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亚妮 王炎蓉 咸阳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从学生来源来看,我国有较长一段时间的高校扩招,当前职业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突飞猛进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从较大部分高校来看,生源质量产生了变化,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一些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数学的基础打得扎实,进入高校学习后具有继续学习高等数学的能力。还有一些学生高中阶段的数学学的不扎实,觉得进入大学了就应该好好的玩,或者觉得高等数学太难了学不懂,特别时对于文科类的学生,这种类似的观念特别的突出,那么这就对高校的高等数学的授课教师的授课给出了新的挑战,固定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难以针对不同学情的展开讲授。同时由于高等数学的学科特性包含了极限、微积分等知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高等数学是非常基础的,但是从刚刚结束高中学习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高等数学的难度是比较大的。那么从考试成绩来看,高等数学基本上是各高校所有专业期末考试通过率较低的一门学科。从知识结构上来看,高等数学的知识点非常的抽象,教师很难通过具体化的举例和比喻来进行描述,仅仅只能依靠不停的讲解公式和不停的做习题,这样的授课模式使得学生难以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从教学模式上来,由于学科的特殊性,高等数学教师往往还是通过和高中一样的教学模式对知识点进行讲授,但是高校的学习已经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学习,不能像过去一样还是通过板书进行公式讲解然后再对例题进行分析,然后学生再通过课后习题来练习。不少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理解。由于公式的枯燥性,很多学生在教师进行公式讲授的时候没有进入到状态,没有理解到,课后自己做习题,缺乏和老师的交流,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很少。
从高中升入大学的学生往往都是从题海战术的洗礼中经历过来的,但是在高校的教育中学生还是要通过做大量的高数试题才能够通过期末的考试。高数教师从学生及格率的角度考虑也会让学生记住公式的同时通过大量的做题,巩固其知识,这一现象非常的普遍,但是和大学的教育初衷是不融的,大学往往培养的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高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有所侧重,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习的能力。那么势必对教学模式需要相应的调整。同时,高等数学的课堂其实是很枯燥的,那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少的,究其原因就是高等数学的教学任务比较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会对提问和讨论这个环节进行精简,那么学生通过纯粹的讲解,往往一个知识点还没充分理解,就进入到了新的一个知识点,那么对于课堂讲授的内容往往不能够充分的理解。同时对于课堂很多教师对于先进的教学设备的运用还是不够熟练。
由于高等数学的公式概念、公式比较抽象,使得学生不好理解,但是高数源于生活,没有离开生活,这就需要高等数学教师多下功夫,找到生活中高数的原型,在课堂上能够将公式、定义、定理、甚至题目都能够具体化、生活化,结合现实生活进行举例来讲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高数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还能够进行思考,同时在进行如此抽象的学习中,高数教师还可以结合数学的文化进行授课,在讲授高数定理的时候结合数学文化,能够放松学生的情绪,活跃学习氛围。在大学的高数课堂上,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授课方式,可以让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对教材进行通读,选择自己能够读懂的题目进行练习,然后,在通过课堂上教师对于定义、定理、公式、例题等的详细讲解,以及答疑环节,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模式能够提前了解所学课程的知识点,那么课堂上的时间就能够集中精力听懂,那么课堂时间就被有效的利用起来了,同时对于课后,进行分小组学习,指定题目或者由学生共同选择题目来讨论、共同解答,这样学生间就有了交流,相互之间进行解答,最终得出一致的结论交给老师,教师从中进行挑选,然后进行讲解,并对学生的努力予以认可和表扬,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参与其中。同时高等数学的讲堂应不再局限于黑板,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精美易懂的PPT,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一方面也减轻了高等数学教师的板书负担。同时,使用PPT授课能够对字体进行放大和缩小,这样对于坐在后排的同学就能够清楚的看到题目和公式,这样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同时运用PPT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活学活用,再结合互联网的相关资源作为PPT的教学内容,同时运用软件来进行教学,并指导学生学会使用软件,建立合适的教学模型。再通过利用数学软件来进行答题,在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然后结合软件对学生进行教学,教会学生学会使用软件,运用软件来学习高等数学,最终能够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由于大学阶段的高等数学的知识结构不同于初等数学的知识结构,那么高数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采取不同于初等数学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结构,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摒弃题海战术的方式,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当今的新的教学设施设备,吸引学生到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