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现状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2019-03-22 02:24邓汪扬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发文图谱聚类

邓汪扬

(赣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新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在国际社会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内面临新的发展任务,在国际面临新的责任担当。这一时代背景下,更加突显加强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紧迫性。新形势下,“需要通过改革,使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充分调度执政资源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顺利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体制机制保障。”[1]纵观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文献,当前学界利用文献可视化分析对该领域的研究尚存空白。因此,为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的发展态势,本文采用CiteSpace知识可视化软件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绘图分析,梳理该研究领域的历史脉络,挖掘研究热点与趋势,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一、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由于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繁多,本研究仅选取知网数据库中CSSCI、核心期刊作为研究数据来源。在主题词的选择上,为更加全面地检索到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相关的文献,遂选取“执政资源”作为主题词。遵循检索条件与流程如下:打开中国知网,进入高级检索,选取文献来源为期刊,以“执政资源”为主题,在知网检索栏选择“精确”选项予以限制,时间为“无限”,来源类别选取“核心期刊”和“CSSCI”。以上述设置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献350篇(检索日期为2018年11月8日),并根据题目和摘要,将通知、报告、与主题不相关等文章进行剔除,最终得到有效文献332篇,选择Refworks格式导出并保存于download.txt文件中。以此作为本文计量与可视化分析的样本。

(二)研究方法

文章采用的研究工具为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它是由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用于文献引文网络分析的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可以科学地把握学科研究热点及其演变趋势,并在国内外不同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作者将导出的知网检索文献利用CiteSpace进行数据转换,通过CiteSpace对文献的Keyword、Author、Institution内容进行分析,并制作相应分析图谱,揭示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领域的整体研究状况,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时空知识图谱分析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时间知识图谱分析

“在特定学科或是特定研究领域内,科学文献的数量变化可直接反映该学科或是研究领域知识量的变化。”[2]作者通过对知网检索文献进行梳理,绘制出执政资源研究的年代演进图(图1),发现执政资源研究大致兴起于21世纪初。2003年,第一篇以“执政资源”为主题发表在CSSCI的文献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谭吉华的《执政党扩充执政资源初探》,刊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杂志。从图1可以看出,自2002年开始,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的文献数量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部分年份文献出现陡增现象。由图1发现,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的文献出现了三次陡增:2004年出现第一次陡增,发文量为29篇,增长率为260%;2005年第二次陡增,发文量到达顶峰,为56篇,增长率为93%;2012年出现第三次陡增,发文量32篇,增长率100%。之所以出现这种巨大增幅,这与党和国家的政策密切相关。2004年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资源建设,党的执政资源研究成为新的研究方向;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党的执政资源研究提了供新的推动力。由此可见,党和国家的政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导向作用。2011年后,相关文献数量逐年下降并趋于稳定,表明近年来学界对执政资源领域的关注已逐渐趋弱。

图1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年代演进图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空间知识图谱分析

1.发文作者分析

图2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发文作者统计图[注]由于篇幅限制,图中仅列出发文量大于等于3篇的作者。

图3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作者共现图谱

根据普耐斯定律[注]核心作者发文量计算公式为:m=0.749√nmax,其中m值为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nmax为发文最多作者所发论文数。理论上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应占所有发文量总和的一半。 Price D S.Little Science,Big Science[M].Warrent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3.可发现中国国家软实力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经统计,当前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赵中源,发文量为8篇(如图2所示),计算得出m值为2.12,取整为2,因此该领域发文量大于或等于2的作者可视为核心作者。统计文献发现,发文量大于或等于2篇的作者共43人,发文总量128篇,占总文献38.7%,远低于总发文量的一半。采用CiteSpace分析作者合作情况,因文章数量较少,遂选择第三种阈值设置(Thresholds),设定C/CC/CCV阈值分别为(1,1,20)、(1,1,20)、(1,1,20),设置好相关数据后选取Author运行,生成作者合作图谱(图3)。图中仅显示发文共现频次大于或等于2的作者。结果显示,N=308,E=75,Density=0.0016,表示308个节点之间仅有75条连线,共现密度为0.0016。由图3可见,作者成散状点分布,表明作者间鲜有合作,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领域的研究力量分散,尚未形成有较强凝聚力的研究群体。

2.发文期刊分析

图4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发文量≥5篇的期刊统计图

发文期刊作为研究成果发表的平台,其载文偏好对该领域研究者快速搜集相关材料具有一定帮助,也可为读者查阅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相关研究文献提供指引。经统计,有关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发文量超过5篇的期刊有14种,超过10篇的有8种(如图4)。从载文数量来看,以《理论探索》和《探索》两种期刊最为突出,其中《理论探索》载文量最多,共发表相关主题论文26篇,《探索》共发表18篇。进一步检索并制作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文献学科分布图(图5)。由图可知,学科分布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共产党为主,同时涉及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新闻与传媒、政党及群众组织、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政治学等。可见文献分类主要以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其他领域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的研究较少,同时反映当前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与其它学科交叉研究不足。

