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兵有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基础部, 浙江 温州 325016 )
伴随着“一带一路”朋友圈的扩大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布局的实施,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既给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也对高职人才的职业伦理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诚如李克强总理所强调:“要把职业教育放在实现中国经济升级、促进充分就业大局中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深度融合”[1]。
新时代企业用人的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从关注岗位本身转变为更关注“人”本身,将员工从“工具”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并倾听员工的自我实现与发展的职业诉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新时代不能仅仅专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的教育,也要注重学生职业伦理规范、社会责任感、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职业伦理精神的培养。
由于受传统课程建构模式、追求高就业率、专业崇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够精准,过多地强调高职的“职教性”,弱化了人才培养“高教性”,认为培养的学生只要掌握一技之长即可,将“职业与技能”划上了等号,忽视了职业伦理教育的价值功效,把学生培养成了“单向度的人”。我们对多省若干专业人才培养调查的结果也表明:职业伦理教育在高职课程教育体系内所占的比重普遍偏少,甚至缺失注我们课题组对浙江、福建、安徽、山东、湖北、湖南、辽宁、重庆、甘肃等不同省份十六个高职学院的不同专业的近3年人才培养方案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伦理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例普遍偏少,甚至缺失。。
当前,高职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呈现健康、积极、向上的态势,但有部分学生存在职业诚信观淡化、重技轻德、职业忠诚度不高、缺乏敬业精神等职业伦理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关注和深思。
第一,职业诚信淡化。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数量的迅猛增加,学生的学业水准有一定的下滑,部分学生存在学业道德失范的现象。主要表现有:作业抄袭、网络下载现象严重,不少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千篇一律;个别学生几乎不做作业,也几乎不去上自己认为“没有用”的课程,甚至有个别学生几乎所有课程都需要补考。调查显示,34.7%的学生对“在考试中的作弊行为”表示“可以理解”。对此问题进一步分析(表1.1)显示,大学生对“你如何看待在考试中的作弊行为”问题回答的方差值为1.612,表明大学生对“你如何看待在考试中的作弊行为”认同点分布较分散,观念存在较大差异。该表众数为1.00,表明大学生对“在考试中的作弊行为”持肯定态度的学生人数最多;该表的中值为3,均值为2.5624,表明大学生对“你如何看待在考试中的作弊行为”的态度趋向于“不能接受”,但表示“可以理解”人数也占较大比例。
表1.1 大学生“看待在考试中的作弊行为”的态度分析统计表[注]根据大学生对考试舞弊的认同程度分别假设选项B不能接受为3分、B视情况而定为2分、C接受为1分。
数据来源:艾兵有主持的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项目编号:11JD710061)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第二,职业忠诚度不高。不少学生认为,通识伦理教育课程只不过是专业课程的稀释或“拾遗补缺”或“丰富完善”学生生活的课程罢了,对于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和就业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和价值的。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只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专业崇拜倾向明显,而职业伦理精神的学习、修养和锻炼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其结果是学生的职业韧性缺乏,未能集敬业乐业勤业于一身,学生的职业忠诚度低。据麦可思数据,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离职率为42%[3]。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关注和深入思考。
第三,部分学生缺乏敬业实干精神。绝大多数的高职大学生都认同敬业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渴望实现自身价值,企事业用人单位更是看重高职大学生应聘者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但是有部分高职大学生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实干精神,是嘴上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有学者调查结果显示[4],对“是否愿意从基层做起,对工作岗位不挑剔”的问题,选择“愿意”的大学生只有28.73%,对于“敬业奉献是每个高职大学生必备的职业素养”持“不赞成、不知道”态度的学生占44.48%,对“在实习期间工作中能保持认真、负责态度”的只有67.45%。这表明我们对高职大学生的职业伦理教育仍需加强。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直接为产业化服务为目标,而产业化的功利与实用主义价值已经使职业教育迷失了自我,陷入一个伦理困境之中。高职教育的功利主义观念根深蒂固,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各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需要“面向市场”,具有很强的市场依赖性,十分注重“以规模换经费,以规模争位阶”,十分愿意在专业教育课程中投入,并尽量减少通识教育的办学成本;另一方面,作为受教育者的高职学生的兴趣也主要集中在教育带来的可视收益,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众多学生从一入学就明确自己的专业就业方向,十分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不断强化专业操作技能的训练,努力考取相关专业资格证,以满足于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对通识课程比较排斥,学习目标“短期功利主义”特征明显。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5]通常认为,职业伦理教育具有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等特点。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从领导、教师到学生,对职业伦理教育的内涵和意义以及职业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尚未形成共识。