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習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消费者在其消费过程中,其权益受到侵害,如何捍卫自己的合法、合情、合理的权益,进而更好的突出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增加其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鉴于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参与式观察法,结合案例,解读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与价值,结合案例探寻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机制,以期推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建设更加完善,推动法治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上的进程。
关键词: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律;消费者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93年10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在当前推进中国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治理单元。
一、势在必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效用,即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进而消费,得到的满足感。试问,若是消费者在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何来效用?
1.获得感呼唤法律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
获得感是指人们在消费某种产品或享受某种服务而得到的满足感。消费者如果花费自己的金钱去购买的产品或者服务时,产品与服务难以达到消费者期望的性价比要求,甚至是假货、危害身体的,这对消费者而言,可以说是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正义若得不到伸张、受损失了却无处讲理,自己利益得不到保障,可能增长社会的不和谐、不安定因素。更加谈不上<E:\2019年商场现代化杂志社\2期\内文图\56.jpg>的说法,即价值等于自己投资的金钱购买的产品或服务能够产生的功能或效用与自己的投入的金钱的比值。也可以说是另一种获得感的解读。
2.安全感渴望法律对消费者权益保驾护航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需求、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可见人们在满足了衣食住行之后才有了安全感。故而,笔者认为,人们在满足其衣食住行的过程中,其购买的产品或服务若是得不到相应的保证或保障机制的保驾护航,缺失安全感,难以让人们有稳稳的幸福。
3.幸福感需要消费者权益在法律的生态下营造
幸福感是需要一定的大环境来产生的,而法治的推进,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了土壤。自己购买的产品或服务能够达到自己满意原则,心理期望可以实现,有其一定的性价比。让人们在消费时不再是弱势群体,而是按照市场游戏规则推进,在法治的范围中使消费者权益得到保障,践行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十六字方针。
二、案例解读:以G广场电脑城两次购买电脑为例
文章为了让研究更加有说服力,加入了田野调查法,捕捉到了两个真实的案例,来解读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的法律思考。
1.G广场电脑城A店购买H牌电脑
G广场可以说是大有名堂,素有“北有中关村,南有G广场”的说法。G广场A店购买H牌电脑时,首先是自己挑选机型,机型选好了是H牌520,价格是5200元,商家的要求是先付全款,再去仓库拿选好的机型给客户,而客户现在是看不到电脑的,客户提出要先验货了再付全款,亦或者付一半,商家均未答应。客户只好刷卡付了全款。在等待商家拿对应的机型。十分钟后,商家从仓库调来一台H牌520电脑,客户在自己检查机型的质量时,发现H牌520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盒里有一道类似刀子划过的痕迹。客户要求商家换一台,商家拒绝,说笔记本的包装已经拆了,并且这是新机。不存在任何质量问题,有任何质量问题可以找售后。客户没有办法,只好认栽,开了发票提着H牌520笔记本走了。
2.G广场电脑城A店购买D牌电脑
在G广场购买了D牌的笔记本,在购买时,看好了机型,付了全款,在笔记本安装系统及相关软件时,总是安装不成功,后来,商家换了一台新笔记本,才安装成功。但是在索要发票时,商家说,你购买时没有说要发票,客户辩解说购买东西商家提供发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啊。商家说你要发票需要额外付款100元,要发票跟不要发票的价格不一样,何况你去售后是只认机子不需要发票。客户最后没有办法,只好额外付款100元索要了发票,但是机子拿回家后,总是反应非常慢,后来送到D牌售后,是硬盘坏了,虽说免费换了硬盘,但是毕竟是购买不到一个月的新机,影响了消费者心情还耽搁了使用时间。
三、法治生态: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优化机制
何以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进而净化法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消费环境。
1.全民法治理念的带入
在消费者的意识形态中进行熏陶式教育,营造法治的生态环境。让消费者、商家在法治的氛围中开展交易。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由于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商家无所畏惧,两个客户才被商家损害了利益。客户应该事后保留证据,直接起诉或者去消费者协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利用治理工具,杜绝单兵作战
以上两个案例可以采取比如拍照、拍视频,把不良商家损害消费者的行为公之于众,在大数据时代,对这样的商家应该形成舆论的压力。亦或者找新闻记者,莫要自己单兵作战。消费者势单力薄,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利益受到侵犯时,一定要懂得维护自己利益。
3.懂法、守法与用法
多读经济法等法律条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维护好自己的切身利益。懂法、守法与用法,法治消费行为。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公平交易的消费生态,确保消费权益合法、合情、合理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江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M].工商行政管理,2001年版.
[2]王保树.经济法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杨浩,杨娇.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探析--基于中国城市化视角[J].中外企业家,2013(16).
[4]杨浩.基于多源流理论的高职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探究[J].企业导报,2012(21).
[5]杨浩.当前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分析--以湖北武汉为个案[J].商场现代化,2012(27).
[6]杨浩,杨红娇,刘茂红.我国物业管理中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2).
[7]杨浩,卓慧萍,熊伟.权变理论视角下的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关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3).
[8]杨浩,李莎,吴遥.中国农村现代化策略探微[J].企业技术开发,2009(6).
[9]杨浩,吴遥,陈海燕.高校学生合法权益的行政救济现状及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9(2).
[10]杨浩.略谈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J].华商,2008(11).
[11]杨浩,卓慧萍.“集权为主,分权为辅”——21世纪企业领导方式的新选择[J].决策与信息,2008(10).
[12]杨浩,卓慧萍.让企业“空降兵”成功着陆,促进企业“二次创业”[J].大众商务,2009(2).
作者简介:郝静(1986.08- ),男,汉族,湖北宜昌人,法学学士,助教,研究方向:经济法、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