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发展

2019-03-22 17:10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黄 月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的,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公司技术研究中心的彼得·卡尔·德马克(Peter Carl Goldmark)提出。新媒体是在报刊、广播、电视这三大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数字、网络、移动通信技术等渠道和终端,将信息提供给用户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1]

关于新媒体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学者众说纷纭,只是对新媒体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并没有形成明确统一的定义。综合学者对新媒体给出的定义,可以看出新媒体具有平等、迅速、直接、互动、重视用户体验、尊重个性的特征,被称为“第四大媒体”。[2]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深刻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互动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

二、校园新媒体的特点

1.时代性与多样性融合。新媒体信息的传播和接收都是即时的,用户可以借助新媒体工具在任意地点、任意时间随时发布信息,利用新媒体工具可以做到信息的即时通信。新媒体信息的传播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且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由新媒体发展的机遇紧跟时代步伐,创设更多新媒体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受众,都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3]

2.交互性与个性化共存。新媒体信息的传播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的单向式传播到现在的发散式传播。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有利于增加信息的来源、数量和反馈,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呈现几何速度增长。[4]同时,新媒体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人们可以通过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视频网站、微信、直播平台、信息交易平台等与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互动。当代大学生成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可以借由个性化的网络语言、网络段子等展现活跃的思想,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3.内容和空间的拓展。新媒体技术上的革新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内容的变化。新媒体既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一种文化形式,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新媒体也是知识技术应用创新的前沿阵地,拓展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加强了各单位、各组织、个人之间的联系,扩大了文化的覆盖面,为当今新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5]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1.新媒体的互动交流性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亲近感。90后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性比较强,还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阶段。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通过课堂传授和讲座报告等形式进行,新媒体的传播和应用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使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更强、交流程度更深。因此,新媒体的传播和应用为师生间搭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沟通平台,新媒体的交流即时性和平等性使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的隔阂有所减弱,增强了师生间的亲近感。[6]

2.新媒体信息的多样性有利于营造轻松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能够更迅速、直接、有效地发布和访问个性化的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能够更直接、更便捷、更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效果,营造轻松的教育氛围,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对学生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予以恰当和及时的指导、帮助。

3.新媒体的开放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新媒体的开放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特别对于部分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责任感缺乏的学生影响颇大。一些网络推手和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新媒体的开放性捏造事实、散布谣言,引发大量网民转发和负面评论,当代大学生特别容易受到思想上的冲击,对于新媒体中有关信息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和防御能力,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削弱了实际效果。[7]

四、新媒体影响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目前,新媒体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教育载体,新时期各高校对新媒体的应用应该更加积极主动,使用范围更加广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应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范畴,探索新媒体的新功能。

1.新媒体的教育功能。新媒体具有育人功能。新媒体自身具有的交互性、即时性等特点,使得思政教育工作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更加灵活、科学。但是,新媒体的个体性的特点也使得部分内容不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不符合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甚至会有暴力色情和极端行为的内容出现。面对这些情况,新媒体应当肩负起使命,教育者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必须立足于追求生命的意义,真正实现生命的价值。同时,根据人的思想活动规律以更加灵活的方式积极宣传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鼓励大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思政教育的内容涵盖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内容,帮助广大青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2.新媒体的导向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党的领导不仅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还包括一个重要的环节即思想领导。大学生是新媒体受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视野和思想直接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大计。面对复杂的世界形势,海量的信息通过新媒体传播,新媒体应当肩负起对党、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功能。

五、高校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为了了解高校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笔者对700名在校大学生发放《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55份。问卷主要从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态度、上网时间和对学习生活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展开调查。

1.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新媒体时间较多。据调查,轻度上网1-3小时的大学生占总数的42.83%,中度上网4-7小时和重度上网的人数分别占44.5%和12.67%。数据表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时间呈现上涨的趋势,大部分学生浏览网络信息的时间较长。

2.新媒体的应用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较大。调查显示,有43%的大学生能积极运用新媒体为自己的学习服务,34.83%的大学生对新媒体工具使用有些依赖,但能自己控制使用的时间,他们主要是利用新媒体浏览信息、观看视频、网络聊天、购物和游戏。

3.大学生对高校官方新媒体的功能关注度较高。根据调查,有30%的大学生关注官方新媒体发布信息,25.67%的大学生关注官方新媒体的活动宣传,21.33%的大学生关注官方新媒体与关注者的实时互动,18%的大学生关注官方新媒体开展的线上活动。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较为关注与新媒体工具的互动。

六、高校运用新媒体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高校在全方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扬长避短,适应潮流的发展,抓住主动权,积极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地。

1.把握新媒体发展趋势,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把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势相结合,建立以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为主,集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牢牢把握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2.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内容,创新校园文化形式。高校可以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和特点,结合新媒体的特性,用新颖的内容、丰富的线上活动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校园新媒体平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比如,高校可以通过引领行为文化,针对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社会交往、心理咨询、就业创业等各个方面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展示,可以通过信息发布、网络互动、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3.发挥舆论宣传作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处于新媒体环境中的高校应强化主流舆论的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提高舆论引导的凝聚力、公信力和影响力。高校应做好对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的引导工作,通过大量客观、权威、正面的信息发布进行引导,确保舆论热点的可控性。应加强校园新媒体宣传阵地建设,拓展舆论宣传平台,注重学生成长规律和新媒体发展规律,把校园新媒体建设成为主流价值观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与此同时,新媒体平台建立需考虑学生特点,为学生所接受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在平台中强化互动内容,让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参与其中,顺应学生个性的发展,提升校园新媒体的亲和力。

4.加强网络监管,重视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的培养。高校要加强网络监管,可以在青年学生中培养一批网络意见领袖,并对已存在的网络意见领袖进行培训,引导网络舆论的积极导向,培养大学生对网络信息清晰的甄别能力、分析能力,并能够较好地使用新媒体网络工具的技能,同时,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法律意识和网络道德修养。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