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晓雅 何红艳 宋微 孙长得 李洪英 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当今“教育扶贫”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党和国家始终将教育扶贫作为扶贫开发、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同时人口老龄化下,教师退休后养老模式单一,有继续发光发热的价值需求。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银龄讲学计划实施方案》,公开招募优秀退休校长、教研员、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等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讲学。因此,有效开展城镇教师退休后志愿扶贫支教愿意调查,对于解决贫困地区师资水平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探索城镇退休人员价值养老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调查采用线上、线下问卷形式与实地走访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石家庄城镇教师退休后志愿扶贫支教意愿进行调查。调查范围为石家庄市区大、中、小学各5所,共计15 所学校的在职教师和部分退休教师。发放调查问卷400 份,回收375份,有效问卷370 份。有效问卷中,女性占52%,男性占48%;50 岁以下的人群占23%,50-60 岁的人群占48%,60-65 的人群占29%;专科学历占10%,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0%。总的来看,研究样本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本次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当前农村教育贫困、退休人员养老的现实,设计了城镇教师退休后志愿扶贫支教意愿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城镇教师退休后志愿扶贫支教的意愿、支教的意义、获取支教的途径、影响支教的原因等多方面。
在退休后志愿扶贫支教的意愿方面,81.4%的教师选择了愿意去支教,18.6%的教师表示了不能去支教。在支教意义的认识方面,认为意义比较大的教师占44.67%,认为具有一般意义的占21.56%,只有24.67%的教师认为意义不大。在获取支教途径方面,我们选取了对《银龄讲学计划实施方案》的了解度,发现6.44%的教师很了解,14.67%的教师有一定了解,而76.22%的教师只是听说过,2.67%的教师完全不知道。在影响支教的原因方面我们采用的是排序方式,调查发现教师的个人条件总体大于被支教方条件;个人条件当中,排第一位的是身体健康条件,第二位是家人支持程度,第三位是经济支持程度;被支教方条件当中,被支教学校领导重视和当地教师认可度排第一位,当地的医疗条件排第二位,当地生活条件排第三位,当地交通条件排第四位。
从石家庄市部分学校教师退休后志愿扶贫支教意愿调查结果来看,城镇退休教师退休志愿扶贫支教存在一定特点。
1.绝大部分城镇教师退休后是愿意去贫困地区支教的,能够认识到扶贫支教的重大意义。不到20%的教师退休后不能参加扶贫支教,其主要原因是各种个人的现实条件不支持自己去扶贫支教。这些教师很多表示若是条件允许还是非常愿意去扶贫支教。近80%的被调查城镇教师认识到了退休教师扶贫支教利国、利民、利己的重大意义,因此对这一支教活动的支持度很高。
2.城镇退休教师扶贫支教的宣传不够。对于国家提出的《银龄讲学计划实施方案》这一国家政策,只有不足20%的教师有一定了解,这一政策的宣传力度够不,绝大部分教师即使想去扶贫支教也不知道合适的支教渠道。
3.经济因素是影响城镇退休教师扶贫支教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退休教师扶贫支教是基于个人意愿的驱动,但是也需要外部激励的保障。退休教师一是退休金相对在职工作减少了很多,二是参加支教活动中会有很多经济损失,如错失兼职或返聘收入、支教额外的路费医疗和生活支出等。
(1)宣传动员方面。只有通过加强宣传、持续外联和逐步提高认识、理解和宣传,人们才更有可能受到感染和参与扶贫教育。因此建议政府应该积极开展各种退休教师志愿扶贫支教的宣传活动,并且搭建各种支教交流平台。
(2)物质激励方面。经济因素是影响退休教师支教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政府除了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退休教师支教生活的基本补助,还应设立特别贡献奖励,根据支教的相关细则进行考核发放,以增强其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
(3)精神激励方面。教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特别是刚刚退休的教师对归属感和价值感更加敏感。社会的高度认可和政府的精神激励,能有效的激励更多的退休教师加入这一公益活动。
(4)创新支教形式。退休教师乡村支教不仅仅是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也是个人价值养老的很好体现。因此,支教形式需要创新的多样性。退休教师支教,可选择由社会团体或国家组织的短期或中期的定点教授知识的支教活动;或选择巡回义务支教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或选择自驾旅游方式在沿途学校开展科普性的义务支教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