的历史时间单位,虽然也可以开始理解,但常常不太精确。显然,时空观念应该是初中学段历史课程能够有效培养的核心素养。
初中学生抽象思维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支持型”的,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初中生逻辑思维具有明显的表面性特点,对历史的理解还只能通过具体形象的细节来感知历史。他们在分析问题时,还经常被事物的个别特征或外部特征所困扰,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所以,让初中生分析纷繁复杂的原始史料,或解读分析史学家们的历史解释专业文章,以期获得创新的历史认识或检测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这都超越了绝大部分初中生的认知水平。
诚然,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对于历史学的研究者来说,这是最需要的核心素养。“史料”是历史留给后人了解历史的载体,但由于种种因素,但凡记录下来的“史料”,一般都存在局限,甚至真伪难辨,这需要历史研究者对种种史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辨析。历史学习研究讲究“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是历史学科特有的思维方法,但这需要严格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严密的认知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能够了解“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这样的史料意识就可以了,至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较高层次的学史能力应该作为高中学生掌握的历史学习质量水平。
二、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应该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中的第一个就是人文底蕴,主要指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史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与众多人文领域学科相互交叉,历史课程在培养人的人文素养、文化素养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初中学生的个性心理还不稳定,容易把具有个性道德品质的人物形象作为自己的偶像,并具有强烈的模仿倾向,并用他们的生活行为来评价自己行为的优劣。初中历史教育对养育学生的品格,塑造学生的个性,有着独特的优势,所以,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应该侧重学生的个性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三、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
21世纪以来的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要以人为中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课程标准也提出通过历史学习,初中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培育初中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养成怎样的品格远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更为重要。有学者认为,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无法测量的,所以在应试为王的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一直最不受关注,因为考试不考!也有学者认为即使命制出一些考查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试题,也只能测试学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知水平,无法测量学生真正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是,我们反思一下,合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情感态度认知,是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进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试想学生成长过程中有多少是先有是非对错的认知,后有是非对错的行为的,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考试有被怀疑过存在的必要性吗?更重要的是,若能用好广博的历史素材,命制出一些合乎当下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试题,来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在试卷中占有该有的比例,一定会促使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初中历史教学着重于对学生的成长、成人的涵养,对公民素养的养育,对家国情怀的渗透刻不容缓!
历史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水平划分,应该从整体上明确初中学段和高中学段在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上的不同侧重,细分一下具体学段的定位,不能模糊地把初中历史课程作为高中课程的预科,拔高初中历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所以,明确初中学段和高中学段在核心素养培育方面各自应该承担的使命和达成的学业质量水平,应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肖川.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4]何成刚.历史核心素养的提炼与培养[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6).
[5]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沈明春,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亭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