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大鼓:历史、现状及传承

2019-03-22 00:33
池州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大鼓淮北唱腔

周 颖

(宿州学院音乐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淮北大鼓是安徽省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项目之一。演出形式常为艺人一手打鼓、一手打板,亦说亦唱。其唱腔温婉高亢、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语言诙谐幽默,因其演出场合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曾是安徽省流传面最广最具有影响力的曲艺种类。

1 淮北大鼓的历史渊源探析

《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安徽卷上》论述:“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山东大鼓经徐州传入萧县”[1],但据考证,这次仅仅是山东大鼓职业艺人所做的一次巡回演出,对当地群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真正出现当地的大鼓,是在五年后。《中国曲艺志·安徽卷》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傅淮森从师于毫州、涡阳一带的山东大鼓艺人郭老响,学成后回萧县演唱,成为萧县最早的说唱大鼓艺人”[2]。傅淮森学成出师后,在萧县县城设场演出大鼓书,至此,算是出现了本地的大鼓。在此期间,泗州张振邦、沙亨远、杨海侯等人学成山东大鼓后,招了很多徒弟,这些徒弟在泗州各地演出,他们的演唱当时称为泗州大鼓。另外,豫东大鼓在此期间也传入皖北界首,并迅速流行传唱至颍上及周边县市。在辛亥革命前夕,流行于皖东北的泗州大鼓和流行于皖西北的豫东大鼓已遍布淮北各地,并传播到淮河南岸,淮河以南的人们统称这两种演出方式基本一致的大鼓为淮北大鼓。

另外还有两种淮北大鼓起源的说法,经查证也有一定的依据,但依笔者所见,这只能算是对淮北大鼓有了一定的影响。一种说法是军事中所用战鼓流落到淮北民间,受到民众喜爱。依据是作为秦楚之战主战场之一的淮北,秦灭楚实现统一,楚国将领在自己的家乡敲击战鼓,以表失去国家的悲愤之情。至此,淮北大鼓的始祖出现。另一种起源的说法是与道教龙门派音乐的渊源,依据是淮北大鼓艺人的盘辈和道教辈分的相似性。龙门派的辈分表是:“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3]。淮北大鼓现在有记载的已到二十代传人,辈分分别是“何、教、永、圆、明、志、立、中、长、信......”。从以上道教龙门派和淮北大鼓艺人的辈分对比可以看出,淮北大鼓的辈分与道教龙门派第十六辈开始吻合,个别字音同字不同,原因是大鼓艺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在记载上有别字而造成的。现在淮北大鼓的第二十代传人,也是2008年被授予淮北大鼓省级传承人的曹廷虎,辈分是志。由此可见道教龙门派与淮北大鼓应该具有一定的渊源。

2 淮北大鼓的发展现状

淮北大鼓的说唱内容基本是古代和现代的人和事,以通俗易懂的话语宣扬伦理道德和风俗人情,对维系社会秩序和家庭稳定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在贫苦的年代给当地民众带来了丰富营养的精神食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出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及电视网络和自媒体的冲击,使曾经在安徽省及周边最有影响的曲艺形式——淮北大鼓,面临着传承人断代、受众群体急剧减少、传统艺术濒临灭亡的境地。

2.1 传承人断代

淮北大鼓流行的苏鲁豫皖交界区域基本是平原地带,属于典型的农耕文化区域,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民以种地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淮北大鼓艺人在种地之余的空闲时间说书,多一份收入,艺人都乐于从事说唱淮北大鼓。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的收入多样化,外出打工、做生意的收入远远高于说书艺人的收入,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说书了。淮北大鼓省级传承人曹廷虎,几十年收徒弟,但直到2011年才收到第一个徒弟李红艳,之后2013年又收了王敏和姜玲惠两个徒弟。但是这三个徒弟都是有固定收入的成人,第一个徒弟是淮北市濉溪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王敏是淮北市百善矿工会职工,姜玲惠是豫剧院演员。她们以对淮北大鼓的热爱和所具有的传承精神选择了淮北大鼓,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是,没有固定收入的年轻人即使喜欢淮北大鼓,也无法以此为生,因为收入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很多有名的淮北大鼓民间艺人生活都不能得到保障。例如,堪称“淮北大鼓第一人”的萧县周洼村的周明汉老人,家徒四壁,生活及其困苦。周明汉老人的师叔,曾经也是有名的大鼓艺人,如今在街上摆摊卖菜为生。大多数艺人没有稳定的收入,本身想通过一技之长,除了农业收入之外再增加一些收入以维持和改善他们的生活。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他们没有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使他们的生活状态得到改善,在表演和经济收入不断失衡的状态下,对淮北大鼓的创作和表演慢慢失去了热情。由于这种状况,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方向上也基本不会让子女学习淮北大鼓。所以现在淮北大鼓面临着传承人断代,后继无人的境况。

2.2 受众群体减少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农村居民不断地向城市流动,随着城镇生活方式的改变,民俗越来越不被人重视,受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人们对现代的、流行的和新鲜的艺术形式更感兴趣,对作为传统艺术形式的淮北大鼓了解的人就越来越少。以前的农村集市、城里的书会、茶馆说书的可以连续演出很多场,从大人到小孩和老年人都爱听书。现在各种媒体的冲击,足不出户即可欣赏到各种内容丰富、画面感强的娱乐节目。所以淮北大鼓的受众群体急剧减少。很多小孩都没有见过这种艺术形式,接受和喜爱就无从谈起。

