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能三元四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究

2019-03-22 06:00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校企技能人才

叶 林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热点方向,也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1],聚焦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实际和学校理论知识学习两个方面,是把过去师带徒的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度融合发展的一种校企合作的新的教育制度。

典型的代表有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这些国家的新型职业教育模式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因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2],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国部分职业院校主动与企业对接,探索出了很多有益经验,但总体来说,我国现代学徒制仍处在试点探索阶段。

一、传统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困境

(一)企业传统技能人才成长困境

1.技能人才培训片面化

企业在传统技能人才的教育培养中,以用为主,主要是针对专业技能的提升,把学习的范围仅限于与本专业有直接关系的知识,片面化地去学习本专业所需掌握的理论、技能和方法。这种培训方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同时也比较片面,没有注重日常生活常识类、思维方法类、规范行为举止及伦理道德类和政策法规类方面的知识学习,同时在具体实践中很容易出现“重实用、轻基础”的现象,忽视了专业基础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和后续长足发展的重要作用。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技能人才难以系统形成并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2.技能人才培训短期化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的本质特征导致生产周期、产品数量、产品质量、营业收入及利润成了最受关注的方面,在时间分配上员工教育培训主要让位于生产经营,企业见缝插针地开展技能人才的培训,使得技能人才的培训呈现出相对短期化的特点。技能人才大批量的脱离生产进行培训既不现实也不符合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

3.技能人才培训碎片化

技能人才培训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过程,受企业本身因素的影响,技能人才培训在整体的培训项目覆盖下,培训内容顾忌方方面面,既有从岗位需求角度出发的的岗位应知应会知识的培训,又有自上而下的涉及质量、生产、技术以及员工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培训。培训的总体思路不足,也缺乏总体协调机制,在各培训课程体系之间,培训模块都是分散推进,相互衔接不够,呈现出一种分散化、碎片化的特征。

(二)职业院校传统技能人才培养困境

1.人才培养具有封闭性

职业院校在传统的技能人才培养中,由于受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较长时期以来,职业教育的调整与改进总是局限于学校内部进行,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中脱离行业、企业,在主要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充分综合社会发展、行业特性等方面的因素,难以有效地利用行业产业的优势资源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人才培养的封闭性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教学实训设施设备的重复性建设,同时在把不准企业用人需求的情况下,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的用人标准相错位,有差距,就业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

2.人才培养教育学制不足

传统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按部就班的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学业,学生在大三开始就参加各种类型的招聘会,四处求职。在当前就业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学生就业难导致学校被动压缩教学时间,给学生安排出时间好出去工作,而学生过早地离开学校又导致该学的知识没学完,难以扎实完成学业。

3.职业素养培养周期长

航空类企业具有其特有的行业属性,根据其工作性质、社会责任和服务对象,要求从事航空装备设计、制造、维修等方向的人员具有高度的文化认同、强烈的责任担当、规范的职业作风和娴熟的职业技能。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过程中,职业素养培养周期长,学生加入航空产业队伍,接受航空精神的熏陶,通过观察往年调查数据,毕业生完成真正身份的转变,通常需要1-2年时间。

二、“两能三元四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思路

1.抓好顶层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可以简单复制的样板,不同高校或企业根据其实际情况都在探索研究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因此,从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成长规律出发,有系统、全要素、各层次地统筹考虑,从而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战略措施、实施办法的顶层设计就尤为重要。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明确方向,甚至要厘清相关方的利益,搭建总体协调机制。

2.盯紧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主要是着眼于规范工作行为,在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必须建章立制,为有效推进现代学徒制提供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在抓好顶层设计的同时,制度建设要跟上,才能使得顶层设计不空泛化,具有实施的可行性。现代学徒制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制定有效的信息综合收集与分析、过程监管、考核评价、教学考评与质量诊改等方面的制度措施,从而才能保证现代学徒制的探索科学规范、稳步推进、不断提高,各项措施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3.明确校企利益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校企合作、共同培育,校企双方实现共赢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长期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在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必须明确企业和学校合作育人过程中期望的利益所得和享有的权利与义务,从而有效缓解企业招工难、学校就业不理想的现实情况,切实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途径,为企业解决人才选、育、用、留的问题,充分调动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构建内容

