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的闻一多纪念馆,是吴又存回乡常去探访的地方。那里存放着闻一多先生的诗文手稿,描摹着他的革命历程和治学经历。2018年,吴又存去云南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闻一多衣冠冢前,他诚挚地献上一束鲜花,并情不自禁地三鞠躬以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闻一多先生的本职是教师,同时也是著名诗人、学者。吴又存与闻一多先生,既是同乡,也是同行,若算上对诗词的热爱,两人亦是同好。在吴又存心中,早已将他视为精神偶像,并追随着他的脚步。
人的成长,离不开人的影响。先辈中,有闻一多先生这样的师范,成长中,则有一位又一位优秀教师的熏染。吴又存在老师们的关怀下,涵养了一份执着坚守的教育情怀。
他在浠水望城中学读初三时,有一日患了重感冒,四肢无力,几乎站不起来,只有在宿舍卧床休息。班主任谢鸿儒得知,帮他买了感冒药,还怕他不爱吃药,又用搪瓷杯装了一杯子糖水,一边扶他坐起来,一边喂他吃药。班主任老师这样呵护着年少的他,吴又存当时控制不住眼泪,轻轻哭了起来。班主任老师慈母般的关怀,像一种无声的示范,让他至今感念。1993年,吴又存来到武汉工作后,每年过年回乡,也必然会去看望这位谢老师。说来也巧,笔者采访吴老师的前一天,谢老师在学习强国APP上看到有关吴又存的报道,便打电话给他,问新闻里的“吴又存”是不是他?吴又存不好意思地说:“是我,我还没来得及跟您说。”
在浠水一中读高中时,吴又存受语文教师方六一的影响颇深,尤其是习得了做剪报的习惯。方老师的课程资源,从不局限于课本——除了钻研教学,他还看了大量的书籍和报刊,用剪报的形式把他认为好的诗词字句和知识点留在手边。学生上早自习的时候,他今天介绍一首小诗,明天讲解一句名言,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吴又存认为,方老师教会了他“开卷有益”。只要阅读,不管是看书还是看报,总能有所收获,也应有所收获。读书做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粗略统计下来,他做的读书笔记已有约两千万字。
参加工作后,吴又存常常在华灯初上时,一个人静静地剪贴着报刊上的思想浪花。他相信这些浪花会将他的教学园地装扮成永远的春天。虽然互联网时代,人人热衷于收藏电子资料,但他更喜欢有温度的剪报——他的剪报本已经有30多本。剪报的好处,就是一目了然,拿在手里有温度,且可以随时取用。
在黄冈师专(今黄冈师范学院)读书的三年,每天天蒙蒙亮的时候,他都要在学校跑两千米。一天一天地跑着,他心里出现了一句:我喜欢蒙蒙亮的天。于是,他写下了散文《天蒙蒙亮》。“我喜欢天蒙蒙亮,我喜欢蒙蒙亮的天,因为它是一种奋斗、一种不懈的追求。”正是在这里,他对未来有了期许,那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素养;也正是在这里,他勾勒了让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梦想。
学生时代的这些宝贵经历,既锤炼了吴又存的坚韧与从容,也涵养了他执业一生的教育情怀。
1993年,吴又存毕业分配到武汉青山石化学校,正式成为一名思政教师。那时候他刚刚参加工作,一开始模仿着其他老师的讲课方法。结果发现老的内容,老的方法,只会让学生趴在课桌,把课堂当做困眠的地方。但他不愿意自己的课堂如此,更不愿意学生如此。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在这次党的建设会议上,与以往只讲“党的建设”的提法不同,习主席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并提,并且把“党的领导”置于“党的建设”之前,意在表明“党的建设”工作的目的和价值指向是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军队全部建设的前提性问题,事关我军“跟谁走”的根本性质,事关军队建设的根本方向,容不得半点虚浮。
因此,他想起中学老师的做法。在坚持读书、做剪报的时候,他心里想的就是,将之转化为教学素材,让自己心底的浪花引动学生思考的泉。收集报刊资料的过程,有些枯燥;整理和化用资料,还有点咀嚼的艰辛。他收集资料的标准是对学生学习、成长有价值,对自己课堂教学有价值。有了这些素材,还要思考如何合理地使用,让教学效益最大化。总之,一切都要为教学服务。
一件二十多年前的旧事,吴又存说起来,仿佛昨天才发生一样,对他有深深的触动和深远的影响。那是1998年的一天,吴又存上课时发现一个学生在打鼾,于是生气地揪起学生的耳朵,说他是“死猪不怕滚水烫”,还罚他站在教室后门。下课后,这名学生向吴老师道歉,他说:“老师对不起!昨天我拉了一晚上肚子,几乎没有睡成,所以上课才会……”听罢学生的话,吴又存顿感愧疚。要知道,当时课上他讲的正是《依法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揪耳朵和罚站就不是体罚学生了吗?自己岂不是说一套,做一套?更何况,学生如此表现,是有缘由的。而自己没有第一时间关心和呵护学生,反而去惩罚学生。
这个认知,令他心绪不宁,甚至辗转反侧。在学校单身宿舍,也不知道有没有吵醒同住的室友,凌晨时分,他披衣而起,铺开稿纸,把白天的愧疚和思悟写下来。待他写完,天已经亮了。他把这篇文章取名为《课堂上的尴尬》,意在警示自己,不要变相体罚学生。当天,文章投给《楚天都市报》,大约一周后便刊发出来了。后来,吴又存在课堂上从不因为成绩而点名批评学生,也不挖苦讽刺学生。至多,在下课前他会提示一句:“没考好的同学,课后来办公室找我!”
