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2019-03-22 06:00孙月琴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舆论马克思主义工作

孙月琴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1]331。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凸显。对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并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以此来促进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探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初始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观点,是马恩在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下,提出的关于新闻传播与发展的总看法,是无产阶级政党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遵循。后来在以列宁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人,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继承和发展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完善,并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丰富,并不是用一句或几句话就能概括出的。它的具体内容是一个动态的,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并随着时代变化而富有新的特色的一种新闻思想。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继承发展者对新闻传播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当代中国的新闻教育和新闻实践,来科学地、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2]。

马克思认为报刊是党的思想武器和政治阵地,党的报刊应当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的人民利益,他还提出了“自由出版的人民性”和“人民报刊”的概念。马克思还认为,报纸是社会舆论的纸币,是社会的耳目和捍卫者。党报党刊应成为党内批评的武器,还应当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列宁继承与发展了马恩的新闻观。在创办《火星报》中,列宁强调了党报的宣传和组织作用。他还认为党报党刊要坚持党性原则:党报党刊是社会主义工作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是无产阶级政党事业发展的一部分;党报党刊应该成为党组织的机关报,应当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列宁曾提出:“俄国社会民主党还要经历最后一个困难的过渡:从小组习气过渡到党性”[3]。因此,对于违背和破坏党性的成员,一定要进行清洗。列宁还揭露了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实质,指出无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我国的创新与发展

在我国,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做了丰富与发展。毛泽东提出了“政治家办报”的主张,他强调只有政治家办报才能站得稳、有高度,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偏移。毛泽东还提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他认为新闻传播应当注重实事求是,新闻工作者要把工作做好,就要走进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他还寄予党报以“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的深切厚望。此外,毛泽东还提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主张,他提倡让群众参与办报,反对由少数人关起门来独自办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提出符合国情的、时代发展潮流的新闻主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做了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特点的丰富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世界视野出发,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做出了宏观思考和战略布局,并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方法。习近平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要坚持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习近平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当作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创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链接中外、沟通世界。”[1]332这为我们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价值导向。

二、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面临的挑战

2018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8.3%,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6.63亿[4]。数据还显示,2018 年1月至6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累计达266亿GB,同比增长 199.6%[4]。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得出,我国网民的数量庞大,且普遍使用手机上网。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社交生活中,互联网在我国国民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新媒体正是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应用不断涌现。从QQ到微信,再从博客到微博,从各种形式的新闻客户端,比如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主要以文字资讯展现的新媒体软件,再到梨视频、抖音短视频等主要以短视频形式展现的新媒体应用。这些新媒体的不断更新换代给传播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新闻传播的主体不断平民化,传播的话语权从主流媒体逐渐下放至社会大众,以主流媒体为主导的舆论格局不断被打破。伴随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巨变,出现了一系列传播问题,比如网络谣言、网络暴力、泄露隐私、网络舆论难以控制等现象,导致传播环境的恶化并难以控制。此外,面对如此复杂的网络传播环境,西方敌对势力趁机加强输入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很大冲击。在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中,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传播主体的趋利性倾向,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思想地位带来冲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它倡导新闻传播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应当代表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这是社会主义传播的根本立场。而新媒体时代,在主流媒体传播之外,传播往往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资本的力量难以控制。在市场经济运行之下,追命逐利现象十分普遍,道德滑坡严重。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越来越多的私人企业、包括个人投入到新闻传播工作中来,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关注,其中的一些人往往“不择手段”。他们把人民利益抛到脑后,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核心。在资本的运作与支配下,他们可以垄断信息,干扰舆论导向,甚至把广大网络用户的隐私当成为交易的筹码。这种传播越来越趋利性的倾向,无疑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思想地位带来了巨大冲击,是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背道而驰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只是主流媒体应当坚持的,也是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属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所有新闻媒体都应当坚持的。面对着越来越多主流媒体之外产生的企业媒体与私人媒体,我们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思想地位。

(二)传播内容的娱乐化、低俗化倾向,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价值导向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倡导新闻媒体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在“流量为王”的新媒体时代,为了获得更多的流量,赢取更高的点击率与关注度,新媒体传播往往朝着娱乐化和低俗化的方向发展。众多新媒体平台中出现了“标题党”、虚假新闻、网络谣言等,还有一些视频平台甚至出现了未成年人直播讲述自己结婚生子等非正确导向的内容,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秩序带来混乱,也给广大的受众造成心理负担。在一些新媒体平台,他们以传播娱乐信息为主要工作,为了吸人眼球,常常拿娱乐明星的隐私来制造热度。他们成功获得了大量关注,让更多的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娱乐事件的讨论中来,这实质上是一种侵占社会公共资源的做法。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公众的关注度是一种有限的社会资源,当人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娱乐,那他们就花费更少的时间去关注社会发展。一些新媒体运营者营造出的这种过度娱乐化倾向,是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价值导向相违背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适度的娱乐化可以缓解人们的工作压力,为人们的生活增光添彩。但是过度的娱乐化则会给人们带来一种假象,人们过多的关注娱乐而减少对社会发展的关注,长此以往将不利于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体,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以传播正能量为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

(三)西方意识形态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作用

习近平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1]33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旨在巩固我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新媒体时代,传播环境复杂多变,西方国家借机通过网络加大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他们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等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观,通过新自由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的传播,意图瓦解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这无疑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冲击。传统媒体时代,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以主流媒体为主导,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注重实事求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等,对巩固我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发挥了巨大作用。新媒体时代,西方国家以其技术优势,通过互联网加大对其意识形态文化的输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从内心到行为都表现出对西方国家的向往与崇拜,这严重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发挥的作用。

三、新媒体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对策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思想地位

巩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思想地位,从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做起。首先,要加强我国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促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和认同,为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培养人才与接班人。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体系建设,需要从教学机制、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等角度切入,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5]。除此之外,还要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形式。比如邀请大学生喜爱的、努力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秀记者进入课堂,与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进行零距离的互动与交流,以加强学生的切身感受。其次,要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无论是私人媒体还是主流媒体,都应当主动学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指导新闻实践。只有在思想上理解和认同,才能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实践中更好的引导舆论发展。新闻从业人员要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地位,坚持客观、全面、真实地进行新闻报道,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到第一位。

(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党性原则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到来之际,舆论界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此消彼长。虽然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不断加大的贫富差距、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因素,都有可能成为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爆发的动因。网络舆论的无限发展不仅导致社会舆论难以控制,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不和谐因素,同时也给新闻传播带来了消极影响。面对复杂的网络舆论形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非常有必要的。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1]333只有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了党性原则,新闻传播才能更好地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社会发展服务。

(三)推动理论与实践创新,促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与时俱进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6]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新媒体时代,面对传播环境的巨变,其具体内容只有进一步调整与完善,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入手。在理论上,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体系,从客观事实中发现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新情况与新矛盾,从中总结出新的发展规律,以增强其对新的社会现象的认识能力与展现能力。从而更好地把握各种社会突发新闻,稳定大众的情绪,避免虚假信息与反动势力给社会带来的动荡。同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结合现阶段的社会改革形势与社会发展特点,认识到不同社会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这些现象进行客观、准确的解读,推动新闻理论体系的创新。在实践上,创新传播手段。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7]科技的不断发展促使新媒体不断更新换代,面对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平台,传统主流媒体一定要把握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不断创新传播手段,主动开发并灵活运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最大限度提高传播影响力。

猜你喜欢
舆论马克思主义工作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不工作,爽飞了?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选工作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