图5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文献学科分布图

3. 发文机构分析

鉴于篇幅限制,本文选取发文量大于或等于5篇的机构进行统计,共有机构20所(图6)。从发文机构性质来看,“党校”和“高校”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的主阵地。发文量前十的机构包含7所党校,其中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发文量排名前三,分别为13篇、12篇和10篇。可见党校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的热度高于其他机构。进一步统计发现,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机构发文量占总文献数的35.95%,可见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在不同机构间悬殊较大。

图6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发文量≥5的机构统计图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内容知识图谱分析

“文献计量学以主题词词频分析考察特定研究领域的热点与核心知识,并以词汇共现分析法来描述该研究领域的内部联系。”[3]本文采用CiteSpace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可探寻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并利用知识图谱尝试捕捉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领域的热点与趋势。

(一)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331篇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最终形成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7)。如图7所示,圆圈或“+”状代表关键词,其节点或形状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出现频次越高,研究热度也越高。“执政资源”和“中国共产党”为图7中最大两个节点,其共现频次分别为108、103,可见“执政资源”和“中国共产党”为该领域最为热点关键词。此外,“执政能力”、“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执政成本”等关键词频次也较高。根据关键词知识图谱,本文列出频次排序前20的关键词及其首现年份表(表1)。

图7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表1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高频关键词及其首现年份

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得到热频关键词的中介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可以挖掘出在整个网络中起战略作用的关键节点”,“一个关键词的中介中心度越强,意味着它控制的关键词之间的信息流越多。”[4]根据表1可知,“执政资源”的中介中心度最高,为0.59,这与将其作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有关。位居其后的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其中介中心度为0.47。由表1可见,频次排序前20的关键词中,一半以上首次年份为2004年,这主要是由于2004年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资源建设,促使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受到广泛关注。可见,党和国家的政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的研究态势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结合图7和表1可发现,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执政资源”、“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和“执政成本”等,且时间跨度较小。图中高频词汇以“执政资源”和“中国共产党”为中心辐射展开,反映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的研究热点主题间内在联系密切,部分主题也渐趋成熟。图7中单独分支的主题或处于边缘的主题,可视为该领域的研究新视角。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是一个综合的资源建设体系,其研究需要不断拓展新视角、开拓新领域。

(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聚类分析

为更好展现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热点间的关系,在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基础上,将Selection Criteria中的g-index的k值调整为5,生成关键词共现自动聚类图(图8)。由图8可见,关键词共现图谱形成5个主要聚类,且各研究主题总体上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网络。

图8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关键词共现自动聚类图谱

1. 聚类#0中国共产党

这一聚类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主题,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执政资源体系”、“执政合法性”、“合法性资源”、“整合”、“经济全球化”、“执政方式”、“执政党建设”、“治国理政”等关键词,研究内容具体可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关注党的执政资源的合法性建设。如通过分析苏维埃时期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经验[5],为新时期党的执政资源建设提供启示;分析党的执政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路径[6]和举措[7];以新时期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为对象[8],研究其合法性等。第二,注重党的执政资源的整合研究。经济全球化[9]的深化与拓展,对党的执政资源建设提出新的课题[10],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资源整合[11]。

2. 聚类#1党的执政能力

这一聚类以“党的执政能力”为核心主题,主要涵盖“党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为民”、“胡锦涛”等关键词。这一聚类主要从宏观角度研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研究既关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背景[12],也关注党的执政能力提升与其它执政要素的关系[13]。第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为导向。如姜平的《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新发展》(2005)、陈先春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执政方略创新探要》(2012)、张影陆的《论胡锦涛党建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2012)等。

3. 聚类#2执政能力

这一聚类以“执政能力”为主题,其核心关键词主要包括“执政能力”、“三个代表”、“建设”、“先进性”、“执政效率”、“科学发展观”、“内涵”、“建设”等。这一聚类主要研究提升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具体措施,如通过提高党执政创新能力[14]、提高执政效率[15]、增强依法治理能力[16]、加强党的文化资源建设[17]、保持党的先进性[18]、强化党的政治合法性[19]、注重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20]、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1]和科学发展观[22]等,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4. 聚类#3党的建设

该聚类以“党的建设”为核心主题,关键词主要包括“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党的建设”、“科学化”、“执政意识”等关键词。这一聚类研究主要关注党的建设的合法性和科学性。一方面强调加强党的建设的合法性。如季建林的《加强和改善执政合法性建设 夯实和发展长期执政基础》(2011)、陈松友的《十六大以来中共开发执政合法性资源探析》(2011)等。另一方面强调加强党的建设的科学性。如马丽的《论党的建设科学化的三个核心支点》(2010)、王韶兴的《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科学化的思考》(2010)等。

