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吴义明
【摘要】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错误”,更要合理利用学生的“错误”,使它再生新的知识。但有时教师也会出现“错误”,那又该怎么办呢?让学生去发掘、去剖析、去探索、去辨析,成功最好,失败也罢,笔者认为这些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
【关键词】以生为本 注重实践 学科教育
【片段一】
师:谁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2700÷400=270÷40=6……30( )
生1:我认为是对的。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我们最近刚学了“商不变规律”,2700÷400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也就是270÷40,商不变。
生2:老师,我认为不对,2700÷400答案是6……300,而270÷40的答案是6……30呀,这两个怎么能相等呢?
生1:张老师以前说过,等号具有传递性的,2700÷400=270÷40,270÷40=6……30,所以这三个式子相等,没问题啊!
生2:可是它们的余数不同啊,300比30大,怎么能填等号呢?
师:为这两位同学积极发言、肯动脑鼓掌!同学们对知识的争论很好,等号具有传递性是没错的,商不变规律也是没错的。我们记住:这样的两道算式,商是一样的,结果不一样,2700÷400的答案里,余数是300,而270÷40的答案里,余数是30。2700÷400比270÷40的结果余数大,这样同学们听懂了吗?所以这题是……
生:错的。
师:很好,都听懂了吧?
生3:老师,是不是2700÷400的结果比270÷40的结果大?因为它的余数大?
师:嗯,看来你认真听了,很不错。
(这一问题在学生似懂非懂,教师含含糊糊的情况下,就过去了……)
【片段二】
师:请大家一起看一下这道题:2600÷4000260÷40,谁来分析一下?
生l:老师,这题和我们之前做过的一道练习题2700÷400=270÷40=6……30差不多,老师之前说过的呀,左边的余数比右边的大,所以填“>"。
师:嗯……
生2:老师,我认为不对,我们不是学过商不变规律了吗?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商不变呀!我认为填“=”。
生l:可是余数不相等啊,张老师以前不都讲过了?
生3:老师,我也认为不能填等于,如果填等于,结果又传递下去了,260÷40=6……20,如果2600÷400=260÷40,那2600÷400=6……207肯定不对呀。
(下课铃声响起)
师:同学们,今天的讨论很激烈,张老师下节课再来给大家具体说明好吗?下课。
(回到办公室,我左思右想,这一问题好像很难跟学生讲清楚,又似乎感觉当初自己给学生们讲解时出现了错误,内心很矛盾!很着急!急忙请教其他教师……)
我:(请叫同行)老师,请你看看这道比大小的题目2600÷4000 260÷40,对于一个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是有点矛盾?他们没有学分数也没有学小数,对于他们来说,除不尽不就是余数吗?一个余数是200,一个余数是20,对于现在的学生來说,肯定不会是等号啊!填大于号也不太对呀!
师A:这两个之间肯定要用等号呀,你看它们的商,不都是6嘛?
师B:五年级时,或者学过分数后,学生们学会了把剩下的余数继续去平均分啊。
师C:这样吧,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首先这道题是否应该考四年级学生,我们暂且不说,当然,如果是想考“商不变”规律,我们都知道最好选用的是能够整除的,比如2400÷4000240÷40,这个毫无疑问是填“=”,而对于有余数的情况,首先,我们要明确2600÷4000260÷40,必须只能填“=”;其次,对于余数不同的解释,我们可以这么说:余数,只是一种暂时来说我们还不能平均分的处理结果,一种写法而已,随着我们学习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就又可以继续分了,而且余下的200是相对于除数400而言的,另一个余下20是相对于40而言的……
我:我知道以后学生们一定会学会用小数来表示商,会把余数很好地处理,可是现在是四年级的学生啊,他们没有学过呢,他们只知道一个余数,而且大家都知道,这两个余数肯定是不同的。如我们之前用的单元考试卷上,不是有这样的判断题吗?2700÷400=270÷40=6……30,如果让四年级的学生认为2700÷400=270÷40的话,而270÷40=6……30,那2700÷400=6……30吗?这显然不对啊!难道等号的传递性不对吗?
