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悦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3)
汉语词汇从古至今经历了很多变化,其中最显著的一个趋势是单音节词汇、多音节词汇日渐减少,双音节词汇逐渐增多且最终在现代汉语中取得优势地位。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微博、微信、快手、抖音等多样化社交媒体的崛起,互联网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更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可避免地将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词汇作为语言中与社会和交际联系最直接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和交际需求的反应最灵敏,相应的变化也比较快。现代汉语词汇“刚”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互联网实际应用中产生了语言变异,由原本稳固的双音节使用形式,产生了与现代汉语词汇双音化大趋势相悖的变化,转为了社交媒体上大为流行的单音节及多音节使用形式。
“刚”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其甲骨文字形左边为一张网,右边为一把刀,为会意字,本义表示“坚利、刚强”。《说文解字》中将“刚”释为:“疆断也。从刀、刚声。”其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比发生了改变,左边变为“岡”的小篆字形——上面为网,下面为一座山,右边仍为一把刀的形状,引申为“坚硬、强劲”之义,与“柔”相对,作形容词。
古代汉语中的词汇以单音节为主。“刚”在古文中出现时仅作形容词,多为单音节使用形式;只有在极少数时候与“强”“毅”等字相连使用,组成双音节词语进行表义。如:“刚而塞”(《尚书·皋陶谟》);“柔弱胜刚强”(《老子》);“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强者必刚斗其意”(《商君书·立本》);“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韩非子·十过》);“武节刚方,动用安重”(《后汉书·祭彤传》)。
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语言也发生着缓慢的变化。从古到今,由于汉语语音系统日趋简单化,汉语中的同音词数量在逐渐增多,同音字、一字多义的情况在交流中很容易产生歧义,因此表义更加明确的双音词的出现不足为奇。汉民族崇尚和谐美、对称美,古代汉语构词中有非常多成双成对的词语,现代汉语词汇向双音节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因而现代汉语成为双音节词汇占优势的语言。
“刚”也在现代汉语中发展出了新的词性,由可以单纯使用单音节形式变为较为稳固的双音节使用形式,从原本的形容词词性也发展出副词词性。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刚”字条释义如下:“刚”有三种词性,一种是作形容词,意思是“硬”“坚强”(跟“柔”相对)。一种是作副词,有四个义项:恰好;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仅仅;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用在复句里,后面用“就”字呼应,表示两件事紧挨着。还有一种是作名词,仅用作姓。
“刚”用作名词作姓的情况单一简明,在此不作讨论。“刚”用作副词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语素构成双音节词。如:
(1)这箱水刚好只剩下一瓶了。
(2)这个山洞刚能容一人进去。
(3)他把刚才的事儿忘了。
(4)那时弟弟刚学会走路。
“刚”作形容词时,本义为“坚硬,坚强”,与其作副词时的使用情况不同,少有单独以单音节词形式使用的情况,多数时候仍需要与其他语素或词组成词或词组来使用。如:
(1)松树伸出刚劲的树枝。
(2)一个男子汉应该有刚性。
(3)海瑞为人刚正不阿。
(4)这种新材料制品刚韧耐磨。
在作形容词时,“刚”与其他形容词单字组成双音节词组的使用形式是较为稳固、使用频率较高的用法,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双音化趋势。而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语境下,“刚”的使用方式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情况有所不同。
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快手、抖音等形式多样的社交媒体不断涌入年轻人的生活,并逐渐成为其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后,年轻人的交际语言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在这些信息更迭快速的社交媒体中,每天都会有大量新鲜、有趣的信息出现,因此只有极具“冲击性”和“记忆点”的语言才能在第一时间抓住人们的眼球,并停留在人们的网络惯用语中。虽然这些词汇的发音、语法、用法等或多或少有悖于人们常规认识,但它们大多朗朗上口、简洁生动,因此很容易受到广泛关注,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在社交媒体中传播开来。“刚”字的语言变异,即其单音节使用形式和多音节使用形式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并被大家广泛应用的。