5. 聚类#4执政地位

这一聚类以“执政地位”为主题,主要包括“执政地位”、“开发”、“执政成本”、“执政理论建设”、“执政规律”、“执政生态”等关键词,研究内容具体可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以降低执政成本为重点。如将执政成本列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因素[23],强调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水平[24],以形成执政科学化[25]。二是重视执政生态建设。分析执政生态建设的意义[26],关注新的执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其对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作用[27]。

(三)热点关键词时间线视图分析

图9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热点关键词时间线视图

为更形象地展示出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关键词共现自动聚类图谱的基础上,点击“Timeline View”,生成该领域热点关键词时间线视图(图9)。通过图9,我们可将近年来的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2003-2007年是该领域研究热点最丰富的阶段,也是文献产出量最高的阶段,主要是由于2004年在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从党的执政资源等方面进行努力,加强党的建设。国家政策的号召推动了学界研究速度的加快。2008-2010年,该领域研究热点相对减少并趋于稳定,研究热度呈现下降趋势,研究内容由宏观逐渐转向微观。2011-2017年,研究热点热度持续下降,研究热点呈零星分布。总体来看,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领域的研究受党和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当前学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的研究关注趋少。

(四)关键词突现词图谱分析

由于突现词[注]突现词是指短时间内出现或使用频率突然提高,增长速度突然加快的关键词或专业术语。突现词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统计研究领域内论文中关键词或专业术语的数量变化频率,根据这些词汇的增长率,而不仅仅是这些词汇的频次高低,来确定研究前沿的热点词汇,这些热点词汇所表征的研究主题或内容即为此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成全,周兰芳.我国微博信息聚合研究现状及路径探析——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视角[M].现代情报,2017(3).可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遂采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基础上,选取Visualization中的Citation/Frequency Burst History选项,设置Keywords数量为5,生成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突现词分布图(图10)。由图10可见,近年来我国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的突现词演进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2-2004年,这一阶段并未检测出该领域的突现词,表明这一阶段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的始发和酝酿阶段;第二阶段为2005-2007年,这一阶段的研究前沿主要集中于“执政成本”;第三阶段为2008-2009年,由图10可见,“执政资源”的研究强度为6.2813,因此将其视为这一时期的研究前沿;第四阶段为2010-2018年,这一阶段共检测到三个突现词,其中“党的建设”突现始于2010年、终于2013年,“执政党”突现始于2011年、终于2013年,“中国共产党”突现始于2012年,并保持突现至今。可见2011-2013年间,研究前沿较为分散,2013年后,该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中国共产党”。

图10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突现词分布图

四、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通过运用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法,文章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处理与分析,大致勾勒出该领域研究的整体情况:(1)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领域虽处于学科研究的发展期,但总体来看当前CSSCI和核心期刊的发文数量较少,且发文数量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尚未形成学科共同体;(2)该领域核心作者发文总量远低于国际公认的普耐斯定律,作者间合作较少、研究力量分散;(3)发文载体主要为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期刊,学科交叉研究不足;(4)发文机构主要集中于党校和高校,且机构间相互合作较少;(5)研究热点集中于“执政资源”、“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和“执政成本”等几个维度,该领域其他研究方向有待开发;(6)对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的较少,且关于执政资源中政治资源的研究比重较大;(7)当前无论从发文量还是热点关键词来看,学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领域的关注趋少。

新时期,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不仅是促进党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必需。理论与实践的耦合推动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由浅入深,但仍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基于CiteSpace的文献可视化分析,作者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的方向是:(1)注重党和国家政策的引导性。党和国家的政策对学科主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党和国家应重视引导党的执政资源建设领域的研究。(2)注重研究主题的全面性。就党的执政资源的结构要素而言,大致包括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人才资源、国际资源等。现有成果中,关于政治资源建设的研究占大多数。加强党的执政资源建设,必须深入探讨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构成要素,促进各要素研究的协同推进,才能具备更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3)注重研究机构、作者间的合作性。当前研究机构间、作者间合作分散,难以形成学科合作共同体。加强研究机构间以及作者间合作,有助于形成研究合力,促进研究向更深层次、更广阔的领域拓展。(4)注重学科研究的交叉性。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涉及领域较为广泛,不仅涵盖政治、经济、文化,还包括科技、社会、生态文明等。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研究应借鉴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5)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梳理关于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研究的文献发现,当前理论研究大于实证研究,且多数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问题研究法等,此类研究范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现实需求。因此,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研究必须加强实证研究和定性研究,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方法,提升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推动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研究的理论创新。

猜你喜欢
发文图谱聚类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模糊聚类算法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