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区游戏材料的准备与制作策略探析

2019-03-22 15:56
成才 2019年3期
关键词:班组科学游戏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在幼儿园,游戏贯穿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五大领域的各项活动中。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提高幼儿认知能力、增强幼儿合作意识、促进幼儿创造思维发展等方面,游戏活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游戏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游戏材料,形形色色的游戏材料是幼儿乐此不疲的益趣“法宝”。为了让幼儿保持游戏的新鲜度,教师需要不断投放新颖多样的游戏材料来激发其持续游戏的热情。因此,游戏材料的准备和制作就成为了幼儿园区域游戏的重要环节,也是考验教师智慧的重要方面。如何准备能让幼儿爱不释手的游戏材料?如何激发教师的创作灵感?这些都成了我们教研工作者经常思考的问题。2018年,我们幼儿园以“科学区游戏材料的准备与制作”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下面,笔者将以科学区游戏材料的准备为探讨方向,谈谈我们的尝试和探索。

一、遵循《指南》要求,明确各年龄段科学活动的目标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都是围绕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而开展的,区域游戏作为一日活动中的一环,亦不例外。要开展好科学区的游戏活动,教师必须首先要对照指南要求,明确不同年龄段幼儿应达到的科学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在投放材料时做到有的放矢,有效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发展。

幼儿科学领域的学习目标随着其年龄的增加,要求会逐步提高,教师必须明确掌握这些目标和要求,才能设计和开展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如:3—4岁的幼儿,要培养他们好奇、好问的学习习惯,用身体感官去探究物体,关注事物的不同和变化等;4—5岁的幼儿,要培养他们多问,乐于动手、动脑进行体验探究,大胆猜测,学会比较并发现事物间的相同与不同等;5—6岁的幼儿,则要培养他们深入探究问题,自己动手动脑寻求问题答案,能用观察、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发现事物的不同或前后变化,会验证自己的猜测,做简单的调查计划和用符号进行记录等。教师只有细细揣摩这些目标细节,精准把握目标尺度,才能按目标要求设计活动方案,准备好游戏所需要的操作材料。

二、结合课程内容,理清各年龄段科学区游戏材料的特点

《指南》中指出,教师应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科学经验和技术手段解决问题,设计相应的游戏和探索区角,使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能不断延伸。具体来说,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身边看得到、摸得着、感兴趣的材料作为他们认知发展的媒介,供他们观察、操作。同时,还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不断充实和更换材料。投放的材料要注意在保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尽量满足低结构的要求,要方便幼儿在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游戏中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构建。

由于年龄不同,幼儿的兴趣点和游戏目标也会有区别,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关注不同年段幼儿的兴趣和目标,探索幼儿乐于参与的游戏形式,结合课程内容寻找符合幼儿年段特征和有利于活动延伸的游戏材料。小班幼儿的观察能力处于较低水平,经常只关注到表象事物较明显的特征,他们喜欢游戏化的体验。教师应侧重培养小班幼儿对周围环境及其变化的敏感度,对简单实验操作的兴趣。为此,我们应准备易于操作、外形直观、内容有趣的材料来引发幼儿的兴趣与探究行为,诸如吹气塑料袋、不倒翁、镜子、大小各异颜色丰富的球等等。中班幼儿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他们的好奇心强,喜欢研究事物间的变化。教师应侧重培养中班幼儿的探究意识和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让幼儿能够根据猜测的指向,关注事物之间的关系。据此,教师可以准备有变化、能比较、多层次的材料作为幼儿研究的内容,如:坡长不同、平面光滑不一的自制小“滑梯”,凸凹不平的各种镜子,由小到大可套装的纸箱等等。大班幼儿喜欢对事物刨根问底,乐于自己动手操作,研究的兴趣更浓。教师应侧重培养大班幼儿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创作能力。因此教师应准备实验性、科学性、合作性的游戏材料,让大班幼儿能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原理和生活中的简单材料进行科技小实验、小制作,如:探究磁性的磁铁、指南针、回形针;探究光影的手电筒、万花筒、三棱镜;探究声音的瓶子、打击乐、皮筋等。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科学活动中应达到的要求是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来递增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班级设计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和能力提升的游戏活动方案,准备适宜不同年龄幼儿发展的游戏材料。

三、基于学习与研讨,确定幼儿科学区游戏材料的准备及制作策略

为了让准备的游戏材料确实起到促进幼儿科学领域认知能力的发展,我们召集老师就科学区材料的准备工作开展了多次集中学习和分组研讨,以《指南》为理论依托集思广益,以动手创作、游戏体验为成果检验,以评价总结为经验提升,不断总结和提炼科学区游戏材料的准备和制作策略。

(一)开展多样化学习活动,做好游戏材料制作的前期铺垫工作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为了让老师们准备的材料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的创作活动,我们坚持打牢理论根基。我们深入学习《指南》内容,为游戏材料的准备做铺垫。如:学习《指南》中有关“科学领域幼儿应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教育建议”时,我们采用抢答积分的游戏形式激发教师学习的兴趣,帮助老师更深入地认识和掌握其中的要义。我们将教师分成小、中、大三组,每组设置10个相同问题,譬如:“幼儿能感知区分物体哪几个方面的特征?”让三个组参与回答。通过相同问题的思考和剖析,帮助老师们清晰地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认知能力的区别,让他们在教学实践时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游戏材料,如何开展适合的游戏活动。

