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萌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电影镜头从整体上来说分为两种: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客观镜头即客观视点,代表创作者的眼睛和观众的视点,一般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客观描写或评述。[1]而主观镜头即主观视点,代表了剧中人物眼睛的视点或心理活动,将人物的视像或心像用影像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主观镜头具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有利于传递人物的情绪,深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法国电影《潜水钟与蝴蝶》改编自同名自传体小说,讲述了法国时尚杂志《ELLE》的前主编让·多米尼克·鲍比因闭锁综合症瘫痪在床,在语言治疗师的帮助下,完成了自己回忆录写作的故事。
“所谓主观镜头,就是该镜头画面的产生,是根据片中人物对所摄对象的主观感受,带有比较显著的主观选择和感情色彩”。[2]主观镜头是相对于客观镜头存在的,它是一种限制性视角,把观众所知限制在片中角色的所知范围内。由于单一视点镜头很难完成复杂叙事要求,所以影片一般选择用主观镜头带观众“入戏”,用客观镜头“缝合”观众认知,二者结合以达到叙事的完整流畅。
电影是从主人公角度进行叙述的,观众看见的,即是他所见所想的画面。由于主人公无法活动,仅靠眨眼表达的信息显然不够,也无法将母本里作者的心理陈述传递给观众。主观镜头的运用可以给人一种很强的介入感和临场感,对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
直接表现式主观镜头也叫全景式主观镜头,是指不需要画面组接,而是在同一个画面中直接表现主观视点的镜头形式。主人公瘫痪在床,其视野范围有限且难以运动,此类镜头多用来表现其观察或长时间盯着某人或物时的状态。在影片开始的一段长镜头中,主人公刚刚醒来,这一视点既交代了故事的叙述者,也让观众体会到刚刚从昏迷中醒来的主人公的感受,从这一刻起,主人公便和观众紧紧相连。镜头通过虚焦和大特写表现了一个刚醒的病人被医生检查的真实影像,由于在场的人距离远近的不同,在看不同的人时单一视点的画面也出现了景别的不同,时而虚焦时而清晰的画面也表现了他的视觉感受。
分切式主观镜头是通过分切转换来实现两个单镜的组接,即将前一个“观看”的客观镜头转换为角色视线所见——“被看”的主观镜头。[3]在本片中此类镜头多采用中景、近景及特写的方式拍摄主人公,然后与近景或特写的景物等主观镜头进行组接,表现出主人公在轮椅上的所见所感。此外,还有从主观到客观和从客观到主观再到客观两种形式的镜头组接,前者以主人公从欣欣塔和废弃的大平台看景色为例,通过摇镜头表现了缓慢转动轮椅看世界的状态,主人公渴望在世间寻求一个庇护,从主观镜头切到客观镜头,主人公的期待和梦想也被拉回现实,这样的分切式主观镜头表现了主人公面对现实的痛苦与无奈。后者镜头组接在本片中多用于表现某种特定情绪或特殊时刻。在主人公经历精神上的崩溃后决定开始对生命进行思考时,画面从眼球的大特写客观镜头进入,接着用一个主观镜头表现深夜时分人物的状态,运用蒙太奇的剪辑插入主人公的想象画面,山体的崩塌象征人物精神的崩溃,再切换回客观镜头,这一组分切式主观镜头将主人公在医院深夜难眠的痛苦直观地传递了出来。
摇移式主观镜头和分切式主观镜头都是从上一个客观镜头画面过渡而来的,具有相似的画面表现效果。但摇移式主观镜头是在同一个镜头内部通过摄像机的运动而实现的从客观画面向主观画面的转换。[4]在本片中摇移式主观镜头一般用来表现人物看往远处的画面,在主人公和家人在一起时,他看向天空陷入思考,摇移式主观镜头的起幅画面是小景别的主人公向远处看的动作,镜头随着主人公视线向天空进行摇移拍摄,摇镜头的落幅就是主观镜头的画面。这一镜头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剧中主人公的视线,镜头的运动是缓慢的;而在主人公后期发现自己的头部可以动,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时,这一主观镜头的摇移运动则更快,表达了主人公激动、喜悦的心情。
