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背景下的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2019-03-22 22:07:12陈欣欣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3期
关键词:众创教育学生

陈欣欣

(三亚学院,海南三亚 572022)

在我国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每一个高校管理者都在着手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如今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培养人才的首要目标。创新作为现阶段时代发展的集中动力,加之高校毕业学生自身面对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十分必要。怎样在众创背景下开展中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每一个高校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以下为笔者对此给予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所谓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指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激发学生创新个性以及创业意识,促使其在经济、文化以及政治领域上进行创新,打造出扩展性发展的空间,且提供社会发展的一种探索性活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唤醒创新意识,对于教学的实践,需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对现有的事物产生疑问,组织学生采取科学的方式探索社会的奥秘。

其二,激发创新精神。也就是以唤醒创新意识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创新,敢于面对困难,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将创新意识进行新高度的提升,进而打破以往常规形式上就业带来的压力。

其三,训练创新思维。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训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包括项目实习、自主创业以及社会时间等。

其四,提高创新能力。创业的本质为创新形式上的一种行为,也是实际行动上的一种表现形式,全新的思想来源与创新。创业能力体现在创新性的精神以及创新实践技能,其作为创新教育的内化物质,是创业教育的核心与精髓。

2 众创背景下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价值

在众创背景下,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目标为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创业品格,进而促使学生发展为双创人才,保证学生长久的发展,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

其一,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期间,我国中现有的诸多行业都使用网络信息技术,且获得较好的成效。基于社会发展的角度,创新创业教育便于我国现有产业结构加以转型,加之高校为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集中场所,其更加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创新为核心培养优秀人才,进而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

其二,响应国家号召。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国家需要强化各所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而高校需要将创新视作学校发展的战略方针,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的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实。

其三,利于教育机制的改革。在众创背景下开展高校内部的创新创业活动,其作为教育机制的一个改革方式,推动教育行业的发展。同时高校学生作为民族和国家持续化发展的希望,高校需要给予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积极的利用教育改革的时机,深入地开展创新创业人才的教育工作,完善我国现有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

其四,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高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这是因为高校的毕业生今后可能会从事的工作类型有软件研究、管理与建筑等,这些行业的工作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由此高校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强化学生学习技能,进而提高学生整体素养。同时因为高校学生在毕业之后从事工作的领域上可能会出现人员数量饱和的状态,所以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利于降低学生就业的压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创新出自己的经营企业思想,给学生增加了选择岗位的机会,进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

3 众创背景下的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式

其一,创设创新创业教学机制。创建科学且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为众创背景下中国高校执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最佳途径,创设基础理论和实际训练相互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重点。

创新创业教育的设立目标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所以各所高校管理者需要借助创新创业教育,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创新创业的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学生自身创业的素质,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创新打下基础。首先强化高校中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在教育过程中的多个层面,甚至在初中以及高中也设立了创新创业课程,充分的说明了创新创业教育为高校中一项必备的教学内容,关注创业人才坚定信念和积极品质的培养,保证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创新创业人才需要具备全面性的知识与技能,最近几年,我国先进科技的研究成果已经渗透在多个学科领域中,经常可以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高校需要借助多种课程选取科学的方式,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开阔学生自身视野;创新创业人才需要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践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增加创业经验。最后是加强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教学活动。高校可以结合政府和相关行业提供的资源,设置一个创新创业的学习基地,组织学生走进基地中进行真实的体验,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效率。或者组织学生参与丰富的实践活动,把科学竞赛和创业专项训练以及学术交流等活动列入在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中,招聘专业教师充当指导者,进而保证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进行。

其二,强化创新创业教师的专业素养。首先借助高校中含有的师资力量,创建交叉学科优势互补的教育体系,营造出多种学科跨文化创新创业的师资团队结构体系。创新创业人才具备的专业知识需来源于教师的培养与教育,因此高校可以设置多种形式的选修课程,便于高校内部学科交叉交流以及师资团队的培养。其次挖掘社会中尤其是行业与企业具备的创新力量,教授学生诸多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借助校企合作以及专家讲座等活动,完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促使学生更好的和心中理想的行业接触。

其三,营造良好的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育管理者需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站在广义的角度上,校园文化为学校办学的精神和理念的代表,也是传统与理想追求的展现形式;站在狭义的角度上,校园文化为学校健康文化活动对于学生自身文化的影响结果。

要想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实处,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意识,高校需要致力于校园内部创新创业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思想,促使学生朝着心中的理想不断前行。首先高校管理者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创业空间,为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针对性的网络服务,创建创业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在平台中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其次建立创客空间,组织学生共同参与校园内部创新创业优秀文化的设置活动,形成高校内部创业文化体系,潜移默化地给予学生积极的思想与动力。最后高校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关心与爱护,时刻了解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了解,深入的政府沟通,促使政府意识到学生创业的重要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众创背景下的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依据当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现状,各所高校管理者需要深入地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以及在众创背景下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价值,结合创新创业教育需求以及学生创新水平,采取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创设创新创业教学机制、强化创新创业教师的专业素养、营造良好的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等,不断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优秀人才,推动我国人才市场的现代化建设。

猜你喜欢
众创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赶不走的学生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商周刊(2018年14期)2018-07-14 02:41:10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众创时代到来,杭州准备好了吗?
杭州科技(2015年2期)2015-02-27 15: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