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梅,梁忠环
(青岛黄海学院,山东青岛 266427)
经济统计学专业注重加强学生的统计理论方法基础的培养,更注重训练学生在经济管理领域应用统计方法解决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一段时间以来,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理论、实践、应用不能很好地融合,忽略了学生实践、动手、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学校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据挖掘挑战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等实战演练项目作为经济统计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突破口,每年发动当届60%以上的学生参加经济统计学相关学科竞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能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多年实践,形成了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创新型人才。
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多次组织经济统计学专业骨干教师先后赴多个兄弟院校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多层次、多方面了解经济统计学专业发展的新动态、新实践,把握新知识、新要求,追求专业建设的新高度、新突破。经过研讨,达成共识:以学科竞赛的思想、精神和方法促进经济统计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进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经济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教育课程模块、独立实践教育课程模块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将学科竞赛的课程融入的各个模块的教育教学之中,通过实践抽象出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深入实践,循环攀升。学校将学科竞赛作为经济统计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晴雨表,从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实践能力出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匹配经济统计学专业10门专业核心课程和1个省级精品课程群,提出理论与实践、经济数据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基础能力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要求,再把这些能力融入日常教学和学科竞赛中。结合学科竞赛,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在经济统计学专业中开设数学建模专业必修和数据挖掘专业选修课程,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建模思想。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创设“创新学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群,促进经济统计学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并与学生的学业挂钩。
分工合作,有条不紊。每学期数学建模和数据挖掘类课程教学,均聘请具有数学建模和数据挖掘指导经验的优秀教师进行模块化教学,以统计学为基础,针对不同的题目需求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提倡和鼓励经济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师把自己所掌握的数学建模和数据挖掘的知识和方法用于生产和科学研究实践,突出经济统计学专业的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创造性,检验经济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经济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师已经或正在将建模思想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经济统计学专业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将建模课程和数据挖掘课程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研究实践,自2016年起,学生主持校内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9项,主持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
依托经济统计学专业学生成立统计分析竞赛社团,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强化训练。学校完善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泰迪杯”数据挖掘挑战赛、“深圳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组织、选拔、集训、参赛等一系列制度,将大赛结果作为目标绩效纳入师生考核中。经济统计教研室制定详细的竞赛实施方案,本着“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提高”的精神,做到“年初有计划、过程有落实、工作有总结、年终有考核”,动员学生人人参与,使大赛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率以为常,亦不废事。在每个年级、每个学期的经济统计学专业必修课和数学建模、数据挖掘等选修课的教学和考核过程中,择优选取具备建立数学模型、掌握统计分析软件和论文写作等方面能力的学生,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特长按照三人一队参加赛前集训,备战数学建模、数据挖掘等大赛。在培训中“注重过程、强调兴趣、扩大兴趣、鼓励创新”,持久培养、良性循环、以点带面、以老带新建立起一支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战斗力的竞赛队伍,将数学建模、数据挖掘精神和机制传承下来。青岛黄海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60%以上的学生参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近30%的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的奖励。
经济统计学专业学科竞赛建立了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经济统计学教研室与基础部数学教研室紧密配合,成立数学建模竞赛工作组,负责该赛事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教务处实践教学科负责组织协调参赛的经费管理、组织协调、赛事获奖表彰与经验交流工作。健全了数学建模竞赛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包括校级领导小组、院系竞赛工作组、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等职能部门和指导教师职责;以“泰迪杯”数据挖掘挑战赛为例,成立了由经济统计学教研室组成的优秀指导教师团队,从每年的2月底到4月底对参赛学生进行全程培训和指导。
经过了多年培养与锻炼,经济统计学教研室打造了一支稳定的、敬业精神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学科竞赛经验的指导教师队伍。他们丰富的知识能力、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从而为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指导教师团队开设数学建模、数据挖掘等课程,根据竞赛的内容制订详细的培训规划,强化赛前训练,引导参赛学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比赛中。通过学科竞赛,让指导教师受益匪浅,对于一些新的算法和软件,逼迫自己去学习并掌握;在竞赛之后,其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大大提高,在下一次竞赛反哺给参赛学生,使得师生共同进步;通过竞赛指导,竞赛指导组的教师每人都能运用SPSS、MATLAB、Python、Lingo、R 语言等数学和统计软件。
学校设立了经济统计学专业竞赛专项建设经费,建设了数据处理实验室和统计分析实验室,并配有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配备100台高性能计算机及辅助设施,包括多媒体、服务器、交换机,随时供学生竞赛使用,基本满足了经济统计学专业教学需要,同时也为参与学科竞赛的学生在竞赛场地、仪器、教学和培训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将学科竞赛纳入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计入一定的学分。根据竞赛级别,对获奖指导教师予以奖励,将教师指导赛前训练、参赛及获奖纳入教学工作量,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时并予以倾斜。每年按学生数量划拨一定的资金到院部用于开展校级学科竞赛筹备经费,用于学科竞赛的业务费、教师培训和指导津贴及参赛期间教师和学生的各种费用。按照竞赛的性质和类别及竞赛获奖的等级,进行奖励,包括学生赛前训练、参赛及获奖的学分置换和经费奖励政策。
围绕大学生开展数学建模、数据挖掘教学和竞赛等活动,不仅将数学建模和数据挖掘知识、方法和一些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并且将大学生现实世界和数学世界联系起来。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的实践,将数学思想应用于实际问题,取得在课堂和书本上无法获得的宝贵经验和亲身感受,促使学生更好地应用数学、品味数学、理解数学和热爱数学。学科竞赛不仅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而且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愈来愈多同学参与,有力地促进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自2011年以来,青岛黄海学院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组织147支队伍,获得奖项110项,其中国家一等奖2项、国家二等奖13项、山东省一等奖36项、山东省二等奖39项、山东省三等奖20项,获奖数量和比例在山东省民办高校中位居前列。学校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赛区优秀组织奖”。
自2016年起经济统计学专业教学团队,以学院统计分析竞赛社团为依托,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各级各类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荣获全国一等奖12项、二等奖46项,三等奖54项、优秀奖30项,共计142个奖项的好成绩,参与学生人次高达400余人。
该文结合青岛黄海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在学科竞赛方面的具体实践经验,总结学科竞赛从组织到完善的发展过程,探讨将学科竞赛融入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以提高该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