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积国
摘要:输入性动物疫病是指随动物引进传入的外来疫病,输入性动物疫病在我国时有发生,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重大,对于输入性动物疫病的发生,人为因素起着较大的作用。动物疫病的传播,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动物三个因素。所以对于输入性动物疫病的防控,切断其中一个环节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避免部分传染病在一定范围内的暴发或扩散。笔者结合多年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经验,总结了输入性动物疫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良种牛引进;输入性动物疫病;病因分析;防治措施
1 输入性动物疫病发病原因分析
对于输入性动物疫病的发生,更倾向于将之形容为“人祸”。部分人们受利益的驱使,违规运输疫区动物,或在引种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检疫、免疫和隔离等措施,导致输入性动物疫病的传播与扩散。所有导致输入性动物疫病的因素都能够通过检疫、免疫和隔离等综合性措施进行控制,有效的预防输入性动物疫病,这对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2 输入性动物疫病的防治措施
2.1 加强引种检疫
2.1.1 产地检疫检疫在引进牛只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防控输入性疫病侵袭的关键环节。首先.在引种前,引种部门需要安排工作人员前往牛只输出地申请检疫审批,由当地相关部门指派专人进行产地检疫。对输出地进行疾病调查,其中包括疫病的种类、所威胁区域、发病时间和疫病流行特点等,以及牛场中的卫生防疫制度、使用的消毒药物种类和牛只免疫情况等。
对于需要引进的牛只,在运输前的15—30d,需要在本场进行隔离检疫。同时了解该群牛只在6个月以内的疾病发生情况。如果产地检疫过程中发现了一类动物疫病以及炭疽、鼻疽或布鲁氏菌病等危害严重的疫病,要立即停止引种进程。并且查看调出牛的免疫档案以及生产资料;随后对引进牛群进行个体检疫,引进单位和个人有责任监督输出单位是否按照标准的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检疫,并在查证检疫合格证明后准予运输。
2.1.2 运输检疫在肉牛引进的运输过程中,要保证运输车辆的清洁卫生,并充分消毒。运输车辆不可以经过疫区,并要避免在疫区的车站和港口等处装填料草和饮水等,运输过程中一旦有牛只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与当地动物防疫机构联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切忌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坚持运送患病动物的行为。
2.1.3 入场检疫待引进牛群到达目的地以后,需要隔离检疫15~30d。此项环节能够有效的避免输入性疫病传入养殖场,因此也是检疫过程中的关键,在隔离检疫的过程中,要保证良好的饲养管理,确保隔离区域有足够的饲料和水源,并且要保持环境的卫生清洁。隔离观察期间,群体检疫和个体检疫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牛群到达新环境后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加之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应激反应,很容易出现暴躁和打斗的情况,养殖人员要将之与疾病进行区分,并加强护理。部分疾病的检疫需要实验室诊断技术,采集血液、病变组织和鼻拭子以及异常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诊断。经过入场检疫确认健康的牛群,才能够继续饲养。
2.2 及时开展免疫与补免工作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疫病最有效的措施,有效的免疫措施能够降低牛场疾病的发病率,对于引进肉牛的输入性疾病的防控也是如此。对于引进的牛群,需要做好异地引入畜补免以及加强免疫工作。此过程中要对引进牛群防疫信息及疫病流行状况等进行分析,适时开展补免以及加強免疫工作,要求免疫接种过程中做到用有效苗、打有效针、免疫程序科学和免疫及时到位。具体做法可参考如下:在引进牛群入场饲养后,及时根据产地免疫情况以及疾病流行特点制定适用于养殖场,并且符合牛群特点的免疫程序,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过程中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优质的疫苗,并由专业兽医人员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和操作。此外,疫苗对运输和储存环境的要求较高,必须按照相关说明提供适宜的运输和储存方式,以防疫苗失效甚至变质。只有做好了以上免疫相关的各项工作,才能够保证牛群能够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进而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疫病的发生。
2.3 紧急应急措施
由于输入性动物疫病对养牛业的危害巨大,且不容易被分析预测,所以,制定并逐渐完善紧急应急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对于输入性动物疫病的紧急处置,主要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和紧急免疫等措施。一旦在引进的过程中发现有输入性疾病传入,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由相关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同时要对疫情进行追溯。疫区内要进行封锁,对于患病动物进行隔离扑杀,及时扑灭疫情,并在相邻的受威胁地区采取强制性的消毒和免疫措施。疫区内的所有动物以及被污染的物品设备等禁止向外界流通。出入疫区的人员及运输工具等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待疫区内最后一头患病动物被扑杀,并连续21d没有新疫情发生的情况下,可以向上级申请解除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