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19-03-22 08:43朱志伟潘靓靓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子自卑生理

朱志伟,潘靓靓

(安徽建筑大学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为了培养更多人才,高校不断进行扩招,使越来越多身处不同地域、不同政治经济环境的学子步入高校大门。在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各种问题随之而来,如复旦学子虐猫事件引起大众的广泛讨论,越来越多的类似情况将焦点聚集在大学生特殊群体上。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针对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必要而且迫切。

一、特殊群体大学生的主要类型

(一)生理缺陷群体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教育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各高校的招生政策及招生制度也随之进行改革。这为生理存在缺陷的学子开启了大门,高校学子中存在生理缺陷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相较于生理正常的学生,存在生理缺陷的学子在日常生活以及人际交往方面更为困难。由于生理缺陷对心理影响甚大,这一群体普遍存在心理问题,阻碍了他们正常的社交活动。

(二)贫困生群体

高校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学生需要自行支付教育费用,这对贫困家庭学子来说负担重大。贫困生群体主要来自经济落后的地区以及城市中经济受挫的家庭。近年来企业不断进行改革,下岗工人增多,城市弱势群体增加,这也导致了高校贫困生群体规模的扩大。

(三)网瘾群体

各高校为方便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不断推动校园网络的发展,为学生更加便捷地使用网络提供了可能。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高校学子完成作业一般需要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且网上交流扩大了学生的交际圈,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起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过度依赖网络交流不利于现实情感的培养,各种网络游戏使更多学子沉迷于游戏世界,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以及学习成绩。

(四)低成就群体

所谓的低成就学生群体,主要包括曾经成绩优异但在大学阶段未能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其原因多为不习惯大学的学习生活。这一群体由于长期无法获得成就感,渐渐逃避学习,导致学习成绩更加不理想,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心理健康发展,最终使就业也变得尤其困难。

二、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特征

大学的学习生活更加强调独立,学生之间的亲密性较初高中时期有所降低,特殊群体大学生更是如此。自卑、焦虑、抑郁以及社交恐惧成为大学生特殊群体共同的心理特征。

(一)自卑

自卑情绪通常产生在弱势群体身上,如上文阐述的大学生特殊群体中,生理缺陷群体在生理上处于弱势,运动能力较低,日常生活更加困难;贫困生群体则面临经济压力。在某方面与他人形成落差,通常会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并非完全消极的,通过自卑与补偿理论可知,人感到自卑的同时,还有优秀的目标加以推动。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发展动力,促使人不断进步。但如果极度自卑,又没有优秀目标的影响,则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巨大冲击。

(二)焦虑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当人面对可能威胁自身的事物时,会产生多种不同的情绪状态,如紧张、害怕、烦恼等,这些情绪状态就是焦虑的表现。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焦虑是常见的,但过度焦虑及长时间焦虑则是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不利于身体健康。大学生特殊群体中,贫困生群体容易为经济负担而焦虑,但经济问题通常长期存在,短期内无法解决,这会使其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低成就学生群体面临学习压力及就业压力,焦虑状态也是常见的。适度焦虑可以使人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但存在于大学生特殊群体中的焦虑需要进行评估。

(三)抑郁

抑郁情绪在大学生特殊群体中较为多见。生理缺陷学生群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更容易遭到不公正对待,恋爱受挫更加普遍,容易导致其长期郁郁不乐;贫困学生群体面临较大的生活压力,心理负担过重,也容易闷闷不乐,形成抑郁情绪。

(四)社交恐惧

大学生通过交流沟通表现自己,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构成朋友圈。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目前高校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他们比较自我,在与人交流沟通方面不够成熟,而交流受挫使他们觉得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于是更加封闭自己,形成恶性循环。社交恐惧在大学生特殊群体中更为常见,他们更加注重自身世界的构建,恐惧外来威胁,将自己封闭在狭小的空间当中。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及方法

(一)原则

大学生特殊群体在高校学生中占据了一定数量,并与普通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特征有所不同。例如:部分特殊群体有自卑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而普通大学生的自卑心理特征并不会产生如此大的负面效果。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特征,高校应根据以下原则开展针对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首先,坚持集中教育下个别疏导的原则。大学生特殊群体数量庞大,不同类型的学生涉及的心理问题类别不同,程度也不同。将心理问题相似、程度相近的学生聚在一起进行团体辅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可忽视的是,即使心理问题相似,每个学生的情况也有所差异,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也应受到重视,并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其次,坚持普及教育下重点预防的原则。普及教育是为了让大部分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但知识讲授需要有针对性。不同类型的特殊群体大学生需要了解与自己紧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在普及教育的情况下,对具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沟通。

最后,坚持学校帮助下学生自助的原则。学校可以为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或者宣传提供资金、场地及师资等资源。心理健康关系到每一个人,所以每个学生都要参与进来,积极参与学校相关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了解心理学知识,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负责。

(二)方法

由于特殊群体大学生数量众多,针对特殊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采取多种方法。

一是建立心理档案。学校为刚进校的学生提供统一心理测试题,收集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由专业教师或机构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据此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库。对心理健康有异样的学生建立特殊群体心理档案库,做到重点关注、重点辅导。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所以心理评估应定期进行。评估周期应由学生的实际心理健康状况决定,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估周期也应由其实际情况决定。

二是普及基础心理学知识。针对普通学生,学校应通过加强心理课程建设来普及心理学知识。除开设心理学相关课程外,也可通过举办心理专家讲座、学校心理健康周等形式宣传心理学知识,增加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针对特殊群体学生,除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外,学校还应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针对自卑心理的疏导方式应该从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着手,有的学生是因为家庭贫困而自卑,有的学生是因为先天条件不足而自卑。针对不同的自卑原因开展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效地解决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是开展谈心活动。在通过测试题初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后,高校辅导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展开与特殊学生的谈心活动,同时尽可能了解特殊群体的实际状况,并录入心理健康库,进行实时追踪,采取差异化心理健康辅导教育。

四是建立有效的家校联系。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将家庭教育割裂开来,两者应该相互配合。高校应该了解特殊群体学生的家庭状况,同时将其心理健康状况实时反馈给家庭。双方共同努力,消除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结语

大学生还未正式步入社会,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还处于成长时期,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值得关注。通过针对性方式帮助特殊群体大学生消除心理问题,形成健康的心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工作。

猜你喜欢
学子自卑生理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杏林组曲·学子赋
打破生理“平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