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宏波 李晓琴
摘 要:在中国先进文化中,群众文化作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促进我国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是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文化建设的需求不断增长,贯彻落实做好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能够有效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展现城市人文素质与文化水平。所属群众文化管理部门需要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提升群众文化建设的实际水平,推动基层文化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本文主要围绕群众文化概念与实践的社会意义,重点分析了如何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与社会管理,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管理;创新
1 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1.1 扩大传播途径
为了有效地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其中重要的前提就是工作人员积极、充分地做好宣传。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前,唯有宣传才会大量地吸引人们积极地参加与支持,为开展动的打下坚实基础。目前,人类处于大数据信息时代,各类多媒体、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普及与应用。因此,相关管理者、组织者应当充分地结合时代发展特征,有效地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智能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开展宣传活动,精心策划、制作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宣传单张与网络推文,内容应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规模、特色、礼品、参与部门、投资方等,尽量引起社会热烈的反响。
1.2 集中、分散活动并举
当前人们对思想文化的需求与以往截然不同。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题也需要带有创新性,以更好地体现活动的特色。长期以来,群众文化的活动,通常依托于图书馆、文化广场、文化馆、社区宣传栏等组织,还需要得到当地有关机构的支持。如今,群众文化活动获取已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是群众的自发性,各社区由群众自发地组织与开展,且文化活动坚持“定时、定点”的组织原则,参与人员与广大关注群体逐渐增多,例如:城市广场、文化公园等,自发性形建了交易舞团、太极班、广场舞等规模较为庞大的群体,在没有专人带领的情况下,大量群众自发配备相关的娱乐器材,而一些拥有丰富经验、专业的人士也自发地进行现场授教。所以,群众文化活动需要进一步更新方式,提倡集中活动、分散活动并举,那么就可以更好地吸引一些个人与团体的加入,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与想法,做好思想沟通,共同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的活动。
2 突出示范作用
群众文化活动应当充分地体现示范、带头的作用,人们的谨慎心理特征导致了大部分人不愿主动尝试新鲜事物。然而,如果某个活动经过人们的尝试,且从中获益颇多的话,则自然会吸引其他人的追随与参与。这样的响应在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中也非常适用,有些文化中心尽管作为人民大众展开文化活动的主要阵营,然而,通常情况下,活动内容较为单一,没有在真正宣传意义上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所以,新时期文化宣导相关工作者应当在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敢于创新,把握人们的需求心理,密切关注社会热点话题,令群众文化建设活动更具有娱乐性、思想性、创造性,提升组织活动的水平。
3 如何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与社会管理
3.1 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活动的各种形式中参与人数最多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不仅融入到了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与每个人的社会生活紧紧相连。群众文化活动是社会历史进步现象中的一种,形式与内容都在持续发生变革。所以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管理方式,其根本目的是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文化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然而社会群众文化建设必须要紧扣这一根本目的,加大创新投入,充分发挥自身特殊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切实提高百姓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增强社会凝聚力与和谐度,不断强大社会管理创新的群众基础。坚持管理创新,落实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在满足群众需求、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创造力。
3.2 完善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
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光纤宽带家家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乡镇文化站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支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领域中,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信息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注重发展基层文化骨干、文化能人的积极作用,努力建设一支扎根于基层群众、热爱社会文化建设、适应新时代需求、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众文化工作团队,始终保持群众文化建设的高效活力。群众文化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生变化,也随着消费者的年龄阶段、个人品位、社会阅历、欣赏角度和知识结构的区别而产生很大的变化。舞厅、卡拉OK厅、音乐餐厅、电子游艺室、棋牌桌球室等迅速赢得人们的青睐,而原有的群众文化形式比较单调则呈萎缩的趋势。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和电视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它在人们自由时间中所占的支配比重,是任何社交活动都无法比拟的。所以必须扶持联建,努力形成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利用城市文化站、手机应用、广播电视、出版社、教育机构、体育馆等优质资源,对农村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聚焦和辐射功能,增加先进文化在农村的渗透力和扩大覆盖范围。
3.3 建立对农村文化的援助机制
积极招揽机关单位、企业团体、城市居民等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捐助,开展各种形式的城乡文化共建活动,重点扶持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设施以及举行农村公益性文化活动,鼓励各家庭或民营经济组织捐资组建文化大院、文化室等相关文化产业建设,通过自教自乐的引导形式根据群众的兴趣爱好组织相关的群体开展文化活动,逐渐满足群众的基本社会生活文化需求。通过不断地创新建设管理工作提高相对应的文化管理部门以及社会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创作目标以及管理策略,深入了解农村的基本生活文化以及文化氛围,经过分析探索,为农村基层群众创造更多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引导农村基层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中。同时深度挖掘关于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文化活动,并且积极推进城镇合体的文化方针,在农村的人才流失方面通过完善的发展机制,培养关于农村文化的建设人才带领群众文化的发展,为农村基层群众贯彻积极向上的正面思维,提高农村群众文化的基本质量。
4 结束语
根据上文的阐述,深入贯彻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对社会群众的身心健康以及国家形象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生活上的创新,对国家的重要方针“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群众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国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在社会活动中,也能够限制人们的健康行为,逐渐地取代人们以往的不良生活作风,对社会的后续良性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政府相关部分必须高度重视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加大力度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为国家的整体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參考文献
[1]胡守勇.关于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10(06).
[2]刘珊.浅谈如何发现和培养群众文化人才[J].群文天地,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