一些高职院校参与课程决策的领导和老师认为,职业伦理教育只不过是专业教育的外延与补充;也有人认为职业伦理教育其实就是人文教育的翻版,依然没有脱离专业教育的“窠臼”。由此产生对职业伦理教育课程的敷衍与功利主义的态度。目前不少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更愿意倾向于拓宽学生的专业学习口径,而忽略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比例配置;侧重于提升学生摄取知识的能力,不太重视学生职业伦理规范的养成。诚如康德所言:“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6]。如果我们本末倒置抛弃职业人的主体性价值,职业将使“人之为物”,将使人的“生命价值隶属于有用价值”。当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仍然是教授“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技能而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与追问时,职业伦理的精神和职业教育的高等性恐难体现。
3年的学制时间内,有的高职院校采用“2.5+1”的教学模式,在三年级上学期就会结束所有课程的学习,安排学生去实习,严格计算起来高职的学制只有两年半;有的推行“2+1”的教学模式,学生2年在校学习,1年顶岗实习。不管采用哪一种教学模式,可供施教和受教者进行伦理教育的时间非常有限,毕竟高职院校的第一要务是让学生具备谋生的技能。高职院校的学制时间无疑是制约当前高职院校对职业伦理教育课程设置弱化的重要因素;同时,高职院校3年的学制时间当中,有长达半学期至1学期较长的实习时间,在此期间不少学校对学生的伦理教育没有有效持续,有的甚至缺失。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的行业产业不断产生,新兴职业层出不穷,职业更加多元化。但不少高职院校依然采用传统的职业规范教育模式,这种职业规范教育大多停留在理论课堂层面,仍然延用灌输、说教的方式,方法单一,理论与实际联系度不高,学生对职业伦理很少有深刻具体体验和感受,很难满足职业分化的需要。诚如有学者所言:“传统道德教育模式是根本无法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的,它只能培养出大量具有丰富道德知识的道德‘专家’而非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家。”[7]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网络化等大众传媒逐渐成为社会的公共传播平台、思想文化的集散地以及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美国《连线》杂志把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8]网络所具有的交流和合作功能使大学生改变了传统的获取、传递信息的方式,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便捷途径。“无网不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存方式的真实写照,大学生网民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知识都在网络上、思想都在微博上、朋友都在QQ上、购物都在淘宝上,网络文化无疑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人生职业伦理的重要因素。网络等大众传媒使大学生获得便捷、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与此同时,大众传媒良莠不齐的内容不断冲击着大学生对职业伦理规范的认可和接受,使当前高校的伦理教育更加复杂、混乱和难以控制。主要表现在:
第一,怀疑职业伦理规范的必要性。由于我国对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管理相对滞后,不少网络发布大量渲染快速赚钱的“秘诀”、暴力、网络犯罪等不健康的信息,一些学生到网络虚拟空间去寻找自己的“乐土”,远离现实生活,结果对职业伦理产生怀疑。
第二,娱乐化、感官化、庸俗化、低俗化和审丑化观念的冲击与消解。随着信息技术广泛使用,特别是互联网的使用,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微博、微电影、微型小说越来越流行。娱乐化、感官化、庸俗化、低俗化和审丑化的职业伦理价值观念对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带来较大的冲击,使部分学生对生活意义的理解简单化、生活目标趋向低俗化、道德理想追求空虚化以及审美价值观念的审丑化,其结果使职业伦理和职业理想的崇高性和神圣性被消解。
一般而言,教学模式是一定教学思想的反映,也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有效的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明确的教育目标、具体的实施方法等要素。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李克强总理则首次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中明确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见,在新时代,国家对职业伦理精神培养越来越重视,需要我们凝聚职业伦理价值共识,明确将职业伦理理念融入高职理论课程、实践实训、管理和校园文化等育人全过程,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具备卓越的职业技能和拥有良好职业伦理精神的职业人无疑会受到企事业单位的青睐。有调查结果也印证“在毕业后工作3年中, 职场忠诚度越高收入就越高。工作过的雇主数越多,月收入反而越低。”[注]自主创业持续上升“重心下沉”趋势初显———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EB/OL].[html]http:// www.moe.edu.cn/jyb_xwfb/s5147/201507/t2015072 0_194510..html.现代职业教育伦理取向更加关注作为主体的人的命运和价值,因而“主体性”是新时代对从业者的伦理诉求,蕴含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生活当中。“主体性”职业人的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伦理精神回归的重要价值取向和职业伦理教育理念,也是对工具性教育理性的一种扬弃。一言以蔽之,职业伦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将职业伦理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主体性职业人。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和振兴的根本大计,也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和保证。诚如习近平同志所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做到求贤若渴,爱才如命,惜才如金,唯才是用。”[9]
我们教师应“心中有人”,既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职业伦理的践行者。诚如爱因斯坦所言:“学者必须才德兼备,与美善为邻。徒有专业知识,只不过像一头训练有素的狗,而非仁人君子。学者必须了解人类的渴望、理想以及痛苦,这样才能在群体与社会当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这些宝贵经验,只能在与老师日夕亲炙时学到,并且一代一代地传下去。”[10]因而,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素质高、双师型知识结构和高度责任感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是实现职业伦理教育目标的关键。