为了明确游戏材料的特点,我们还开展了以“科学区角材料的准备”为主题的研讨学习活动,明确了科学区角材料的三个主要特点:其一是材料的多样化,即材料不限于一幅图、一堆玩具,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物品都成为数学游戏的材料,如:自然材料,包括树叶、沙、石子、水、土等;成品材料,包括计算器、七巧板、算式卡片等;废旧物品材料,包括线头、布条、塑料空瓶等;辅助材料,包括沙盘、剪刀、纸等。其二是材料的充足性,即提供的各类材料能满足数人同时操作,这样既有利于幼儿对材料产生兴趣,又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其三是材料的广泛性,即提供的材料要做到难易结合、繁简结合、单一与多功能结合,能激发幼儿反复尝试的兴趣,真正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我们希望经过系统的研讨和理论指导,帮助老师们更加明确材料制作的方向,助力教师在材料使用设计时的思维更加活跃。

(二)明确设计流程,整合家园资源共同制作游戏材料

教育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践行才能被教师吸收内化,成为指导教师日常工作的行动指南。为了让老师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幼儿园开展了以“科学区游戏材料的准备和制作”为题的三轮活动,通过全员教师“同参与、齐制作”的活动来普及科学活动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升教师组织科学区角游戏的能力。

首轮活动是“游戏材料准备流程图”的小组设计比赛。比赛时,三组老师分别围坐在一起进行商讨,用40分钟的时间完成策划和分工设计,然后各选派一名老师介绍设计内容。小班组的教师从科学活动的教辅资料中挖掘出可以延伸的活动内容,拟定了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协助完成材料准备和制作的方案。中班组则制定了分工协作的方案,即所有的主班老师负责游戏材料的设计,所有的配班老师负责材料的收集,材料的制作全员一起完成。大班组将教师分成三组,将需要准备的材料分成三类(数学游戏类,科学常识类,闯关益智类),各组分别完成一类材料的准备及制作。

第二轮进行的是“我为孩子做区角材料”的家园协作活动。在科学区游戏材料的创作环节,老师们广泛动员家长和小朋友参与到活动中来。在老师的号召下,家长和幼儿收集了许多废旧物品作为原料进行加工或创作,丰富了区角活动材料。

第三轮进行的是“科学区游戏材料”的展示活动。三个小组准备的游戏材料汇集在多功能室呈三列排开,小组老师对部分游戏材料进行了详细的功能和玩法介绍。在聆听和观察中我们发现,小班组的游戏材料简单、易操作且模样可爱;中班组的材料丰富,以半成品改造的材料居多;大班组制作的大多数游戏材料既好玩又具有很强的探索性。

通过多轮活动的开展,教师们对设计流程更为熟悉,也更有信心整合家园资源,为幼儿准备丰富而充足的游戏材料了。

(三)强化实操验证,紧抓反思环节完善材料准备细节

幼儿快乐的游戏体验才是老师们期待的成果肯定。为了更好地组织游戏活动,实现游戏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我们通过教师的分组观摩,观察不同幼儿对游戏活动材料的不同喜好,以此来反思和完善我们游戏活动中的材料准备工作。

在小班组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们观察到进入科学区的幼儿都表现出了对新游戏材料的喜爱,大多数的幼儿都能投入到操作中,但也有少数幼儿在不停地替换手中的材料,游戏材料体验的持久性不强。从性别喜好方面观察,女孩比较偏爱直观的操作材料,喜好色彩艳丽的游戏,如“数花”等;男孩比较喜欢富于变化的操作材料,喜欢像“打怪兽”这样的动感游戏。从不同年段幼儿的喜好方面观察,中班组的幼儿喜欢挑选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半成品材料;大班组的幼儿更青睐具有挑战性的材料。

游戏观摩活动结束后,我们组织全园教师开展了一次“科学区游戏材料的准备与制作”研讨交流会。会上,老师们对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活动中许多好的做法,如:分阶段实施的教研活动,使老师们能有条不紊地参与其中;研讨形式丰富多样,有助调动教师们参与的积极性;用《指南》的专业知识来引领教师,能帮助教师把握材料准备的方向;调动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有助教师体验集体的力量,分享团结协作共同成长的快乐。

俗话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研究的过程中,老师们也发现了许多不足,如:教研能力较为薄弱;创造性思维易受他人的干扰、牵引;游戏材料多元化使用挖掘得不够……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改进和完善的问题。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因此,教研反思是提升我们工作效能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学会用这些反思中获得的经验促进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教育的缺憾中,我们将不断反思、总结、提升。幼儿园科学区游戏材料的准备和制作策略等研讨活动,将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欢
班组科学游戏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创建“放心满意班组” 打造精品班组品牌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