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了明确的界定,认为语文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强调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与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洪镇涛先生倡导的语感教学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语感是一种文字修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人们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语言的一种能力、一种方式、一种结构。语感教学强调以语言为本体,以学生为主体,以语感训练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能力为主要目标。语感教学认为,语文教学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构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感训练包括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个方面,语感教学通过语感训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语言和运用语言,培养语感和提升语感。“读”与“品”是语感训练的常用方法,也是语感教学常用的方法,语文教学中品读结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
中国古代语文教学中,“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历来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送安淳落第诗》里给科举落第的安悼淳传授读书之道时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可见读的重要性。洪镇涛先生说:“读是语文课的第一教学法,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语文课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读出分寸感、和谐感和情味感。通过读,可以正音正字,可以辨词析句,可以体察语气,可以梳理层次,可以探读特色,可以体悟情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文字的感受能力不同:同样读一段文字,有的读出了情景,有的读出了情感,还有的读出了想象,不一而足。文本是阅读的基础,文本解读是阅读的关键,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桥梁。缺少读,就无法唤醒读者的认知和感受,就无法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认知和解读。个性化的东西只有与读者亲身实践,才能体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味道。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最后一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很美,很给人想象与回味。怎样才能通过读准确地传达出诗的情感呢?有个学生朗读时一气呵成,不停顿,情感显得和激越高昂。这种激越高昂的情感是否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呢?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我们用一分钟的时间一起在脑海里勾画一幅春暖花开时节我们到海边徜徉的情景。”一分钟后,教师问学生:“你们脑海里出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轻轻的海风,蓝蓝的海水,碧海蓝天,嫩绿的叶子,粉红的花儿……”学生们用语言勾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教师又接着引导:“那么这种场景下,你们的感觉是什么?让你们读刚才的句子你会怎么读?”“温暖,明媚,清丽……”教师乘势引导:“我们应该读得轻快,读出清新,传递给听众一种愉悦感。”教师随即作了范读,学生也跟着朗读。通过读,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对单纯、质朴而又自由人生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人的美好祝福。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读,才能读出语感,读出个性化的独特体验。
教学中,教师如果引导学生反复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得朗朗上口,读得抑扬顿挫,读得深情并茂,就能准确地体会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的话告诉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只要我们认真品味语言文字,就能进入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世界。
学习语言不是一个纯客观的过程,而是一个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不同的文章,有着不同的语音品味点,有不同的语音品味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思想内涵、情感韵味等进行感知和领悟。品可以是品词语,可以是品语句,可以是品语段。洪镇涛先生认为,教师可以采用“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联一联”“换一换”“改一改”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比如冰心的《纸船》一诗,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对母亲的浓浓思念和对故乡的深深的怀念。诗的最末一句:“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的用词就十分耐人寻味。“求”字感情色彩十分鲜明,“我”漂洋过海,远去异国他乡,时时思念母亲,“我”对母亲的爱与悲哀怎么到达母亲的身边?唯一的办法便是求助于手中的纸船了。一位教师这样问学生:“把‘求’字换成‘让’字好吗?为什么?”学生说:“不好。‘让’字显得‘我’对纸船太不重视和尊重了,有随便指使的意思,表达不出作者此时的感情。”受“求”字的启发,学生品出了“归”字:“老师,这个‘归’字好!”教师说:“怎么好?”学生答:“因为有母亲的地方便有家,回家才能说归!”回答好极了。教师进一步启发道:“‘归’换成‘驶’字如何?船在水上走叫驶嘛。”学生反复读过之后说:“‘驶’字没情味,不像‘归’字那样读了让人动心动情!”正是通过这样的“换一换”“改一改”就细致地品味了语言,体会了情感。
有时,对语言的品味,不能局限于词语本身,还需要结合全文予以考虑,从而准确把握语言情感。比如在教学艾青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学生读到“紫色的灵魂”时,都觉得很诧异,不好理解。作者如果非要给灵魂涂上色彩的话,为什么要涂上“紫色”,而不是“红色”“黄色”或其他的色彩呢?结合“紫色”本身的特点和全文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就不难理解“紫色的灵魂”的含义。全诗通过诗人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抒发了对大堰河和像大堰河一样的旧中国贫苦勤劳妇女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情,以及对“不公道的世界”的无比仇恨。紫色是一种冷色调,常常让人感到压抑和痛苦;但紫色又是一种高贵的颜色,它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色,红色表示大堰河活着时为人非常热情,而蓝色表示大堰河死后非常安详。这样就不难品出作者的感情:诗人将抽象的灵魂赋予品级,使之形象化,将自己的心理感受具体化,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大堰河的尊敬、悼念、怀念、同情等复杂情感。
日本学者宾田正秀认为:“语言半是事物的代名词,半是精神和感情的代名词,它是介于事物同精神之间的一种媒介体。”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感情,读者必须通过品读结合才能深刻体会。品读结合可以把阅读前的“我”的世界和阅读后的“我”的世界相融合,构成一个新的世界,这个新的世界里充满了语言文字的阳光,像春天般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田。一个作品,要细致品读,反复品读,方能深入理解。只有在潜心的涵泳之中,才能悟出隐藏在语言深层的情韵以及附着在词语上的感情色彩。
品读每一篇美文,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从“轻重、缓急、高低”不同角度给每一句定位,在思考每一句如何读的时候自然就引发了对文句内容的理解与体会。这样基本上就可以把握住作品的基调,有利于读出情感。比如读李白的《将进酒》,有的学生说“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应该重读、高音,认为表现的是一种在无奈中年华逝去的悲愤;有的学生认为应该缓读、低音,从而表现诗人的极度伤感。这样的争论总会让教师感到欣慰,因为学生在读法上探究的过程,恰恰是学生在对语言进行品味、对情感进行体会和把握的过程。在争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本达成一致意见,然后自主体味读。那种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形成的朗读,必定能声情并茂,能深深地震撼每一个人,也能让学生在品读结合中准确的体会与表达情感。
汉语有时比较凝练而含蓄,耐人寻味。读者只有在朗读中反复体味,才能品味出文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品味语言,品读体会作者如何在一定情境下用准确传神的语言的表达的思想情感。某教师在教学《我与地坛》时,曾引导学生品读结合体会情感。如写园中的小生命时,作者写“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露水很轻,用“滴下来”“滚落下来”不是更确切些吗?露水怎么会“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呢?一个小小的设疑,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极大兴趣。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这里作者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突出露水蓬勃的生命力,它虽然短暂,但在坠地的一瞬却能展现出一个缤纷多彩、生机盎然的世界。这是作者在绝望状态下观察到的世界,露水浸染了作者的情感态度,触动他对世界、对人生的思索,如果用“滴下来”“滚落下来”就少了神韵。朗读时就要根据这样的理解,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抑扬顿挫,从而准确地把握和表达作者的情感。
优秀的文本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应该和学生共同感受文本之美,引导学生找出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就能让学生享受语言文字的生命阳光,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只有潜心涵泳,才能悟出隐藏在语言深层的情韵以及附着在词语上的感情色彩。只有在朗读中反复体味,才能品味出文章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4月29日,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国家培训计划首期名师领航班“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模式”专题研讨会暨“顾静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在武汉三中举行。
(顾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