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扶贫的作用机制、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

2019-03-22 13:14
财政科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

刘 杰

内容提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促进就业增收的独特优势,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本文在分析文化产业扶贫理论内蕴的基础上,剖析非遗扶贫作用机制中存在“外驱力”与“内生力”的关系,“静止本能”与“动态本领”的关系,“输血”与“造血”的关系,探讨了非遗扶贫实践困境,即非遗扶贫理念的非系统性、非遗扶贫制度体系不健全、非遗扶贫创新动力不足。最后以非遗扶贫的现实问题为导向,提出路径优化,即转变非遗扶贫思维,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非遗扶贫实践;注重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非遗扶贫制度体系;注重产业关联,营造多产业共同扶贫格局。

一、引 言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把产业扶持列为扶贫措施的首位,要求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出台专项政策,统筹使用涉农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等[1]。2018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提出要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但产业扶贫有些地方还存在着产业独立、企业发展独立、经营理念独立等单兵作战的情况,并未发挥产业的关联效应,并未将产业、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之间的经济关系链接起来。产业扶贫是以产业发展为杠杆,坚持市场为导向,把帮扶资金转化为产业投入、劳动报酬、公益岗位补贴,转变直接给钱给物或无条件送股分红的帮扶方式,以“按劳取酬、优先优酬”的帮扶方式,促进贫困人口由“等脱贫”转化为自力更生脱贫的扶贫开发过程,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工作。而赋予非遗扶贫“文化”的教化属性和在自身属性基础上对社会环境的作用能力,可将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融为一体,共同发挥作用。目前学术界对文化扶贫的研究聚焦在哲学、经济学、法学等角度对精准扶贫的内涵阐释,以及对产业扶贫的实践模式、经验性探索,对非遗的研究多聚焦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以及非遗的应用与创新,而非遗扶贫鲜有学者进行专门探讨。非遗扶贫兼有文化扶贫、教育扶贫和产业扶贫内蕴,本文将从文化产业扶贫的视角探讨非遗扶贫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

二、文化产业扶贫的理论意蕴

(一)发挥经济功能,明确扶贫靶向治疗目标

2005年6月在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他强调,“文化产业既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门类,也是体现先进制造业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我们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最终的目的一个是为了更多地赚钱,如产业高端化等;一个是为了更少地消耗,建设节约型社会。”[2]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首要功能是经济功能,现已成为多地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以文化产品传递价值,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中创造物质财富、涵养税源,积累社会财富。而以文化产业为本体的知识经济、思想分享、知识产权、娱乐身心、信息产业的文化财富含金量,大大超过了传统的物质形态的含金量。特别是文化产业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对其教育教化功能以及对消费者思想观念的引领,实现了思想引领和经济较快发展的齐头并进,使扶贫靶向更加精准有效。

(二)发挥政治功能,凸显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文化产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一种重要方式。文化产业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化功能。虽然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在“主体的性质、发挥的职能、资金的来源、运营的机制、调控的方式”[4]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将文化产品置于核心地位。在大众消费文化产品时,会在增长知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愉悦身心、涵养感情、丰富审美、宣泄情感等过程中彰显价值理念和准则规范,深受文化涵育。第二,保障意识形态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5]不言而喻意识形态工作在全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何等的重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多元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如何理性看待融和、有效应对碰撞,加强自身文化自信,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巩固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价值,是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课题。文化产业作为意识形态呈现的一个重要载体,不仅可以促进民众形成更多政治共识、社会共识,促进社会稳定,还可以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自由主义等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以及西方中心主义的政治渗透中构筑一面铜墙铁壁,维护好国家的政权稳定。精准扶贫中文化产业的助推作用不仅加强着党的领导,夯实着组织基础,而且还可以将社会新风俗、新风尚等内容在文化产业的扶贫中得以推进,时刻落实着精准脱贫思想,体现着党的宗旨和性质。

(三)发挥社会功能,扭住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

文化产业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整合功能。“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基础”[6],在文化产业扶贫中,也是个体与文化企业的互动过程,发挥文化对独特个性与人格的形塑,并通过文化产品的制作自然内化和提升生活工作中的角色扮演技能,改变“等靠要”的他救思想,树立脱贫致富的“自救”意识,使就业中的农民工、留守妇女、残疾人等群体在传统的生活工作理念中重新习得新知、新技,实现个体发展社会化,真正让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思路得以落实;在中老年的就业群体中实现青年等晚辈群体知识与技能反向传递的逆向社会化,解决特殊群体的脱贫工作和政府的兜底压力。

