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财仔
广州市南沙潭山中学 广东广州 511475
初三阶段的物理教学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学困生却并不具备符合教学要求的学习能力。
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可以说是任何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瓶颈问题,对于初三物理教师而言,同样要对这一瓶颈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正确认识初三物理学习中学困生的类型,为寻找针对性的应对之策提供参考。
具体而言,在初三物理教学中,学困生的表现可以体现在:其一,缺乏学习动力。有的学困生虽然学习能力不差,但是却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动力,引起学习困难问题;其二,有的学生虽具有学习动力,也形成了较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但是却在学习能力方面比较薄弱,比如思维能力、解题能力都有待增强;其三,有的学困生虽然有比较好的学习能力,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却容易遇到学习障碍。这方面的学困生一般是由非智力因素所致[1]。其四,有的学困生既缺乏良好的学习能力,又缺乏一定的学习动力,其学习效率非常低,是学习障碍最为严重的学生。
初三阶段的基础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了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要将目光放在学困生的转化这方面。针对物理学科的学困生转化工作,笔者主要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针对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学困生而言,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变化过程中养成相应的良好学习习惯。首先,预习是最基本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预习积极性,教师可采用微课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
比如在《分子热运动》一课的自主预习阶段,教师可在微课件中浓缩教学重点知识,还可附带演示实验小视频,让学生根据直观的实验来理解教学知识,如“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的物理实验视频,能够让学生从中观察分子热运动的性质,激发学生自主预习兴趣。
其次,在课上主动操作也是物理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到动手操作活动中来。例如在《串联和并联》一课中,教师可让学生采用一个电源、两个灯泡、一个开关以及一些导线组成电路,促使学生自主探究让两个小灯泡都发光的有效接法。
最后,课后巩固与复习同样是良好的学习习惯[2]。例如在《安全用电》的课堂结束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巩固和复习课上学习的内容,并在下次新课开始之前进行3分钟的知识竞赛活动,检测学生的巩固与复习效果,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后学习过程中。
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本身就是新课改对学生提出的重要要求,而物理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应该采取合适的教学指导方法,让学生增强自身的物理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在这个方面,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形象直观思维特点来加强教学,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3]。
例如在《电生磁》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磁场现象这一抽象内容比较难理解,但是教师却可以利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来呈现电生磁的图示,通过箭头来表示电流的方向和电流的磁场方向,让学生进行直观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对电生磁的实验现象进行总结。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提出新的问题来让学生进行解决,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既然电可以生磁,那么为何手电筒在通电的时候,却不能吸动任何一根大头针?”这样的思考活动既起到激趣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又可起到思维训练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非智力因素可以涵括许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学习兴趣、学习自信等等。初三物理的学困生如果既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又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却依旧面临着一定的学习障碍。此时教师可选择从培养学生兴趣与增强其学习自信心等方面入手,尤其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模式下,针对相关知识点建立起思维导图。学生通过自主梳理知识点,对其建立起合理的思维导图,这是提高初三学生复习效率的重要方法,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而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成就感之下,可增强学习动力,对初三物理知识产生较浓的学习欲望,在不断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魅力,增强自身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可帮助其突破非智力因素下的学习障碍,提高其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总之,初三物理教师要切实关注学困生群体的学习问题,并采取有效对策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以提高初三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可降低学生复习的压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