借鉴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总结近年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试点经验,系统构建“两能三元四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模式——可简要概述为:校企联合培养、分段育人、共同建设、多方评价。

1.两能

“两能”是指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主要是为了企业技能人才开发两项技能:胜任岗位任职资格的专业技能、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通用技能。把“两能”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重点围绕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素质提升三个方面实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的提高。

2.三元

“三元”是指“学院—从业人员资格考核认证中心—企业”三元管理。学院和从业人员资格考核认证中心对接合作企业维修产品型号的岗位任职资格要求,解构知识、能力、态度,校企共同制定专业建设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校企一体化育人。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现代学徒制见习实习顶岗教学实训计划,共同推进课程体系与标准开发,与企业专家共同构建基于岗位任职资格的“基础性课程+准入资格课程+岗位任职资格课程”的分阶段模块化课程体系。

3.四步

“四步”是指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共分四步进行,即:

第一步,综合培训——从课堂认知专业[3]。第一年,由学院开展文化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认知客观规律,选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由浅入深讲授理论知识,以德育与文化课程为基础,加强专业基础及特色核心课程,为具备完备的知识体系人才培养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从课堂认知专业;

第二步,订单培养——从身份认同企业。第二年,选拔订单班学员,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确定培养期限、教学(实习)安排,明确三方的权利与责任。由企业主导开展现代学徒制,导入技能人才任职资格标准,运用企业的管理文化和专业技能要求对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促进学生从身份的转变过程中认同企业;

第三步,顶岗实习——从岗位融入企业。第二学年暑假开始,运用“准员工”管理模式,将企业培养和企业实习相结合,指定带教师傅,签订师徒协议,有效运用企业的标准化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帮助学生延伸专业技能,提高实操能力,从岗位融入企业;

第四步,正式上岗——从认证起航职场。大学三年学制结束,由学院与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毕业考核评价,推行学生的三证(毕业证、准入资格证、职业资格证)融合制度,在“学院—从业人员资格考核认证中心—企业”三元管理下,将准入资格教学资源、订单班教学资源和专业职业资格鉴定教学资源结合起来,实现课程考试、准入资格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技能水平与岗位能力水平统一。

(三)条件保障

1.完善运行机制

教育部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中明确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地方实际,会同人社、财政、发改等部门,制定本地区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办法”“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与试点院校通过组建职教集团等形式,整合资源,为现代学徒制试点搭建平台”。有了政府主导和政策支持,院校和企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就要充分运用政策优势,在制定符合行业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招生与招工一体化、立项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方面得到帮扶资助,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和院校的利益,提升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是教育资源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遴选和培养一大批既懂专业知识,又懂生产实际的技能精湛、理念先进、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结合企业和校园两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来,真正实现强强联合,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探索企业与学校间人员共享、双向交流、联合攻关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的积极能动性,将基本理论知识和企业的技能学习更好的融合到现代学徒制的培养中来。

3.开发教材资源

教材是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直接指向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内容必须对接职业能力要求。专业课程必须列明该课程与哪些典型任职资格标准对接,并据此概述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这些是编制课程标准及开发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协调长沙航院和工厂组织校企专家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将源自装备修理技能人才的任职资格标准转化为课程培养的目标和内容,同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兼顾职业生涯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以任务引领和立体展示为手段创新教材应用,职业资格准入教材与校本教材的合理运用,建立国家规划专业教材和职业资格考证教材相配套的教材体系,校企共同编写与课程体系相配套、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校本教材。在课程模式上体现工作过程化,重点建设符合装备修理技能人才的岗位技能实训手册。

三、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和企业是人才培养的双主体,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首先要明晰各自的实际需求、培养目标,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法和管理制度,从企业发展需要实际和学校立德树人总目标出发,综合人才成长规律和专业技能学习要求,有方向性地实现“育训结合”,切实做到教育与企业的“跨界融合”,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模式,为企业的发展和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新的参考。

猜你喜欢
校企技能人才
人才云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劳动技能up up!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