三、非遗扶贫的作用机制

(一)脱贫“志”“智”结合,解决好“外驱力”与“内生力”的关系

“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7]从致贫原因看,有些地方“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不思进取,不进城务工,不学新知识,安于现状,缺少激活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有效措施,仅仅靠乡村组干部的口头宣传难以奏效。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面对这些情况,要“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8],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虽然贫困但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了人们的精神面貌,是扶“志”的重要来源。而非遗文创的发展蕴含着多种专业技艺,需要认真研习而得,是获“智”的重要渠道,因此,发挥非遗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扶志”“扶智”作用,旨在“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9]真正让扶贫主体的“外驱力”转化为扶贫客体的“内生力”。

(二)脱贫要“技”“礼”结合,解决好“静止本能”与“动态本领”的关系

“技”和“礼”是指在工作中所培育的一种非学校教育谋生技能和修养行为。非遗产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具有技能和礼仪的双重教育教化功能,这是文化类企业相对其他企业的差异性功能。非遗扶贫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工作需要为中心,通过完善新技能更新学习机制,及时解决因丧失技能和没有技能群体的就业,杜绝“等政策、等文件,靠国家、靠政府,要资金、要项目”的思想,促使本领动态化,而非本能静止不前。礼仪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用文化企业经营管理和非遗文创产品具体制作的程式就是个体内化律己敬人爱人的过程,无意识当中对增强沟通能力、提升审美品位、丰富情商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礼仪”与“技能”则具有正向关系,一位具有良好内在修养和素质表现以及与人尊重友好习惯的人一定不是慵懒消极、只会诉苦、“等靠要”的人,相反必然有利于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用自己的本领获取更有尊严的生活。

(三)脱贫要“资”“业”结合,解决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

送钱、送物的传统扶贫方式对扶贫对象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不劳而获”,对扶贫主体而言是一次性“输血”行为,无法使机体自身开启“造血”功能,导致扶贫治标不治本。究其原因在于扶贫资金缺少产业依托,无法使资金持续产生收益转化为资产收益扶贫。在非遗扶贫过程中可以因户施策、因人而异采用技术入股、资源入股等方式,将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有机结合,发挥资产收益扶贫作用,搭建起事业发展平台,做到“资”“业”结合,才能使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有了源头活水,真正使返贫现象有效遏制,使富裕生活长长久久。非遗技艺的培育方式,也有助于增进贫困农户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升农户扶贫项目的参与能力,真正实现农户的自我“造血”。

四、非遗扶贫的实践困境

目前我国非遗扶贫在思维理念、制度建设、动力提升等方面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制约了非遗扶贫工作成效的进一步提高。

(一)非遗扶贫理念的非系统性

非遗扶贫的重要渠道是实现非遗产品的消费,其包含着需要、感情、文化、知识等,是一种符号体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认同,是一个“价值理性”先于“工具理性”的消费过程。长期以来,我国非遗扶贫的实施面临诸多思维观念的障碍,在推进非遗扶贫开发项目中多是零散的、形式的、阶段性的,缺少非遗扶贫设计的系统性,从而导致扶贫的实效性受到制约。第一,零散化。一个地方不同的文化因素不能有效地整理整顿,不能将其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民族非遗文化主张、文化意识、文化实践和文化成果相互割裂而存,无法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的文化整合。第二,形式化。非遗中的丰盛、自由、进步、平安、和顺、个性化等会支配人们行动的基本价值观没有得到有效挖掘,还存在于表层,同时一些地方在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等工作中存在“盆景式”打造,没有将非遗文化做深、做实、做出效益。第三,阶段化。文化系统的发展具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有序性等特征,它包括合理的生成结构、有序的演进过程、稳定的传承体系三个不同层次,并且文化主体还要能及时有效地化解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使文化系统能维持原有的基本性质,保持非遗开发运作的秩序性、规范性和连续性,使非遗文化在传统与现代冲突中相对缓和,使文化结构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而不是就脱贫攻坚的需要采取功利式开发和塑造,而是在基于文化系统生成与发展的规律中发挥非遗扶贫功能,融入地方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二)非遗扶贫制度体系不健全

构建完善的非遗扶贫制度体系,是推进非遗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然而在现实中,非遗扶贫面临制度供给不足、协同不足等现实困境,致使非遗扶贫实践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无序与低效。