2.3 唱腔与表演形式过于陈旧

淮北大鼓是以唱为主说为辅,说唱结合的艺术形式。常用的唱腔有长腔、拖腔、拉腔、花腔和哀腔等[4]。这几个腔调运用的好坏一方面检验艺人的水平,另外可以很好的演绎作品,烘托气氛。但是各种唱腔并没有固定的曲牌,艺人在表演时自己根据内容的需要穿插使用,并无规律可循,就为各种唱腔的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淮北大鼓说白的基本功主要包括喷口、惯口和顺口,要求艺人口齿清晰、嘴皮利索,还要做到抑扬顿挫与快慢结合等。表演器具通常是鼓、鼓架和板,一人演绎,一手打鼓、一手敲板,边打边唱。鼓和板从头至尾伴奏所有唱腔就显得过于单调。其唱法不固定,由于音域窄,不需要训练唱法就可以表演,基本根据唱书人的嗓子特点进行演唱。不论什么内容、什么情节都是说书人的声音,行当区分不明显,人物塑造的也不够细致。人们基本上是出于听故事的状态,而曲艺讲究的是唱表,不仅要有身体和面部表情的表演,也要注意唱腔进行的表演,一直以来,淮北大鼓艺人对唱腔的表演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此方面难有发展。

3 淮北大鼓传承和发展策略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淮北大鼓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承载着当地的文明,蕴藏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思想感情。所以传承和发展淮北大鼓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淮北大鼓的现状以及当地的社会基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传承和进一步发展。

3.1 “活态传承”为主导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上存在着质的差异,物质文化遗产只要保护好不腐烂不变质就不会丢失,可以永存。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附在传承人身上的文化形式,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没有文字记载,在保护方式和政策上更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政府从政策上要对传承人给予经济上的保障,让传承人可以专心带徒弟,进行艺术上的研究。另外,政府还要制定淮北大鼓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传承人的意愿和淮北大鼓的传承和发展规律,让淮北大鼓后继有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3.2 建立科学合理的传承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也不是政府的单独作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大工程。必须政府政策引导,相关文化部门执行和指导,在市场经济的调控下,企事业单位带头,艺人普遍参与的行为。这里需要政府出台相关传承和发展政策,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资金到位、责任到人,常年开展工作,成立淮北大鼓传习所,招收学徒,教授淮北大鼓技艺。定期举办淮北大鼓大赛,充分调动民间艺人的传播积极性,在比赛中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使淮北大鼓更好的发展。聘请民族音乐学或音乐人类学专家搜集整理淮北大鼓艺人、曲目、相关音频视频资料,结集出版。企业运用商业运作成立淮北大鼓演出团,进行商演和义演,让更广泛的群众了解和喜欢淮北大鼓。形成政府、企业和大鼓艺人一起行动的合力,让淮北大鼓得到有利传承和进一步发展。

3.3 利用现代传媒手段进一步宣传

广播、电视和网络的出现,使传播的时空有了质的改变,以前必须现场欣赏的艺术,现在不再受时间和距离的限制,现代传媒手段的出现在给传统艺术提出挑战的同时,也给他们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遇。淮北大鼓的艺术家们可以在保持淮北大鼓根本特点的情况下,创作和表演具有可观和可听性强、让大多数观众欣赏的形式和内容的新作品。在演出前对作品、演出形式及淮北大鼓艺术做一个简单介绍,不仅让观众明白了节目的内容,也可以普及淮北大鼓相关的知识。

3.4 教育部门参与淮北大鼓的推广

淮北大鼓面临着受众群体减少和传承人断代的问题,简单的来说,就是没有人愿意学和演,愿意看的观众也越来越少。如果在中小学进行传统艺术的培训和推广,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淮北大鼓这一传统艺术传承者培育和受众群体增多的问题。在学校开办兴趣班,让大鼓艺人到学校进行授课和表演,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同学们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淮北大鼓。另外,还可以在高校中开设选修课,聘请优秀的艺人去讲解和表演。甚至可以在高校创办淮北大鼓专业方向,或者当地文化部门与高校联合办学,招收具有高水平的淮北大鼓技艺的学生,培养淮北大鼓专业人才。

4 创新发展淮北大鼓

淮北大鼓艺人长期以来普遍认为唱书的书是根本,会唱书目的多少也一直作为衡量一个淮北大鼓艺人水平的标准。收徒传艺主要是传书,认师学唱淮北大鼓,也主要是学书。好的唱本无疑是重要的,但好书必须通过唱腔、伴奏、表演以及一切与演出相关事物的协调配合,才能更好的表现书的内容,给观众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的“节目”,特别是在当今娱乐形式丰富、传播媒体多样的情况下,怎么让曾盛极一时的淮北大鼓占有一席之地再展当年风采。首先要有好的书目,传统的经典的书目还要保留,但是演出形式可以进行创新,例如伴奏上加进之前在砀山和萧县曾经出现的弦乐器,甚至可以加进唢呐伴奏;演唱形式由之前的一人唱变为伴奏者与演唱者的对唱、合唱等形式;艺人演出形象要改变之前演出不化妆的习惯,应该从着装和妆容上让观众予以欣赏;唱腔可以吸收当地其他曲种、剧种、民歌、民乐或流行歌曲的曲调,使听众在听书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丰富的唱腔,可以让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都有认同感。另外就是创作适应新时代的鼓书,再加上丰富的唱腔、表演和伴奏,就可以不断地扩大欣赏群体。

总之,作为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淮北大鼓,现在虽然面临着传承人断代和受众群体急剧减少的现状。通过政府指导,社会力量推动、教育部门支持和艺人的努力,一定能让这个在安徽省及周边地区影响范围最广和影响力最大的曲艺形式,从静态传递到动态传承,从传统走向现代,走向一个健康的传承和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大鼓淮北唱腔
南朝宋齐的河济淮北诸戍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大鼓声声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大鼓声声
大鼓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