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秀梅
平果县果化镇中心小学 广西百色 531400
小学语文教材是一套思想性很强的教材,其中含有非常丰富的做人的道理,还有美丽多姿的山川景物,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绝好材料。那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利用教学之便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就占有绝对大的优势了。这同时也就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我们语文教师研究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特征,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来实施德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小学语文教材塑造了书法家怀素、博学多才的少年王冕、热爱祖国的钱学森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无一不是德育的切入点。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这些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让学生来感知他们的品质,感悟他们的内心,从而受到熏陶。
语文教材上还有祖国的大好河山,如庐山的云雾、拉萨的天空、如画的九寨沟等,每当学习这类文章时,学生都会被这些迷人的景色所吸引。教学时可以通过具体的图片,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之中,体会大自然的美,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环保理念。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美德故事,有教人尊老爱幼、严己宽人的,有教人立志报国、振兴中华的,有教人勤学苦读、立志成才的,有教人爱国爱民、团结互助的……这些内容意义深远,体现了语文教材的独特魅力。
小学的孩子们可塑性都很强,老师的一言一行在他们心目中的份量都很重。所以教师在与他们打交道、授课过程中,自身就要注意做好表率和榜样。首先在课堂上应当力求营造一种轻松、平等、融洽的互动氛围,尽可能地让孩子们成为主体,与学生平等交流,尊重、引导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不好的,都要一视同仁,并能准确记住他们每一位的名字。遇到问题时,不表现出急躁和训斥,选择更有利于孩子们接受的方式去沟通解决。
在课堂上倡导多用一些鼓励的教学用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与教师沟通的快乐,对教师传递的德育信息才能充分接受;同时也应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也能发表意见,并找出理由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小学生的认知以感性认识为出发点,小学语文教材中则蕴含着真挚丰富的情感。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境,以情引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让每节课堂教学都成为学生的一次情感体验过程。而有情就会触动学生的心灵,促使其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去寻根求源,探索情感产生的原因,由情悟理,由情明理,情感体验的过程进而也成为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可通过写读后感或心得体会升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受。
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教育意义的好作品,因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主渠道。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众所周知,凡事都要讲究分寸。语文教学中要使德育具有感染力,行之有效,也需要讲究分寸的适度。一忌画蛇添足。二忌蜻蜓点水,不深不透。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写作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感悟生活和发现生活的能力。教师通过在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中,适当地点拨、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首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感受生活,要求他们留心观察身边发生的人和事,还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生活。有了真实鲜活的感受,学生才有素材和情感上的积累。
其次,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教育他们正确地认识生活,了解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让他们用心去关注生活、感受生活、领悟生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通过写作,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这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都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