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探讨

2019-03-22 06:42解冰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2期
关键词:人才管理发展

解冰

(徐州工程学院经济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高校的教育中要保证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绿色教育生态环境建立起来,以高校智力生态环境作为基本的前提,其中的核心是实现高校的规模化发展、教育结构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以获得良好的效益,促进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1]。

1 中国高等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战略问题

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非常快,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扩大。随着中国高校多年的招生规模扩大,在给更多人上大学的机会的同时,高校教育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原有的高校教育结构被打破了,需要采用新的教育结构。目前高等教育的资源总量已经突破了底线,包括学生宿舍的占地面积、学习空间、教学楼的建筑面积、固定资产以及各种教学设备等,使用率均严重下降。高等学校对发展速度的过程中过分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大化,出现了教学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师资严重短缺,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必然危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诸如,招生方面,教学经费方面等,从资金投入的角度出发对专业设置仅仅考虑,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高校盲目追求学科教育,就等于是出现了单边现象[2]。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中,由于过于强调知识,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没有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是强调指标,没有做好内涵研究,就会导致高校教育的战略问题存在。

1.2 高等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尚待完善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专项大众教育,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但是,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是“数量”的扩张,而没有在“质量”上实现稳定性,高等教育的问题就显性化了。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如果在教育上没有突破,就难以办好学,即便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也不能社会有用的人才。高等教育中不能处理好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质量评价的问题,不能都质量问题合理控制,就会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3]。

1.3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提升

中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上实现了质的飞跃。然而,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还存在着功利性,存在形式化,甚至还存在平均主义的问题,这些都需要解决。由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节,且存在低学历的问题,使得高等学校的理论研究依然存在滞后性,不具有科学化与可操作性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不具有可行性。

1.4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人才的需求量逐年递增。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端人才的摇篮,在社会进步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转型滞后,很多教育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高等院校的学科设置没有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及时调整,导致学科教学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与社会脱节,没有将社会工作岗位需求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导致一部分高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快速适应工作要求,从而给企业和学生的职业发展都带来了不利影响。另外,很过高校教学仍然以知识型教育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这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矛盾,不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对我国社会建设发展水平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教育管理应当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根据社会需求创新教育路线,从而实现高校教育发展的与时俱进。

2.高等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探讨

2.1 做好高等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工作

高职教育应加快教学改革是探索适合高校具体教育环境的办学模式,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进高等教育的规模化方向发展,注重高校教育质量,调整高校教育结构,提高高校管理效益,各项资源协调发展,使得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要调整好教育结构,对整个的教育结构布局优化,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4]。

2.2 高等教育中要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第一,高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高,个性化要强。高校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且在教育中要突出个性化,有助于提高高校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教师的结构要做出调整,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高校就要做好教师培养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更好地展开教学,提高学生教育质量。

第三,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学校传统的教育理念要摒弃,与时俱进,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学校的教育管理活动中反映出来,与高校的教育形成价值关系,使得高校的师生对教育理念能够深入理解。

2.3 构建多元办学体制

政府对高校的管理由原有的直接管理专项间接管理,通过立法的方式、政策指导的方式、决策咨询的方式、评估的方式实施管理,学校逐渐由以政府为执行机构的政府管理逐渐转移到以政府为执行机构的政府管理。学校的内部管理也由原有的计划性的管理转变,将统一管理转变为按需办学的方式,做到多种管理模式并存。高等教育主体的多元化本质上是投资和管理相结合,实现多元化的管理[6]。

2.4 培养输送契合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工作岗位之间的对接,是当代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教育路线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形成对社会经济建设的动力源泉。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院校也需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强化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是某一个学科或者领域的精通,而是需要具备前瞻性和大局观的高素质人才。这就需要高等院校在课程设计中,除了安排知识型教学内容,同时也需要增加学生处理实践问题的教学内容。由于高校毕业生最终需要走上社会建设的各个岗位,高等院校需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输送需求,与社会各个行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共赢关系,提高实践教学水平。通过及时掌握社会发展动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使高等院校的人才输送能够展现出强大的可塑性和灵活性,从而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强大的人才培养和输送能力。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契合度的提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要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完成管理工作,就要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和自身的经济特点,将学校和社会教学资源的潜力挖掘出来合理利用。高等学校要积极与学校和企业合作,根据区域科技经济发展的情况对教育结构做出调整,使得所培养的人才满足新兴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各种办学模式都会辐射到周边地区,高等教育可以实现社会化,开展教育培训,与社会力量办学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管理人才,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猜你喜欢
人才管理发展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人才云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