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强化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的途径探究

2019-03-22 06:15:18姚越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8期
关键词:服务育人三全育人育人

姚越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图书馆,江苏南京210000)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承载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但立德树人始终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价值遵循,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始终是根本任务,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切实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学校的神圣使命。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和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不仅具有服务性,而且在传承文化、提升素质、支撑创新等育人环节有着特殊功能,坚持文化育人和服务育人有机结合,是高校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1 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的根本要求——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是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我国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建设教育强国不能脱离立德铸魂,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大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基本要素。因此,高校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涵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的精神生活,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塑造有理想有信念,能奋斗敢担当的时代新人。

文化育人是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的根本要求。高校图书馆并不是单纯性的学术服务机构,而是起着重要作用的文化教育设施,是大学文化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文化内涵主要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是指通过图书馆建筑设施、馆藏资源品质、环境营造等各种物化形态所体现的环境氛围;精神文化是在图书馆建设发展过程中,广大馆员和读者共同创造、认同的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意识、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所形成的一种以意识为形态的深层文化,是图书馆文化内涵的核心;制度文化是指图书馆的馆纪馆规、部门岗位职责、业务工作细则、日常行为规范等各项管理制度。加强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在管理、服务、精神等方面建立起先进的图书馆文化,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和阵地优势,传承文化、传播文明、塑造心灵,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图书馆员全过程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2 高校图书馆的根本职责——服务育人

“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这是著名图书馆学教育家黄宗忠先生对图书馆所有业务所做的一个高度精确的概括。

高校图书馆只有把为读者服务放置在工作的第一位,通过开展高水平的各项服务工作,才能实现其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功能,才能实现其培养人才的教育功能,才能彰显图书馆文化育人的特殊功能。

做好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第一,建立其符合高校自身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特色的图书及资料收藏体系,丰富馆藏资源,为高校师生智慧增长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知识保障。第二,图书馆馆员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高校中的育人地位,积极为学生开设信息检索类课程教学或能力培训的服务工作,帮助学生提高利用信息检索工具获得自己需要材料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信息组织、信息评价和信息利用的能力,促进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第三,积极改善图书馆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师生营造愉悦舒适的环境,发挥环境服务育人润物无声的作用。第四,加强图书馆馆员的业务培训和学习,及时关注图书及信息收集的新动向、新经验,实施不定期的考核及业务技能训练,只有精通和熟悉图书馆业务才能为师生提供有效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第五,高校图书馆要实施“以人为本”的服务准则,坚持德树人的服务理念,健全服务体系,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在确保高校图书馆有效运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养成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及树立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大局意识。

3 强化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创新路径

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更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笔者根据自己图书馆工作实践认为,对学生而言,高校图书馆应努力实现由单一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向融传承文化、提升素质、支撑创新等育人环节为一体“学习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和知识服务中心”转变,围绕如何提高服务育人质量,拓展或延伸服务项目,不断树立文化品牌意识,打造文化制高点,切实将文化育人和服务育人有机结合,是强化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创新育人途径的有效手段。

高校图书馆育人工作可以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校的内在精神建设相统一,如积极组织大学生深入挖掘学校的办学历史和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以及现代大学精神等文化元素,从而增强师生对学校的文化认同、使命认同和情感认同,这样既可以彼此促进,又能共同发展。同时,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应当突出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引领形成学校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无私奉献的良好风气,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高校图书馆育人工作可以利用周末、寒暑期、重要节日等时间节点,或将社会、大学生相对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载体,积极推动针对性较强的主题阅读活动,丰富活动形式如阅读讲座、读书座谈会、阅读征文比赛等。高校图书馆育人工作应该从新生入馆教育开始,贯穿大学培养全过程。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生由于专业目标与学习任务各异,自主和创新意识更强,可支配的个人学习时间以及学习自由度都较为充分,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学习的全部重心,因此高校图书馆是支撑大学生自由自主学习、激发其深入学习兴趣的重要物质基础,不仅注重满足学生眼前的学习科研需求,还立足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引领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培养创新意识,淬炼科学精神,培育健全人格。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开展新生导读、新人入馆服务,不断加强新生使用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能力;努力为学生提供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业修养以及专业水平能力;及时编制新书简介和海报,做好相关平台推介新书工作,辅以发起新书写书评等相关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对新书的兴趣,从而养成终身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4 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三全育人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高校图书馆必须充分认识文化的重要育人价值,坚持“以读者为本”服务理念,多措并举,夯实基础服务,努力打造个性化、特色化服务,把文化育人和服务育人有机结合,力求发挥育人整体效应,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好应有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猜你喜欢
服务育人三全育人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健康科普推进医疗服务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洛阳师院:坚持以人为本 精心打造管理服务育人文化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18
高校服务育人的内容和机制研究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作用,培育合格的高职大学生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2:01:56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 17:21:24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求知导刊(2016年6期)2016-04-06 00:31:25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科技视界(2016年7期)2016-04-01 09: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