社会语言学所说的“语言变异”,是指某一个语言现象在实际使用的话语中的变化。语言现象可以是语音、音位、词汇、语义项目或语法范畴等[7]。而“刚”在互联网语境下由原本较为稳固的双音节使用形式,变为多音节使用形式及单音节使用形式的变化就属于这样的语言变异。
(1)这下巧了,苹果与华为都将在26日举行发布会,这是要正面“刚”?(一起侃数码,2019年3月12日)
(2)郭台铭与微信“正面刚”,都是安卓惹的祸?(最极客,2019年3月14日)
(3)这款能和魔兽刚正面的网游,免费又无商城,结果太良心被迫停运(17173游戏网,2018年9月12日)
(4)这家深圳老牌超市,能和沃尔玛正面刚,如今却连年亏损(聚富财经,2019年2月24日)
从以上例句中我们不难发现,“刚”的多音节使用形式——“正面刚”不再是词,而是词组,“刚”的词性也由形容词变为动词。也就是说,“刚”的多音节使用形式在互联网环境中发生了词性语言变异。但“刚”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单音节使用形式与以上又有所不同。
(1)面对美国大使的威胁,德国又刚回去了!(环球网,2019年3月13日)
(2)王源先强调自己很“刚”,但随后就做了个专属TFBOYS的可爱动作(TF视频,2019年3月12日)
(3)《变形记》史上最软萌城市少年,上节目带课本,原因是为变“刚”(冰冰侃娱乐,2018年11月9日)
(4)陈坤是真的刚!机场直接回京,网友:粉丝直接完成了接机送机?(娱态,2018年11月21日)
由上可知,“刚”用作单音节形式时,多数仍作形容词,词义由原本的“坚硬,坚强”引申,用作形容(人)出乎意料得强悍;在少数情况下又可用作动词,如例句(1)中的“刚回去”,表示与他人对抗之义。因此可以说,“刚”在互联网环境下产生了新的变化,“刚”的单音节使用形式发生了词义语言变异和词性语言变异。
“刚”的多音节形式——“正面刚”“刚正面”的使用范围涉及商界、电子产品、游戏、娱乐等多行业相关信息,而其单音节形式的使用范围多为娱乐圈。这可能是因为“正面刚”的使用出现较早,在游戏圈最早出现并由男性玩家们带到男性偏爱的各领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刚”的这种用法逐渐被所有网友们熟知并接受,最后甚至进入了网络新闻标题。这意味着“刚”的多音节使用形式——“正面刚”的使用已经稳定下来,并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国民认可。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互联网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再陌生。网络具有受时空因素影响小、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只要拥有手机,每个人都可以进入移动互联网,并在社交媒体上接收、交换来自全世界的超大批量、更新度极快的信息。而对于互联网用户来说,每天吸收的信息过于繁杂,使其无法对寻常的信息产生敏感度,并将其长时间地停留在记忆中。在这样的互联网语境中,能够掀起流行风潮的新词或符合人们的情感需求,或使用方法不拘一格,获得了人们长久的关注与使用。“刚”的单音节和多音节使用形式打破了其原本的双音节格式,能够更加直观、直接地表达人们赞叹、崇拜的心理,因此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流行起来。
当今社会是一个缺少超级英雄的社会,祖辈父辈时代感动中国的董存瑞、刘胡兰、王进喜等社会模范距离年轻人的生活已经遥远。而对于长期受到欧美英雄文化熏陶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其实比长辈们更加渴求一个榜样模范的存在。目前活跃在互联网上的年轻人中,大多数不必像父辈一样为了生计疲于奔命,从而缺少了长辈们的拼搏和血性。所以,当他们人生中出现了不惧危险与他人针锋相对的形象时,很轻易地就会加以关注和支持。“正面刚”正是形容此类榜样模范的,因此很容易作为褒义词在年轻群体中流行起来。这也推动了“刚”冲破汉语词汇的双音化趋势,迅速完成多音节及单音节使用形式的语言变异。
自古以来,备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人普遍存在从众心理。所以在社交媒体中,当“正面刚”“刚”等用法出现后,网民们纷纷开始模仿使用,使其热度不断攀升,甚至进入表达更为正式严肃的网络新闻标题中。此外,年轻人对新鲜事物始终存在好奇心理,在看到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后也喜欢亲自使用,不断揣摩不同用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再次推动了“刚”的单音节及多音节语言变异的产生和发展。
“刚”用作形容词时,本来很少有单独使用的情况,在多数情况下与其他语素结合,构成双音节形容词活跃在语言中。而在互联网语境下,产生了新的单音节及多音节语言变异,这比起其传统用法在表达上显得更加简洁生动,在语义上体现出的娱乐性更强,口语化程度更深,符合时下年轻人的表达需求。但这样的语言变异能否在更迭速度极快的互联网中长久地拥有一席之地并进入通用语中,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