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马工程”为依托的“学习筑梦”行动
——以长春师范大学为例

2019-03-22 15:41:36耿毅乾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青马工程青马师范大学

耿毅乾

(长春师范大学 党委宣传部,吉林 长春 130032)

青年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参与者、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群体,青年学生的思想形态直接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长春师范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开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几年来,学校党委始终高度重视“青马工程”工作,经过实践和探索,按照“在继承巩固中创新,在改革创新中发展”的原则,不断完善“青马工程”工作体系,努力将其建设成彰显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特色的“灯塔工程、铸魂工程、种子工程”,巩固和创新学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品牌。2018年,学校按照吉林省“学习筑梦”行动要求,依托“青马工程”组织运行体系及培养模式,以吉林省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基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中心和新时代传习所等为平台,将吉林省“学习筑梦”行动与学校的青马工程和“学习筑梦”行动紧密结合,不断开创大思政教育的全新局面。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是指大学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现实政治体系及其运作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以及与政治体系保持一致的价值取向和相应的行为活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政治认同如何,不仅关系自身政治素质的高低,而且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长春师范大学自2012年启动“青马工程”以来,不断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有更好的条件去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发展与深化,使他们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在心理上和情感上对当前中国的政治体制产生认同感,提高了他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

2018年,吉林省全面开展“学习筑梦”行动,吉林省高校工委启动“学习筑梦”思政选修课。长春师范大学党委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培养方案和工作模式,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学校将“学习筑梦”选修课作为一门综合素养类思想政治教育示范课来建设,紧紧围绕“学习新思想,共筑中国梦”这个主题,重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学习的紧密结合,推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从不同的专业角度教育引领大学生将“青春梦”融入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二)提高大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理论指导实践,是指广大青年学生在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后,将其运用到学习、生活、工作等实践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会贯通,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长春师范大学“青马工程”重视培养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将实践砥砺纳入“青马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校在校内为学生安排内容丰富、系统、详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同时,组织学员走出校园,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将理论和现实有机结合。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优秀的“青马”学员代表赴井冈山理想教育革命根据地学习与实践,到通化重走抗联路,追溯红色记忆,使学员通过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逐步完善自身人格,加强和提高党性修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此外,学校“青马工程”还以志愿服务工作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落脚点,积极开展支教助学、帮贫扶困、社会服务、文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学员在校内、社区、军营、基础教育一线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和培养崇高的道德感、使命感,并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切入点,拓展学员综合素质。先后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抗日战争胜利纪念及国防知识宣讲活动、寻访抗战老兵记录老兵口述历史活动以及系列社会调研活动,让学员走出象牙塔,深入了解社会基层、砥砺思想的同时锤炼意志,提升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二、以“青马工程”为载体,推进“学习筑梦”行动

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师生头脑,2018年年初,吉林省高校工委以“学习新思想,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在全省高校启动实施了大学生“学习筑梦”行动。长春师范大学党委将大学生“学习筑梦”行动作为新思想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坚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积极延展、深化“青马工程”,制定《长春师范大学“学习筑梦”方案》,通过对“学习筑梦”班、“学习筑梦”课堂、“学习筑梦”园地、“学习筑梦”小组建设的领导和指导,根据学生特点,不断创新学习教育方式方法,坚持开展接地气、有温度的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教育效果,切实做好“青马工程”和“学习筑梦”在长春师范大学学生中的全覆盖。

学校以“青马工程”为抓手,成立“学习筑梦班”,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中选拔出100名左右学习成绩、思想道德突出的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配合开展思政第二课堂,以学院为单位,打造“学习课堂”,组织学生骨干统一学习,提升其理论素养。通过定期培训、专人辅导讲授以及定期举办学习心得交流会的方式,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学院中以班级为单位开设“学习园地”,利用图书资料、展板墙报,结合专业特色知识和班团活动,利用QQ等现代网络手段,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传播。在班级中以寝室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由寝室长负责,号召同学学习新思想,定期写学习日记,并在课下进行交流,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活化、日常化。

三、长春师范大学“学习筑梦”工作的创新举措

(一)理念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国家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就要有先进思想的引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长春师范大学党委在“青马工程”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工作思路,与时俱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学习筑梦”的不断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师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加强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目标新——以立德树人为指引,实现“青马工程”和“学习筑梦”的全覆盖

自2012年实施“青马工程”以来,长春师范大学始终坚持“培养一批精英,带动一带学生”的精英式培养理念,每年都会在学生中优中选优,进行定额的精英式培养。在十九大召开之后,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将“学习筑梦”与“青马工程”进行了深度融合,打破了原有的精英式培养模式,从四个层面对全校师生进行全覆盖的培养模式,力求实现青马师生互促共进、“学习筑梦”全面覆盖。

(三)举措新——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设定“学习筑梦”选修课

自吉林省高校工委启动“学习筑梦”思政选修课工作后,长春师范大学将“学习筑梦”选修课作为一门综合素养类思想政治教育示范课来建设。学校党委集中各部门进行学习研讨,制定课程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遴选优秀师资,对课程建设进行指导、督查和评估。

学校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围绕大学生“学习筑梦”行动总体目标,结合师范院校特点,确定了一系列具有学校特色的理论教学专题。

在理论教学环节,基本覆盖了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将新思想的有关内容作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在实践教育环节中,做到实践与理论教学专题相互对应、环环相扣,把原本分散的学团活动聚焦到“学习筑梦”主题上来,融入“学习筑梦”课程体系当中,同时进行一体化设计、一体化考核。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的紧密结合,打通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既让学生全面掌握新思想新理念,又激发了大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筑梦”行动的热情。

学校将“学习筑梦”选修课共设定24学时1.5学分,在一、二年级(即1—4学期)开设,主要采取大班授课、专题讲座方式进行。每个专题理论授课2学时,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教务管理系统进行选课,每学期至少选择3个专题,四个学期完成12个专题全部修习任务,并参加相应的实践活动,获得相应的学分。在学习考核方面,理论教育的考核由授课教师负责,占考核成绩的60%;实践教育的考核由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负责,分团委具体实施,占考核成绩的40%。课程结束后,学校将综合学生四个学期的总体表现,在全校评选出100名“学习标兵”。

此外,学校还努力尝试“4+X”的学院层面学员培养方案,即学院在完成理论教育、实践砥砺、行为养成、迭代传承四项培养内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本学院实际特点,讲授与学院文化和特色、专业相匹配的培养内容,使学生的培养内容更具专业性与实效性。

四、结语

长春师范大学在开展“青马工程”与“学习筑梦”的工作中,不断巩固和创新,融入新时代元素。学校党委也积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使学校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基础牢、工作实、方向明、效果好”的特点,形成“青马工程”工作求真务实的良好局面,发挥了“青马工程”工作的品牌效力。

猜你喜欢
青马工程青马师范大学
创新“青马工程”实践持续夯实“青马工程”广州模式
参考答案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长江丛刊(2018年8期)2018-11-14 23:56:26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商情(2017年9期)2017-04-29 02:12:31
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四化”研究
高职院校“青马工程”与学生党建的衔接路径探析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
环球市场(2016年14期)2016-11-28 10:57:46
信仰教育视角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问题与对策
世纪桥(2015年9期)2015-10-17 05:59:29
高校党委如何占领青年的信仰阵地——以长春师范大学“百优青马工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