(其实,我早就明白,这题的答案只能是“=”,而我不断去争辩或者不认输的原因也许只有我自己知道,因为我解释不清,没办法说服学生,同时,我更害怕承认自己的错误而已)
【片段三】
师:同学们上节课讨论的问题,有结果了吗?老师想跟你们承认个错误,之前的题目,老师讲错了。(下面的学生小声议论开来)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重新讨论一下这个题目2600÷4000260÷40,我想让你们来做小老师,我们一起相互学习,好吗?
生:好!(学生们大声答道)
师: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我竟莫名有些激动)
师:请大家看我黑板上写出的这两道题。
(板书:2400÷4000 240÷40和2600÷4000260÷40)
生1:老师,我认为第一道答案都是6,所以填“=”,而第二道左边的余数是200右边的余数是20,所以填“>”。
师:谢谢你的分析,不过这节课,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做小老师,请你们来教教我!我们一会儿分小组,谈论、交流、思考,再上台讲解好吗?
生:好。
师:小老师们,大家都知道“商不变”规律,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规律提出时,有没有适用条件?当平均分出现余数时,能不能没有余数,把剩下的也平均分?(然后学生开始激烈讨论起来)
生2(上台):接下来由我代表我们小组汇报,我们的办法是画图。我们把3个西瓜分给两个人,一人一个,剩下的一个也可以再平均分成两份,一人得半个,也就是最后每人分得一个半;而把30个西瓜分给20个人时,也是先一人一个,剩下的10个也可以给20个人再平均分,也是再分得半个,所以我们发现3÷2和30÷20在没有余数的情况下,答案都是一个半,所以它们的结果相等!
生4:1是2的一半,2是4的一半,3是6的一半,4是8的一半,5是1 0的一半……它们都可以看成是10份中的5份,都是0.5。也就是1÷2,2÷4,3÷6,4÷8,5÷10它们都是一样的。
师:为我们全班同学的认真思考、积极动脑、踊跃发言鼓掌!
师:你们真的太棒了!
(小老师们激情发言,自信说理,竟然使这堂“错误”课上得比平时的课轻松快乐得多!而此刻的我这才真正学会了“商不变”规律,更学会了坦然接受“错误”)
【案例反思】
一、教师可否勇敢直面“错误”
“错误”这个词总是让人想远离,而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出错,学生如此,教师亦是如此。有时,我们选择逃避,但它却总会再次出现;有时我们会轻描淡写想一带而过,却发现被追问下我们无言以对。既然逃不掉,那何不勇于面对,笑着迎接?假若让问题暂时搁置,学生又提问,思考,教师却不管不顾,岂不有愧那些“善于思考”的心,辜负了学生的期待?
二、教师可否不要急于自己去修IE"错误”
正如这个“=”的错误,如果一开始我就强迫学生们记住,两者相等,会不会学生只是被迫接受?其实他们是模糊混乱的。而事实上,我确实对六年级学生调查了四年级学习的“商不变规律之余数”例题,当我呈现如下三种形式:
960÷18=53……6:
960÷18=960÷(3×6)=960÷3÷6=320÷6=53……2:
960÷18=960÷(2×9)=960÷2÷9=480÷9=53……3:
并提出:同样的题目,为何商相等,余数却不等,几乎没有学生能说得清。想必当年的教师,肯定也在这个知识上不止一次地讲授、说明。而事实上却依旧是大多数六年级的学生也无法解释得清。
三、教师可否让学生自己去修iE"错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就是形成‘可受教育的能力——使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就和挫折非常关心。”错误即是挫折,这种挫折必然需要被重视,而不是逃避与忽视,每一次直面“错误”即是一种成就。回想片段三中那节课,倘若由我代劳,想必我不会有此思考,而真正引发我思考的是课堂上学生们的学习模样。那一刻的学习,他们完全是主动的,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也有小组的共同探索,他们有的会和我讨论,而我参与其中。那時的我之于他们,才是作为一个教师真正的角色——学习的同伴。此刻我想说,学生只要有经历尝试的过程,有主动的思考,有大胆的设想,有勇敢的验证,有激情的讨论,有真诚的合作……即使最终“错误”还是转化不了,我们依旧收获了不同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