第一,将职业伦理精神渗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人才培养纲领性文件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将诚信美德、责任意识、工匠精神、合作意识、竞争精神等职业伦理精神与适应特定岗位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相互贯通,将职业伦理精神的培养目标与内容层层分解细化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体系的建构、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其他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根据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素养能力的需要,以职业伦理精神的培育为主线,以培育学生职业技术为核心,着力实现学生“成人”的目标,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一言以蔽之,做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成人”与“做事”的统一,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伦理精神培养相统一。
第二,以职业伦理精神为导向,注重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整合。2015年《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施方案》规定:“选取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试点,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划出1个学分,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课程学分相结合,纳入教学计划,用于职业素养教育。”高职院校应以职业伦理精神的培育为导向,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工匠精神等职业伦理规范融入中职和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其他通识教育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等课程之中,并对职业伦理教育的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和科学设计,使学生受到连贯而一致的职业伦理教育,毕竟“道德的从业者不能隐藏在这种对职业伦理的麻木状态中,而应保持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实践及有关事物的责任感。”[11]
第三,创新职业伦理培育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传统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显然很难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要,必须创新培育方式,通过多途径将课堂教育、生活教育和职业世界的亲自体验教育、职业伦理精神与专业实训、企业文化、大学生暑期实践等有机统一起来,将课堂讲授等传统教学与MOOC课程等现代教学、校内与校外、网上虚拟教学与虚拟学习完美结合起来,使职业伦理培育方式更加多元,更富有实效性。
第四,创新校园职业伦理育人文化。《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是在环境中进行的,因而它提供了有关环境的知识,于是教育便可以运用这种知识,帮助社会觉察到它的问题,而且,如果人们集中力量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人又会自觉地争取他们个人和集体的解放,那么,教育就可以为改变社会和使社会具有人性做出巨大的贡献。”[12]人总是环境影响下的人,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在实践中共同创造和认同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追求,是凝聚师生员工认同感的重要纽带,具有十分强大的伦理育人功能。教育实践反复证明:好学生不是被教出来的,而是被“熏”出来的,是在和“导师”不断的谈话和学校各项活动中熏陶出来的,换而言之就是从他们所处的这种环境中熏陶出来的。
校园文化是一门优秀的隐形课程,犹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对培养学生职业伦理具有重要作用。诚如陶行知所言:“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我们可将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诚信素质等职业素养融入到学风、教风、校风中,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在入职前就对企业、行业的文化耳濡目染,形成良好的职业伦理规范意识和行业行为习惯,并转化为自身的内在要求。
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具有引导和激励功能,是促成学生职业伦理养成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当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生职业伦理教育养成的评价体系。
第一,根据行业、岗位需要,制定合理的高职学生职业伦理评价标准体系。在评价内容上,必须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企事业用人单位的需要,丰富职业伦理评价内容,尤其要将工匠精神、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职业忠诚等职业伦理精神纳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之中,促进学生职业伦理精神的养成。
第二,将职业伦理精神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并使之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在高职教学中,要通过改革完善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譬如,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教学中有关“爱岗敬业”的核心价值观、职业伦理规范等职业伦理教育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规范化、专业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的表现等考核有机统一起来,通过采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项目参与、道德小品、案例讨论等多种教育形式,真正促进学生职业伦理精神的形成。
“百行德为首”,职业伦理精神是将职业人潜在的职业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推动剂。高职院校应积极构建职业伦理教育有效模式,以满足新时代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应引导学生不仅学好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努力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伦理,这样更利于他们未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