1.制度供给不足。当前国家和地方出台非遗扶贫制度类文件较少,非遗扶贫的制度体系尚不完善,缺乏针对不同形态非遗扶贫的具体制度安排,扶贫主体单一,而且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也不健全,如管理制度、组织制度、运营制度等均存在缺失。而在非遗的保护与开发上,公私合作等方式植入扶贫领域中,由于缺乏完备的规约机制,在非遗促进就业增收中难以找到最佳的切入口和突破点,这大概也是当前很多区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地方进行非遗扶贫开发的普遍困境。如苗绣,传统苗绣在现代工业技术中被模式化、固定化和单一化,其自由创新的技艺遭到肢解,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复制品。如陶的现代生产主要工艺为配料→制泥→制坯→配釉→施釉→烧成,“料”和“釉”是核心要件,而一些地方长期存在盗采瓷土不制止、不报告,非法盗采现象严重等问题。

2.制度协同不足。非遗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部门的制度协同,不止于单纯文化和旅游部门的政策和规定。实践证明,非遗扶贫的问题是非遗产品研发疲软、非遗产品供需失衡,而问题产生的根源则是“非遗文化”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系统之间及部门之间缺少联动机制,非遗文化和产业发展缺乏协调统筹,导致部门之间形成单一化的非遗扶贫治理格局,而非形成共建共享机制。进而对非遗扶贫开发缺少系统谋划,降低了非遗扶贫的效率。如不同非遗文化产业之间、非遗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以及产业规模的扩大,产品知名度的提高,产业工人的培养,品牌影响力的提升,生态环境的保护,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确立,自然资源保护的权责、流转、监管等方面均非一个部门可以完成。

(三)非遗扶贫创新动力不足

非遗研发与转化机制滞后,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有的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有的不能与时俱进,偏离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法研习过程漫长,年轻人无兴趣,致使后继无人,是影响非遗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和非遗扶贫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创新人才不足、创新机制缺失、创新载体单一。

1.创新人才不足。2018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入选名单的1082人中,80岁以上的107人,70~79岁的237人,60~69岁的287人,40~59岁的444人,40岁以下的7人;平均年龄63.29岁。其中,少数民族的有339人,占比31%;男性820人,女性262人。从官方公布的数据不难看出,非遗传承人面临年龄老化,观念转变较慢,“祖宗之法不可变”等只重继承不重创新的守旧观念依然存在,文化创新意识薄弱。加之年轻人外出务工增多,后喻文化不足,理论创新不深入,对非遗产业的发展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影响到非遗产品的创新和深化,“人亡艺绝”,无人递补情况频出,严重制约非遗扶贫工作的稳定性、时效性。

2.创新机制缺失。当前非遗创新驱动脱贫攻坚所需的体制机制建设尚不完善甚至缺失,在文化创新的市场准入、资金配置、人才流动、产权保护、成果转化等方面,还相对滞后,与充分依托传统工艺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非遗文化企业以及民族文化合作社等农村新经济组织在追求管理创新的内在机能和运转方式上尚显落后,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不清晰,缺少长远发展规划,对将观念、理想、情感、情绪、态度、信仰,道德情感、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文化元素转化为市场需要的非遗产品之能力不足。

3.创新载体单一。非遗扶贫是联结经济与文化的社会活动,其扶贫对象既是“生产者”角色的重要扮演者,又是“消费者”角色的重要维护者。当前,贫困地区的非遗文化开发过于守旧,对自媒体、抖音短视频等新兴媒介利用少、利用率低,如对抖音涨粉、抖音引流、抖音运营变现一无所知,甚至一些地方完全不会运营,又无资金托管专业机构经营,止步于域内宣传营造,无法构建开放平台,导致非遗扶贫中的精神空间、物理空间、网络空间不能实现有效衔接,缺少对消费者家庭、消费者群体、消费者阶层、消费者文化、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心理等方面的分析研判和评估应对,除在非遗产品中具有的表现性、主观性、宗族性、传统性和装饰性等特点以外,对同质化、缺乏深度等问题突破思路较少。

五、非遗扶贫的路径优化

非遗扶贫亟需在转变理念、构建制度、创新机制方面下功夫、求突破,方可有效化解非遗扶贫实践中的困境,从根本上保障非遗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以实现预期目标。

(一)转变非遗扶贫思维,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非遗扶贫实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和指导意义,对探索和深化非遗扶贫实践的规律认识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1.敢于创新、善于创新。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非遗扶贫是在非遗文化保护的基础上发挥文化自身的教化功能,开展手工技艺类等非遗文创开发的实践探索,坚持保护先于开发、开发助于保护的原则,与时俱进,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敢于突破“从一而终”的思维定势和“一成不变”的传统经验束缚,善于创新观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推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元江县“哈尼族棕扇舞”,形态逼真、舞姿优美,其舞形动作“36式72招”可以采取卡通呈现方式制作成手机外壳、服装精美袖标等文创产品,而非单一化的舞蹈演出,确保非遗扶贫的效果更好。

