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青,李倩,韩春梅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1430)
双创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思想,因此在当前高等院校的教育中将双创型人才培养当作了主要的教学目标。在地方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高校承担着人才输送的责任,为了有效地促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将双创型人才的培养融入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了更加快速地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为实践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提供人才支撑。
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这不仅是3个地区发展的一部分,也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高校作为人才的储备库,其创新理论和创新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因此在当前阶段,要加强对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储备高技术人才,有效地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提出来的重要施政理念,也是在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要落实双创理念,将国家的双创工作真正地落实到实处。在科研和技术方面需要高校做好带头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做好人才的保障,强化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而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在当前的高等院校教育的过程中,正是忽略了一种创新精神,将教书育人看作是一种更高价值的精神,或者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科学研究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导致了在高校毕业生毕业之后缺乏自身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没有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来为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艺术类高校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在当前艺术类高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些艺术生选择相关的专业并不是因为对艺术专业有浓厚的兴趣,而是因为自身的文化水平不足,这样的情况也导致了我国艺术类高校的生源中存在着整体素养不足的情况,由于这部分艺术生的专业知识不扎实,在入学考试的过程中就会和其他的艺术生之间产生一定的差距,导致了学生对艺术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造成了当前艺术生源整体素养偏低。
当前的艺术类高校教学模式相对比较传统,在课程安排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主要表现在高校对艺术类的专业课程比较多,对基础性的课程没有加强重视,造成了大部分艺术生都存在基本素质不过关的现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基础课程的不重视也为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艺术类教学方式相对比较传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还会降低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率,导致了当前艺术类高校的学生创新能力偏低,缺乏创造性思维[1]。
在艺术类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基础性的专业性相对较强,教师的教学内容就会很容易出现偏离教学力的现象,一般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符合基础课程的发展规律,教师对加强基础教学的重视,比如说在进行素材的时候,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物体的空间关系上面,在进行色彩教学的时候,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色彩的冷暖偏差上面,导致了基础课程的专业性被忽略,这也反映了高校艺术类的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孤立性[2]。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创新创业的课程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前提。在课程体系完善的过程中首先要将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将方案贯穿在大学教学的全过程中,逐渐的渗透形成课程体系,其次是形成不同的课程模块形式,坚持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以创业教育为主,比如说创新创业的通识选修课模块、创新创业实践模块等等,最后院校要搭建创新创业的实践案例资源库,通过网络课程平台的构建实现线上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海量的数据信息,以实现高水平的大学学习和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3]。
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师资队伍力量是有效开展的前提,通过校本培训的方式从不同的专业中选择积极性高、有一定资质的教师组建创新创业的教师团队,并依据自己的所长彼此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有效地促进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并且为了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还可以在校外邀请创新创业的专业人士到学校开展学术讲座活动或者是到学校兼职进行任教,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提供创新创业的经验,开阔教师的视野,有效地促进师资队伍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创新创业教师团队的专业知识培训,将教师送到具有一定经验的大学去进行相关的培训活动,或是让教师参与到项目制作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针对艺术类高校的教师来说,和高校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己艺术领域的认知和了解,而项目的参与和制作也能够让教师了解到目前行业的发展信息,为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的促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
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的过程中,第一是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搭建平台,不仅促进了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还能够在企业的管理中借鉴相关的经验,及时了解到行业内的信息,尤其是针对艺术类的高校来说,最前沿的信息能够对学生的创作提供实质性的帮助。第二是搭建第二课堂平台,将第二课堂的活动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有效地结合起来,做到专业和创业的有机整合,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知识的巩固,收到双赢的效果。第三是校园文化平台的构建,校园文化平台作为学生锻炼能力的重要平台,将创新创业的内容融入在其中,能够为学生打造一个创新创业的环境。第四是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创新创业大赛和创新创业的项目,项目是学生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的舞台,第五是建设校园创业孵化基地,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项目的运作过程,积累创业的经验。
科学的评价标准是创新创业教学能够良好开展的关键性准则,也是创新创业的质量保障。因此在考核标准制定的过程中,首先要提倡和毕业论文的设计相结合,在学生毕业论文中加入创新创业的内容,能够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重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是建立和实际创业相结合的评价标准,无论是结果的成败,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相应的经验,为学生之后的创新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针对艺术类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制定相对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对现有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进行完善,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为艺术类高校双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