连续式主观镜头是指两个连用的双主观镜头。它与分切式主观镜头的区别在于这两个连续的单镜是带有限制视角的主观镜头。当摄影机以片中角色的主观视点进行拍摄时,代表着角色的主观视线和主观感受。表现主人公看到的画面时,连续式主观镜头用来表现其视野所见的不同画面。在影片开头,当主人公刚从昏迷中醒来,除了所看到的医生等人,画面还通过镜头切分组接了病房的窗帘和其他景物,由于主人公其视野有限,影片就通过连续式主观镜头的切分实现镜头转换,同时在单个镜头中模拟眼珠的转动进行摄影机的运动拍摄,画面时而清晰时而对焦模糊,也模拟了刚刚清醒视野不清的状态,表现出主人公对环境的打量和难以接受现实的心情。
主观镜头不仅展现人物所见,更能够将人物所想外化成影像展示出来。在主人公的头部可以动了时,医生告诉他这意味着他有望恢复语言功能,这给了主人公对生活的希望。因此在医院走廊,他看到一位中世纪的淑女告诉他能够站起来,主人公真的站了起来,并且和他爱的女人抱在一起拥吻,这是他心底最深处的渴望。然而画面一转,虚拟镜头回到现实,来推轮椅的是一位男士护工,幻想被击碎,主人公被迫面对现实。但这一虚拟主观镜头的运用暗示了人物最真实的内心想法,主观的错觉其实是心底深处的渴望,表现了主人公渴望站起来,渴望健康,渴望自由的强烈愿望。
虽然客观环境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现实世界,但在主观镜头中,这一画面替代了人物的视点,因此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在影片前期以“潜水钟”为基调的主观镜头中,景物大多以沉闷、黑色或灰色的影调出现,整体影调较暗,所见景物内容集中在医院,包括夜晚的病房,昏暗的走廊和平台;而在影片后期以“蝴蝶”为基调的主观镜头中,画面影调开始变得明亮,在父亲节那一天,主人公和家人去了海边,画面呈现暖色调,观众很容易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激动、愉快,客观环境中的阳光也仿佛主人公生命里的阳光,让人觉得幸福又温暖。
影片中多用主观幻觉的镜头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挣扎与矛盾冲突,反映人物精神世界的痛苦和焦虑。“潜水钟”与“蝴蝶”是两个最明显的主观意象,主人公虽然身体被禁锢在床,但他的想象力并没有瘫痪,经常出现的主观幻觉和想象镜头反映了人物精神世界的自由和丰富。在他刚刚发现自己瘫痪的事实后,主人公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反映在主观幻觉的镜头画面中,便是他和潜水钟一起在深海中下沉,主人公被束缚在潜水钟里,黑暗又压抑,这一镜头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绝望和苦涩。但随着主人公慢慢感受到爱,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他的幻觉镜头中出现了蝴蝶,蝴蝶象征着他自由的灵魂,自由飞舞的蝴蝶象征着主人公灵魂和精神的苏醒。
在主观视角的电影中,代表主人公视角的镜头往往借助科学技术或摄影技巧以一种特殊的主观镜头方式呈现,这样的镜头往往更加新奇,也更具感染力。在表现缝眼睛的画面时,影片使用了特殊的虚拟镜头进行表现,这个镜头已经不是主人公眼睛的视线了,而是眼珠的视角,在现实中眼珠是不可能看见自己的眼皮和睫毛的,但这一虚拟镜头让观众直观的感受到了眼睛被缝合时的痛苦感受。画面更具震撼力,观众也在这样的视觉冲击中深刻体会到主人公内心的恐惧和痛苦。
主观镜头像一个接口,将观众、人物与导演链接起来,观众可以在摄影机的引导下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影片主旨感同身受。合理、巧妙地运用主客观镜头,同时借助镜头的运动和剪辑等强化表现效果,才能让影片在艺术层面跨上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