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苹
(桂林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桂林 541001)
子宫肌瘤属于良性病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诊断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一般情况下对于单发性、肌瘤直径较小的患者,多采取保守治疗方式,给予药物控制患者病情,避免肌瘤继续增长。但是针对多发性而且子宫体积较大的患者,多建议采用手术治疗[1]。虽然手术能够根治子宫肌瘤,将所有病灶部位进行剔除,但是由于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创伤性,很多患者缺乏自我护理意识导致预后康复效果不佳,因此针对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应加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培养,从而提高术后康复效果。为了探究自我护理指导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择本院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子宫肌瘤患者开展研究,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分组,讨论实施自我护理指导效果,以下是详细内容。
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本院2015年到2018年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随机抽选出病例数200例,将这20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数字分配法均分为2组,每组病例数各为100例。其中一组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对照组)、另一组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后实施自我护理指导(观察组)。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符合临床上子宫肌瘤诊断标准;患者无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疾病;并无糖尿病史、精神病史等;患者无手术禁忌症,术前意识清醒。
排除标准:生殖系统存在器质性病变者;恶性肿瘤患者;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存在精神障碍疾病患者。
对照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患者的年龄范围在43岁到58岁,平均年龄值为:46.9±5.4岁,实施微创手术治疗患者85例,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15例,其中单发性子宫肌瘤患者3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68例,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子宫颈肌瘤病例数各为32例、29例、28例、11例;
观察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患者的年龄范围在42岁到59岁,平均年龄为46.8±5.5岁,微创手术治疗患者80例,传统开腹手术患者20例,单发性子宫肌瘤患者34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66例,肌壁间肌瘤33例、浆膜下肌瘤28例、粘膜下肌瘤27例、子宫颈肌瘤12例。
比较上述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小:P值>0.05,能够进行对比。
2组子宫肌瘤患者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进行手术治疗,2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均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具体护理内容为:术前护理准备、健康教育、术后生命指标监测,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等。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实施自我护理指导,详细内容如下:①指导手段采用多媒体、一对一、纸质教育、口头教育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指导,并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其中,积极鼓励患者进行学习。患者和其配偶之间能够相互监督、鼓励、督促患者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并相互评估进行学习,后期还可以自我巩固学习内容[2]。
②指导内容,首先,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告知患者实施自我护理指导的目的,效果、意义等,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友谊。在患者所在的病房、科室安装宣传公布栏,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并在患者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手术指导,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了解并自主学习术后相关注意事项[3]。使用模具的方式,告知患者手术大致流程,并重点说明手术前的相关准备对手术过程的影响作用,并反复强调并指导患者认真学习。让患者能够客观认知自身疾病,并解除患者的内心疑惑,积极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其中,并进行自我管理。对患者进行教育时,应注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解释型、讨论型、疏导型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护理指导。
③详细内容术前,指导患者多饮水,多吃容易消化的、高维生素食物,预防泌尿系统疾病发生,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排痰、并在床上练习小便[4]。手术结束后当患者清醒以后,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护理工作中,按照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情况,对患者进行指导,每2个小时就对护士进行翻身、叩背、并对患者进行深呼吸、进行肢体被动训练等。术后2天,根据患者的恢复程度对患者进行全身训练、床边活动、逐渐过渡至下床活动等。在饮食方面从流质逐渐过渡至半流质[5]。
④情绪自我管理,主动关心安抚患者,和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促使患者保持平静的心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积极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想法,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理解并疏导患者,给予安慰。指导患者采用注意力转移法、情绪转移法等方式放松心情。
⑤出院指导,告知患者术后生活上的注意事项,并定期与患者进行电话联系,或采用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如何自理学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将病情相同的患者组织在一起,加强患者的之间相互联系、交流、学习等,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6]。
观察2组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自护能力以及术后康复效果。使用自护能力量表(ESEA)评价患者的能力,量表内容包括4个维度: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以及健康知识水平,总分为172分,分值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呈正比。术后康复情况使用NRS数字等级评定量表进行评价,分值范围0-10分,分值与患者疼痛感呈正比。本次研究将ESEA以计入总分的形式进行比较。
所有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将2组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的NRS数字等级评定量表、ESEA均视为计量资料,使用(X)均数±(S)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当数据对比存在P<0.05时,为两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疼痛评价量表、自护能力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自我护理指导后,观察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的自护能力显著提高,与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相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而且,2组患者术后NRS数字等级评定量表对比同样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详细内容见表1)。
表1 2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ESEA、评分对比( ±s)
表1 2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ESEA、评分对比( ±s)
组别 例数 ESEA NRS数字等级评定量表对照组 100 101.25±10.35 5.30±1.40观察组 100 133.59±10.28 1.35±0.98 t/22.1693 23.1140 P/0.0000 0.0000
子宫肌瘤又被称之为子宫平滑肌瘤,属于妇科疾病中一种良性肿瘤,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原因尚未明确,大部分学者认为可能与患者的雌性激素水平有一定关系。子宫肌瘤临床表现特征较少,部分患者会出现月经改变、阴道出血、白带增多、腹部疼痛、腰部疼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甚至还会引发不孕、继发性贫血、低血糖等并发症,对患者的机体健康容易造成威胁[7]。目前,临床上根据子宫肌瘤发生位置将其进行分类,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子宫颈肌瘤等,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存在较为明显的临床表现,而且多为多发性子宫肌瘤。该疾病好发于中年妇女中,多为有过生育史的女性,部分患者属于未育但是提前进入更年期妇女,或未生育体内孕激素水平下降,需要借助外源性孕激素进行治疗的患者[8]。
针对子宫肌瘤患者,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改善患者病情,但是由于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因此需要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预后康复效果。在传统的护理中,主要是患者被动接受护理工作,导致无法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不利于患者手术后身体康复。为此,有众多学者提出,对患者开展自我护理指导,通过向患者传授相关指导,增加个人健康意识,促使患者主动学习,并参与治疗,提高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治疗效果[9]。
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能够帮助患者培养并建立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行为,能力较高的患者还能够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配合护理工作进行自我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现如今随着临床护理模式不断改进,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的预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0]。
在本文中,观察组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接受自我护理能力指导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提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患者术后VAS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数据差异性明显;P<0.05。
总之,对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指导,能够地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值得广泛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