为了摆脱学生上课睡觉这一痛点,吴又存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创新。以至于后来,学生总是期盼着上他的课,下课了也舍不得他走。吴又存感慨道:“作为教师,他最大的喜悦,是学生成才。而当下就有的喜悦,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喜爱。光学生喜爱还不够,上课的目的是帮学生形成信念,促成行动,由外而内的运化知识。”
2000年,吴又存到解放中学工作,仍然是一名思政教师。当年,有6位同班校友和他一起到武汉教思政课。说起这些校友,吴又存有些叹息!他说,这些年坚持教思政课的,恐怕就只有我了。有的同学改行教历史、语文去了,有的直接转行,下海经商了。他的亲戚也有经商的,也希望吴又存和他一起经商,但他还是更喜欢这三尺讲台。也曾有学校看中他的教学能力,邀请他去高中执教,但他心里却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执拗:高中需要好老师,难道初中就不需要吗?婉拒这些邀请后,他暗下决心:我就要在初中把思政课教好!
他说的把课教好,绝不只是说让学生成绩过得去,而是传导自己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生命潜力。从教之初,吴又存心中即有一个价值认定:这是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的课程;是塑造学生灵魂和生命的学科,是让莘莘学子学做人的课堂。而立身之本,在于家国。家国情怀,由家而国。
2006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全国第四届政治优质课大赛(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主办、33个省市参加的、中学政治学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型赛事)中,吴又存所授的课《难报三春晖》荣获全国一等奖第一名。该课被教育部、北师大、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制成光盘面向全国推广,对全国、省市新课改起到了推动作用。
吴又存父亲早逝,家中贫困,时常借米欠债,生活重担落在母亲身上。初中毕业时,他本欲不再读书,想为母亲减轻负担。但母亲坚持要他读书,为此,她想方设法地克服困难。在吴又存的记忆里,母亲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走多少里路到县城里卖馒头,到夏天时就卖冰棍。但是母亲不会算账,常常为了一分一角伤神,便要求儿子教她算账。吴又存有时半夜起来,发现母亲还在灯下一点点地算账。这段记忆是他执教《难报三春晖》时,真情涌动的缘由。
吴又存用自己的课堂诠释了“教师即课程”。他对诗词的热爱,早就用在日常上课中。他不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使用诗词时,却也是随手拈来。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这个火热的节目,固然是出于他的兴趣爱好,却也不是简单的文化消遣。在诗情激荡的同时,他心底的弦始终为课堂教学而拨动。他思考着如何将这个广受欢迎的节目和他的教学联系起来。所以,他的思政课,有诗词相伴,却不是风花雪月,而是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供养料。
吴又存在课堂上,吟诵过诗词,组织过学生进行“时政演讲”,讲过故事,为学生唱过歌,种种教育教学的手段,都有创新和尝试。在人们对这些手段津津乐道的时候,他却认为纵然有十八般武艺,也不一定能上好课。上课的手段是术,对课程的追求是道。教师自然是要走正道的。他认为,课程文化不是游离于师生之外的事物,不是冷冰冰、高高在上的训斥,而是俯首凝神的注视、深入灵魂的抚摸。课程文化的营造需要熏染,尤其需要教师示范性的熏染。教师不妨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用自己的“真情告白”,与学生共同分享其中的痛苦和欢乐。教师故事和教师经历(隐私)是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往往会融入个人深刻的情感体验,负载着思想的泪和笑,承托着师生的内心世界与情感。
因为参与部编版八年级思政教材《道德与法治》的编写工作,吴又存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杜时忠教授相识。2014年4月,吴又存35万字的个人专著《达成生命成长之美——我的教学新视界》由研究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思想政治课教学学术委员会向全国政治教师隆重推介,并荣获市委、市政府联合颁发的武汉市第15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杜时忠教授为该书写下了题为《做新的思想品德课教师》一文。在文中,杜教授不无赞叹地说:“两年来,我们之间多有交流、研讨与交往,特别是上十次不厌其烦地修改教材初稿,他身上诸多的优秀品质吸引了我的注意,也促使我思考新时期的思想品德课教师或政治课教师应该是怎样的。因为,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之后,新的教材出版之后,教师素质就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杜教授眼中,吴又存是新型的思政课教师,具备了“新教师”所有的重要素质:“他耐得住寂寞,可以十几年准备一节课;他谦虚谨慎,在全国优质课大赛中夺魁,首先归功于帮助自己的前辈与同事;他有自己的教育主见,认识到“一味互动不一定体现新课程的精神,讲授不一定就是旧课程的套路”;他问题意识突出,科研成果累累,发表了200多篇文章,参著20多部;他有责任有担当,在全国各地作报告100多场,与同行分享经验,志在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育质量与专业声望……”