2.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注重统筹协调,发挥非遗在减贫脱贫中的重要作用。非遗扶贫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性,各地在开展非遗扶贫工作中应全局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增强非遗扶贫与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交通扶贫、金融扶贫等方面的有机统一,增进志智双扶与非遗扶贫的融合度,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统筹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整合扶贫资源、社会资源,提高专家学者、文化名人、青年创业者等参与非遗文创,解决一些地方提出的文化强乡、文化强县、文化强市等发展战略的空洞性,避免只提文化重要性不提如何“强”的路径,切实提升非遗减贫、脱贫成效,助力文化振兴。

3.深化改革,加大开放。机遇与挑战并存,竞争与压力同在。非遗扶贫是非遗应用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实践,排斥改革和拒绝开放必将被社会淘汰,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如省级非遗项目华宁陶器制作技艺在新兴科技背景下的生产制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但纯粹的现代生产工艺在艺术品市场上竞争力呈下滑趋势,市场对天然烧制而成的陶制品更加情有独钟。另外现代的技术手段需要更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在用人层次上要求更高。不论传统陶艺还是现代陶艺从资源开发、泥料精制、工艺制作、釉料配比、烧结成型、包装销售、设备装配、产品运输,到营销网络,都需要深化改革和加大开放,实现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有序解决留守妇女、空巢老人和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如泥料来源由村民将其土地上的泥料售卖陶企,做到提高农民自有资产收益,实现陶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构建艺术陶瓷、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工业陶瓷方面的产业链条,助推农户脱贫。

(二)注重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非遗扶贫制度体系

突出制度建设是增强非遗扶贫工作有序性、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能否发挥非遗开发促进群众增收的关键。

1.增强制度建设动因的指导性和约束性。开展非遗扶贫需要明晰发展方向和实践路径,如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志智双扶”作用,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增收渠道,激发内生动力等。一方面,确立非遗开发的规约,如在文创过程中,维护好文创产品的著作权、商标权及专利权,明确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另一方面,建立多元主体共建非遗扶贫制度,以非遗衍生链条为核心,明确文化和旅游、教育、扶贫、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同责任,以系统之力推进非遗扶贫工作。

2.强化制度建设目标的鞭策性和激励性。非遗扶贫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负责非遗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有满腔热情和创新担当,始终做到富有艺术创造性,推进非遗扶贫,在制度建设目标中始终做到凸显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导向,对广受市场认同的文创作品和专注于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人员要加强激励和鞭策。

3.增强制度建设内容的规范性和程序性。非遗开发的扶贫应用原则、非遗就业工坊的管理方法、非遗文创产品的营销方式等方面都要理出规定细则,同时将非遗扶贫的规划编制、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和效果评估在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为依据的基础上做出明确规定,从而规范非遗扶贫主体的工作和活动,提高非遗扶贫的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为非遗扶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注重产业关联,营造多产业共同扶贫格局

非遗于扶贫中奏效是资金、人员、技术、信息等要素流动的结果。提升非遗扶贫成效,需要集聚市场资源要素,加强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之间的关联性,推动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有序衔接,融合产业生产、研发、推广和文化、旅游、休闲等要素,规划建设非遗产品销售展示区、非遗展示馆、游客接待中心、城市规划展馆、客栈、茶室、餐饮等一体的创意园,提高某种非遗产业在全行业综合竞争实力。在宏观布局上,一是要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深化“非遗项目+传承人+基地”“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户”等模式,全面融入非遗扶贫产业发展之中,以不同的发展样式、表现形式、运营方式呈现文化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发展格局。二是与当地旅游充分融合,把非遗开发纳入到上一级文化旅游整体框架中,做到点线结合,打造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全域旅游图景。充分发挥文化创新、商品制造、市场交易、旅游娱乐、综合服务等功能,在焕发新的生机活力的同时助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进而拉动就业,增加财政税收,提高文化产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的贡献度。三是做好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扶贫的互动。增强非遗扶贫的附带性,加大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特色农业的有序衔接,举办好民族节庆活动,发挥“非遗+”效应,通过招商推介会的方式将特色农产品销售出去,充实贫困户养殖项目、蔬菜产业发展项目、水果产业发展项目等,促进养殖业、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同提升,形塑“非遗+扶贫”的共建格局。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点赞首届丝绸之路玉石文化产业博览会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