吴又存的论著丰富,公开发表的论文,涉及面广,对教育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性。其中有系列主题教学札记,如《学科课程主题教学的总体述说——主题教学札记之一》《认识自我——主题教学札记之二》《权利义务伴我行——主题教学札记之八》《树立宪法意识——主题教学札记之九》《学科课程主题教学的总体回顾与展望——主题教学札记之二十》,等等。有教材系列比较,如《从鄂人版教材的特色谈人教版教材的优化》《北师大版和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的比较分析》,等等。有课堂教学研究,《探析十八大对思想品德教学的意义及影响》《政治课“活学现用”显魅力》《浅谈思想政治课的课堂外延教育》,等等。有反思经验总结,如《游弋在精神的绿洲》《师德的阐释》,等等。有教学管理研究,如《国家推介中小学校园集体舞的分析与思考》《对京剧进课堂的思考和分析》,等等。有试题研究探讨,如《思想品德图表题的分析与解答》《中考“法律类”试题的考查主题及备考对策》,等等。
在科研方面,吴又存也付出了努力。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他承担了湖北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中学政治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该课题被中央教科所评选为课题类一等奖。他还担任国家十五重点科研课题《构建“自我建设”德育模式的方法研究》课题组副组长,使“自我建设”逐渐成为学校的德育特色,该课题已成功结题。此外,他参与或承担的已经结题的科研课题有:《中学生主体性德育的基本理念与和谐运作的研究》《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研究》,等等。
吴又存很庆幸自己在学生时代就打下了的演讲和写作的基础。从教以来笔耕不辍,捕捉了无数教育教学中的浪花。在成为“全国优秀政治教师”、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国培计划”专家后,他担任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特聘的“初中思品教材培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特聘的“全国课程培训专家”,被湖北省教育厅特聘为全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授课教师,为更多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出了贡献。
3月18日,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召开后,吴又存接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采访,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但是,他不认为这是一种“成功”,因为老师的“成功”永远在路上。当天,他回武汉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下午的课。正如他所说,现在的事是教书,以后的事,也还是教书。谈及参加这次座谈会的感想,他有多方面的感悟,对思政教师的责任与使命也更明晰了。
首先,便是进一步认清了思政课的地位和价值。思政课是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培根铸魂的事业,是塑造学生心灵和灵魂的工作。思政课是任何学科不可取代的,决不能让思政课边缘化。人没有思想就谈不上创新,民族没有情感,就不会被感动。一定意义上说,思政课承载的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吴又存迫切地感受到: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更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说,“人们或许有一种认识上的偏差,以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是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的事。实际上,从义务教育阶段,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自觉性。”因此,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既应该明确“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又要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传递信念和价值,在循循善诱中让学生对精神力量、人生价值和生活态度有切身的感悟。思政教师要更加挺起胸膛,告别自卑,坚定、执著而自豪地站在讲台上,内心时刻提醒自己“我的责任重大”。
一堂真正的好课,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传递信念、价值、追求。学生只有更加注重道德与法治方面的思想建设,才能成为德法兼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吴又存感到这次座谈会,习总书记的发言有振聋发聩之效。他说:“这次大会,习总书记对办好思政课发出了时代最强音!同时也给我们思政课老师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强调上好思政课教师是关键。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育人者要先受教育。所以,吴又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政课教师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真信真懂,要做道德的标杆和政治的导航人。”作为思政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知识储备,方能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